健康專欄

健康知識分享

別再跟風亂戒澱粉! 《JAMA》證實:多攝取「這4種」優質碳水,有望延長預期壽命

《JAMA》最新研究顯示,中年攝取高品質碳水(全穀物、水果、蔬菜、豆類)可提升健康老化勝算31%。若以優質碳水取代精製碳水、動物蛋白或脂肪,勝算最高增至16%。膳食纖維攝取也與降低慢性發炎、延長壽命有關。專家強調,健康老化與「碳水化合物的品質」息息相關,本研究雖以女性為主,仍具飲食建議參考價值。

閱讀更多 »

隆乳完竟需要「定期換奶」? 這材質恐引起莢膜攣縮! 醫點名「4種陳年老奶」需汰舊換新

隆乳假體非終身使用,逾10年易老化出現莢膜攣縮、破裂等風險。粹究美學診所蔡昀達醫師提醒,若有硬塊、變形、疼痛或胸部不對稱等徵兆,應及早檢查並評估更換。建議每15年評估一次假體狀況,術後追蹤以超音波或MRI為佳。假體老化非單為健康考量,也影響美觀與觸感。現今多品牌提供保固,重點在於定期追蹤與專業評估。

閱讀更多 »

常喊累、莫名變胖,恐是新陳代謝崩潰警訊! 醫勸:快做「6件事」幫助身體重開機

疲倦、變胖、腸胃不適與情緒低落可能是新陳代謝失衡的警訊。黃軒醫師指出,常見原因包含粒線體功能下降、肌肉量不足、腸道菌相失衡與甲狀腺功能低下。建議從飲食、運動、睡眠與檢查著手改善。年輕族群若已有三高,更應警覺代謝症候群風險。透過健康檢查與生活習慣調整,有助身體「重開機」,恢復代謝平衡。

閱讀更多 »

防偽標籤攏系假!鳳凰電波「山寨雞」出沒,醫曝四大破綻辨真偽 

鳳凰電波療程因熱銷頻傳仿冒案例,連防偽標籤都有高仿版本。醫師楊仕安提醒,假貨不僅無效,還恐傷肌膚。辨識真偽可從機身材質、探頭細節、QR Code認證及是否現場拆封等4點檢查。原廠並未提供租機服務,應透過原廠官網查詢認證診所。醫界呼籲民眾提高警覺、政府強化管理,齊力杜絕假貨亂象。

閱讀更多 »

打類固醇會產生副作用、依賴性? 藥師提醒:長期使用要注意「7件事」

類固醇藥物具強效抗發炎作用,應用於過敏、自體免疫等疾病,但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恐引發副作用,如水牛肩、月亮臉、高血壓等。衛福部食藥署與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蘇柏名藥師指出,一般超過3個月、每天高劑量使用才需擔憂副作用,正確使用並不會成癮。長期用藥者應遵守7大原則,包括控制體重、補鈣、限鹽、按時服藥等。食藥署提醒,類固醇若依醫囑使用,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工具。

閱讀更多 »

高蛋白飲料竟是熱量炸彈? 增肌減脂必看3大重點:吃錯腹肌恐變「腹積」

高蛋白飲料若添加過多糖分、奶精或香料,恐成為熱量炸彈,反而不利於減脂。選購時應檢視蛋白質比例、碳水含量及成分表,避開精緻碳水與人工添加物。動物性蛋白吸收率較高,植物性蛋白則應搭配穀物補足胺基酸。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體重×1.2-1.6g,可用一個掌心作為估算單位。正確挑選與搭配,才能發揮高蛋白飲食的健康效益。

閱讀更多 »

BMI過低與自殺行為有關? 韓國4百萬人研究:體重越輕者越可能輕生

韓國研究顯示,體重過輕者自殺風險比正常體重者高出43.6%,反而體重過重或肥胖者風險降低約21–29%。專家認為,體重過輕與身體形象、飲食障礙、睡眠困擾等心理因素有關,亦可能涉及神經與肌肉生理機制。肥胖者自殺風險降低,可能與血清素濃度變化、瘦素阻抗及自殺手段有關。研究雖具參考價值,但主要針對韓國群體,仍需跨地區佐證。自殺成因複雜,若身邊親友出現異常行為應盡早關懷並尋求專業協助。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