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只能整天在家耍廢?美研究:平時不運動  新冠肺炎死亡率增2倍!

疫情期間只能整天在家耍廢?美研究:平時不運動 新冠肺炎死亡率增2倍!

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的情況下,各大健身房、國民運動中心紛紛宣布「有條件」開放場館供民眾做使用,不過對許多人而言,運動已經夠累人了,又要全程配戴口罩,恐怕還沒踏上跑步機就已經氣喘吁吁;再加上健身房是開放空間,還會有確診的疑慮,倒不如把假日的時間拿來追劇或「耍廢」,在家吹冷氣倒也樂得輕鬆。不過,如果你因為單純想耍廢而拋棄了原有的運動習慣,恐怕不是明智之舉。

新冠肺炎也有「血繼限界」?!  研究:A型血人竟更容易確診?

新冠肺炎也有「血繼限界」?! 研究:A型血人竟更容易確診?

你有看過當年紅極一時的趣味漫畫《血型小將ABO》嗎?作者筆下的4位血型小將個性鮮明:A型謹慎、B型隨興、O型熱情,而AB型孤僻到像是來自外星球,正好表達了現實生活中不同血型對應的不同性格。而因為血型有醫學背書,所以更多人寧願相信血型占卜而不願意相信星座。如今世界各國因印度變種病毒肆虐,疫情在特定國家又面臨嚴峻情況,雖說病毒不會挑選特定星座的人入侵,但根據中國研究,血型竟有可能決定你是否會感染新冠肺炎?

連愛心都要騙!醫院打來改分期付款別相信  公益團體籲:勿停止愛心

連愛心都要騙!醫院打來改分期付款別相信 公益團體籲:勿停止愛心

近日公益網站被有心人士竊取捐款人個資情形嚴重,為預防民眾捐款意願因此降低,共計8個公益團體於8月26日聯合召開「公益有愛 避免受害」記者會,分別為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台灣樂作創益協會、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及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天主教靈醫會。

怕感染不去檢查?當心「大腸癌」風險!在家也能「無痛採檢」?

怕感染不去檢查?當心「大腸癌」風險!在家也能「無痛採檢」?

今年國內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醫院醫療量能降載,民眾前往醫療院所就醫意願降低,以致於癌症篩檢數量下降。經資料分析顯示,截至110年7月底,「四癌篩檢」(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已超過240萬人次,相較109年同期篩檢數量減少約10%。國健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近期疫情逐漸趨緩,醫療院所也陸續恢復服務量能,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相關防疫措施,也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保護自己的健康。

發動覆蓋的「融合」卡!新冠肺炎合體登革熱  病情恐會嚴重2倍?!

發動覆蓋的「融合」卡!新冠肺炎合體登革熱 病情恐會嚴重2倍?!

登革熱以往好發在中南部等較為潮濕悶熱的地區,隨著氣候變遷,北部也開始出現不少登革熱案例,且病例數早在2018年就超越中南部,可說是全台都得嚴陣以待的傳染病。除了極力避免外出、降低染上肺炎的機會之外,最好也別讓登革熱找上你,因為根據英國期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的一則研究,罹患登革熱者若確診新冠肺炎,可能讓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病情更加嚴重!

喝水不夠「心臟變肥厚」?研究:恐增心臟衰竭風險!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喝水不夠「心臟變肥厚」?研究:恐增心臟衰竭風險!別等到口渴才喝水

你有喝夠水嗎?一篇最新發表的分析研究指出,喝的水份太少,容易增加未來心臟衰竭的風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Natalia Dmitrieva博士指出,一般成年人的每日水份建議攝取量,男性為2000 c.c-3000 c.c,女性為1600 c.c -2100 c.c,但是許多人甚至每日喝水皆達不到最低下限。當身體攝取水份不足時,血中的鈉濃度會增加,而身體為了保留水份,可能會促使心臟衰竭的機轉發生。

牛奶大翻身可以安心喝了?英最新研究:降膽固醇減少心臟病

牛奶大翻身可以安心喝了?英最新研究:降膽固醇減少心臟病

牛奶是陪伴人類許久的一種飲品,因其營養價值頗高,長久以來被廣泛應用在茶飲、咖啡產品當中。近年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盛行,因此健康的飲食就更受社會重視;而因為牛奶中含有甘油三脂還有少量的膽固醇,許多人就對牛奶開始產生疑慮,認為喝牛奶會使身材走樣,甚至導致心臟病、高膽固醇。也因為如此,燕麥奶、豆漿等等替代飲品也漸漸浮出檯面,提供消費者更多樣化的選擇。不過,根據英國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的研究證明,牛奶這幾年被冠上的罪名很有可能是被冤枉的!

下班續攤前先看!牛津大學警告:酒精傷害大腦灰質  喝再少都一樣!

下班續攤前先看!牛津大學警告:酒精傷害大腦灰質 喝再少都一樣!

下班後喝酒續攤或在家喝酒助眠解悶,是現代人常見的生活場景。不過,台灣人因為基因問題,被認證「地表最不適合喝酒」,不少人喝酒喝到頭痛欲裂、上吐下瀉,身上病痛一堆。近年「理性飲酒」的聲音逐漸抬頭,無論是政府單位或廣告標語上,都會宣揚理性飲酒的重要性,視情況小酌兩杯即可。不過,適量喝酒、理性飲酒,真能避免酒精對健康的傷害嗎?愛酒者恐怕要失望了。據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研究,無論喝酒量多少,都可能會對大腦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上班度秒如年  放假花錢如流水?原來都跟「負面思考」有關係

上班度秒如年 放假花錢如流水?原來都跟「負面思考」有關係

「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或許不是歡樂的時間太短暫,而是特定的心理效應讓你覺得「不歡樂的時間光太漫長」。埋首工作的你,是否也經常在上班時覺得「度秒如年」,以為已經過了一小時那麼久,拿出手機竟然只過了十分鐘,距離下班總是遙遙無期?好不容易撐到放假,一眨眼就要面對Blue Monday,導致周日晚上心情更Blue?為什麼我們對時間有這樣的認知差異?美國一篇最新研究的指出,造成時間認知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心理學」有關係。

噴酒精不如喝酒精?酒精濃度愈高愈有效?專家打臉:不要省直接噴

噴酒精不如喝酒精?酒精濃度愈高愈有效?專家打臉:不要省直接噴

自從國內實施防疫三級警戒之後,民眾對新冠病毒嚴陣以待,只要出門,除了口罩是必備,很多專家也建議,民眾可以自備酒精噴霧或乾洗手,碰到ATM、自動門開關或搭電梯時,隨時可以消毒清潔手部,避免接觸殘留在物品上的病毒。不過,很多人追求「愈多愈好」,網路也流傳關於酒精濃度甚至「喝酒殺病毒」的謠言,這些說法到底有沒有根據?如何正確使用酒精等防疫產品呢?

老師  我還不想畢業!疫情讓新鮮人焦慮指數爆表  甚至引發肥胖危機?

老師 我還不想畢業!疫情讓新鮮人焦慮指數爆表 甚至引發肥胖危機?

在今年五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的情況下,無疑是讓每個年齡層都更加地焦慮,畢竟民眾先前在家進行居家防疫已有兩個多月之久,身心靈都處於疲乏狀態,更別提已經畢業、將要投入職場的大學新鮮人。「畢業即失業」的口號在台灣喊了多年,對新鮮人來說,今年嚴峻的疫情恐怕會使這句話一語成讖。更慘的是,美國就在去年做了研究,表示年輕人若有失業問題或經濟壓力,可能會導致身體肥胖問題、甚至使心理狀態不穩而引發憂鬱症!

不僅長輩要喝  年輕人也該來一杯!綠茶除了抗衰老還能抑制新冠肺炎?

不僅長輩要喝 年輕人也該來一杯!綠茶除了抗衰老還能抑制新冠肺炎?

綠茶在東方廣受歡迎,不管是傳統中國社會的飲茶習慣,或是日本的茶道文化,都看得到綠茶的身影;在台灣的手搖飲料店或便利商店裡,綠茶也總是不會缺席。事實上綠茶對身體的好處還真不少:茶葉中的兒茶素不僅能抗氧化、防止身體衰老,還能夠降血壓、防止中風,甚至有防止蛀牙、保健口腔的功效。其實綠茶的好處還不只這些,根據中國的最新研究,綠茶中的兒茶素竟有可能抑制新冠肺炎的病毒?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賓州大學研究:青少年更容易有危險駕駛行為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賓州大學研究:青少年更容易有危險駕駛行為

如果你做事明快果決、敢怒敢言,恭喜你,你可能尚保有「年輕人」的特質!電影《賭神》中曾有句經典台詞:「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太衝動了」,表示牌桌上貿然行動的,大多是容易衝動的年輕族群。這句話恐怕也適用18到24歲的用路人身上,而且帶來的風險更不可小覷。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最新研究認為,年輕人和其他年齡層的用路人比起來,更容易發生危險駕駛行為。

揪出皮膚下的疾病密碼!與白斑症奮戰不歇的皮膚科名醫/黃昭瑜醫師專訪

揪出皮膚下的疾病密碼!與白斑症奮戰不歇的皮膚科名醫/黃昭瑜醫師專訪

黃昭瑜醫師在門診之餘戮力於各種皮膚疾病研究,也專精白斑症相關治療,她指出,皮膚是外顯的器官,人與人的接觸第一眼就會看到皮膚。皮膚不健康,會連帶影響到上學、求職、結婚、生子,幾乎是所有人生的重要階段。

社群媒體用越兇  病毒傳播越快?亂傳謠言、私約最母湯!

社群媒體用越兇 病毒傳播越快?亂傳謠言、私約最母湯!

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線上通訊。加上先前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在家工作,成為名符其實的「宅男宅女」,無法聚會見面之下,親友聯繫更需倚賴社交媒體或者視訊軟體。誠然,手機通訊工具和社交媒體,能滿足人類在疫情期間的聯繫、娛樂等等需求,但也可能與疫情傳播加劇有關?加拿大科學團隊的研究認為,使用社交媒體次數越高的國家,越可能增加新冠病毒的病毒傳播速度?

流汗才噴止汗劑沒效?狐臭手術治療會流汗代償?皮膚科醫師解答迷思

流汗才噴止汗劑沒效?狐臭手術治療會流汗代償?皮膚科醫師解答迷思

夏日已至,許多人因為高溫炎熱,身體容易因為流汗過多而導致汗味加重,而若是本身又合併狐臭的症狀,一進到室內場所更是讓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黃昭瑜醫師受訪表示,狐臭其實與「遺傳」和「體質」兩大因素最為相關。

打完疫苗就可以約親朋好友見面?「群體免疫」前麻煩請避免出遠門!

打完疫苗就可以約親朋好友見面?「群體免疫」前麻煩請避免出遠門!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從五月份爆發以來,已累積新增超過一萬名本土案例。在五月份以前,原先國內疫苗到貨與施打意願不高,使得疫情爆發後一度陷入無疫苗可打的困境。雖說進入八月後,疫苗荒有逐漸抒緩的趨勢,疫苗接種率也慢慢提升,但也傳出數起已施打疫苗後仍確診的新聞。醫師提醒,由於疫苗施打需要一定時間後才會產生保護力,並非施打後立即對病毒免疫,強調打完疫苗後,仍應該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人群接觸,並作好與防疫衛生工作以盡可能避免感染。

愛吃甜食又怕高血壓該怎麼辦?  研究:吃水果有助降低糖尿病發生

愛吃甜食又怕高血壓該怎麼辦? 研究:吃水果有助降低糖尿病發生

因現代人飲食習慣差,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等慢性病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全球目前每11人就有1人有糖尿病問題;有「美食之都」稱號的台灣,糖尿病患者在2019年更是突破了220萬人,其中40至64歲的患者就高達59%。這些數據體現台灣人飲食習慣普遍不佳,平常習慣吃太油、太甜的食物使血糖升高可能是慢性病發生的主因之一。若你此時已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根據澳洲的最新研究,多吃水果或許可以幫助你的身體脫離糖尿病的魔爪!

HPV病毒跟「6種癌症」有關?男生也要打HPV疫苗?醫師:當然要!

HPV病毒跟「6種癌症」有關?男生也要打HPV疫苗?醫師:當然要!

「人與人的連結」不只可能傳染新冠病毒,還可能與子宮頸癌、外陰癌、肛門癌、口咽癌有關?事實上,透過性接觸傳染的病毒,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的威脅性絕不容小覷,除了為人熟知的女性子宮頸癌之外,也可能造成男性感染菜花或多種癌症風險。除了固定性伴、安全性行為之外,施打HPV疫苗也已被廣泛使用,然而實際走訪街頭,可發現民眾對於HPV病毒及施打疫苗的效果,瞭解程度並不普遍。

懂玩社團人生才精彩?研究:沉迷社團如抽菸、酗酒影響自制力

懂玩社團人生才精彩?研究:沉迷社團如抽菸、酗酒影響自制力

沒經歷過社團生活,學生時代似乎就不算完整。很多人認為社團生活能夠幫助年輕人學習如何與群體相處,對於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都有正面幫助,還能促進管理時間的自律能力。正常的社團生活能帶來正面效益,不過如果太喜歡參與其中,有可能是自制力不足的心理反應?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大學(West Virginia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表示,參與校內活動、結識新朋友,可能像吸毒、酗酒一般,增加失去自我控制能力的風險。

居家辦公姿勢不良  小心關節提早報銷!愛「盤腿坐」恐造成脊椎側彎?

居家辦公姿勢不良 小心關節提早報銷!愛「盤腿坐」恐造成脊椎側彎?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許多上班族也慢慢結束「Work From Home」的日子,轉而前往公司辦公。先前三級警戒時,在家上班對不少人而言帶來一種「解放」,不必固定窩在同一個辦公桌前長時間採取同一個姿勢上班。不過,上班型態的改變也可能帶來不良姿勢的問題,尤其是盤腿坐、翹腳坐、半坐半躺,容易造成「爽到筋艱苦到骨」,讓你重返公司上班時才驚覺自己全身腰酸背痛!而民眾該如何避免錯誤姿勢對肌肉筋骨的傷害呢?

腦海旋律揮之不去?睡前聽音樂恐整晚受「耳蟲」干擾  做這些事才能幫助入睡!

腦海旋律揮之不去?睡前聽音樂恐整晚受「耳蟲」干擾 做這些事才能幫助入睡!

音樂是最古老純粹的藝術形式之一,時至今日人類仍然熱愛音樂,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行人戴著無線耳機,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之中。由於音樂節奏與心跳頻率類似,很多人以為睡前聽點音樂可以幫助睡眠。不過,音樂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是一種生活中的「雜訊」,會影響身體休息的品質。美國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的研究認為,聽音樂睡覺其實對睡眠並沒有實際幫助。

感染COVID-19更容易憂鬱、記憶力退化?研究:恐與缺氧造成大腦病變有關

感染COVID-19更容易憂鬱、記憶力退化?研究:恐與缺氧造成大腦病變有關

COVID-19病毒感染不但可能引發重症和死亡,即便經過治療之後痊癒,仍可能會造成嚴重後遺症。義大利IRCCS San Raffaele科學研究所神經影像學團隊追蹤COVID-19感染者,從住院後亞急性期(Subacute phase)到出院後10個月,有一定比例出現認知功能改變、憂鬱情緒障礙、創傷後症狀群(PTSD),部份症狀甚至持續到感染痊癒之後。

女性「那個來」能打新冠疫苗嗎?打完疫苗更容易出血?孕婦打哪種疫苗較安全?

女性「那個來」能打新冠疫苗嗎?打完疫苗更容易出血?孕婦打哪種疫苗較安全?

台灣疫情逐漸趨緩,自八月以來,新冠肺炎確診數也都保持在個位數,但是疫苗施打率遠不及美、韓等國。由於孕婦抵抗力較低,婦產科醫學先前曾呼籲應優先讓孕婦族群接種mRNA疫苗,而疫情指揮中心也於8月3日宣布將針對第一至第三類對象及孕婦及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第九類對象等,共計51.9萬人,可於第五輪施打莫德納疫苗。雖說台灣的「疫苗荒」有漸漸抒解的趨勢,打疫苗後猝死的新聞又引發民眾憂慮,再加上腺病毒疫苗有極罕見血栓風險,網路上也有聲音開始討論,女性月事來臨時是否適合施打疫苗的討論。重症醫師的答案則是:「月經時打疫苗安全無虞」!

想哭就動吧!德國研究:運動減少憂鬱症狀、增加神經可塑性

想哭就動吧!德國研究:運動減少憂鬱症狀、增加神經可塑性

總是覺得心情沮喪、提不起勁,對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都沒有興趣,是憂鬱症的主要症狀之一,成年人罹患憂鬱症(或稱重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風險比一般人所想更高。根據統計,目前全球高達2.64億人有憂鬱症困擾,是影響成人健康的普遍疾病。德國最新研究認為,適當的運動訓練,能夠減少憂鬱症狀並改善病人大腦的神經可塑性。

入睡難半夜又醒來?「睡不好」糖尿病死亡風險增加近九成!還更容易老人癡呆?

入睡難半夜又醒來?「睡不好」糖尿病死亡風險增加近九成!還更容易老人癡呆?

經常晚上想睡卻睡不著,或是睡到一半醒過來?睡不好的族群要注意了!睡眠品質低落可能導致血糖控制較差、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美國最新研究則指出,糖尿病族群如果有睡眠障礙,比起沒有睡眠障礙者,死亡率有顯著飆升的現象。如果枕邊人總是提醒你會打呼,或夜裡反反覆覆睡不好,也許及早接受治療和調整生活習慣,會是非常值得的健康投資。

新鮮人找工作必看!員工有沒有創造力  看公司福利制度就知道?!

新鮮人找工作必看!員工有沒有創造力 看公司福利制度就知道?!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許多公司也相繼開放新鮮人也在此時開始尋找工作機會,準備投身職場。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找工作過程中,最令新鮮人煩惱的事情有面試問題的準備、面試自我介紹以及企業沒回覆面試通知等等。另外,新鮮人也煩惱公司福利制度的完整性,例如勞健保是否齊全、業績獎金是否豐厚等因素。福利制度的齊全其實對員工影響不小!根據美國最新研究,好的獎勵制度可以使員工創造力變得更強。

洗手要洗20秒才有效?科學家用數學模型算給你看:是真的

洗手要洗20秒才有效?科學家用數學模型算給你看:是真的

科學家利用流體力學的數學模式,確認在兩個粗糙表面將病菌顆粒去除所需的速度與時間。該篇研究指出,只靠液體流動無法沖刷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病菌顆粒,必須在水中摩擦雙手長達約20秒鐘才能去除病菌顆粒。這與先前專家指出,洗手時請唱2次「生日快樂歌」的時間約莫一致。

「蛋蛋的哀傷」為什麼會引起肚子痛?有這些症狀記得快找醫生,否則連「小弟弟」都難保?!

「蛋蛋的哀傷」為什麼會引起肚子痛?有這些症狀記得快找醫生,否則連「小弟弟」都難保?!

俗稱「蛋蛋」的睪丸,是懸掛在男性陰囊中的外部器官,這種定位使它比身體其他部位更能保持涼爽,維持適當溫度有助於產生精子。然而不少人會遇到「蛋蛋的哀傷」,男性睪丸受傷時可能會引發疼痛、瘀傷和腫脹,在更嚴重的情況下,睾丸創傷可能會導致破裂、甚至血腫。為何男性睪丸遭受傷害時,會產生如此劇烈的疼痛?甚至被網友形容痛楚猶如「女性懷孕的孕痛」,為什麼有時候「蛋蛋的疼痛」也會連帶造成腹部疼痛?

不愛刷牙、洗牙?當心糖尿病上身!牙周病與全身發炎都有關?

不愛刷牙、洗牙?當心糖尿病上身!牙周病與全身發炎都有關?

你今天有認真刷牙嗎?口腔健康可能比你想的更重要。近幾年來已陸續有研究發現,牙周病與心血管疾病、感染性肺炎都有關係,甚至與心肌梗塞、中風都有輕度相關。細菌毒素可能在咀嚼、刷牙時,隨著血管進入體內造成短暫性的「菌血症」,刺激血管內壁,增加小血塊形成的機會。同時,牙周病也可能導致CRP(發炎物質)增加釋放。現在日本最新研究指出,老年人若不好好照顧口腔,除了蛀牙、牙周病之外,還可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肌少症等風險。

疫情期間母湯「說跑就跑」!醫師:戴口罩運動恐有缺氧風險

疫情期間母湯「說跑就跑」!醫師:戴口罩運動恐有缺氧風險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緩解,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防疫警戒降至二級,但依法規定二級警戒仍需佩戴口罩外出,這也讓不少有慢跑習慣的民眾戴起口罩,以防在運動時有感染病毒的風險。不過,日前高雄傳出一名34歲男子,在夜晚戴著口罩跑步時突然昏厥並失去呼吸心跳,多虧醫護人員搶救才撿回一條命。不少人認為是男子運動過於劇烈、或本身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所導致,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重症醫師專家黃軒有不同的答案!

眼睛近視又愛長時間盯螢幕  澳研究:恐怕每晚都會徹夜難眠!

眼睛近視又愛長時間盯螢幕 澳研究:恐怕每晚都會徹夜難眠!

根據教育部108學年度的統計,全台灣小學生近視人數達50萬人,高中生有近視問題的學生更是占了總數的80%,可見近視問題可說是現代社會中的一大隱憂,且因為在7月27日之前,三級警戒尚未降級的情況下,孩童、學生們在家視訊上課,觀看螢幕時間更長,近視問題可能更是雪上加霜。如果你或是你身邊的孩子飽受近視困擾,那你們可不只得煩惱眼鏡度數怎麼配了,現在根據澳洲研究,近視不單單只是讓視力模糊這麼簡單,甚至可能會讓睡眠品質降低!

不想中風、心臟病要懂!研究:25到50歲多吃「植物性飲食」  心血管風險最多降6成

不想中風、心臟病要懂!研究:25到50歲多吃「植物性飲食」 心血管風險最多降6成

你有顧好自己的心臟嗎?從長期統計數字來看,「心血管疾病」比當前人人聞之色變的病毒更可怕。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1700萬人死亡,佔全球死亡人數31%,其中有740萬人死於心臟病、670萬死於中風,可說是不分性別、年齡都要注意的頭號殺手。

防疫生活壓力大憂鬱又變胖  怎麼吃才有救?營養師解密「減醣」和「168斷食」真正好處

防疫生活壓力大憂鬱又變胖 怎麼吃才有救?營養師解密「減醣」和「168斷食」真正好處

國內外疫情持續,防疫生活壓力大,容易引起焦慮、憂慮等情緒問題。不少人透過吃甜食抒發心情,但要注意甜食攝取過量,不旦造成身體負擔,也容易導致體重上升,增加肥胖機率。Sunny營養師提醒,要對抗憂鬱及焦慮,可從均衡飲食和攝取幫助穩定情緒的營養素著手。Sunny營養師受訪指出,飲食中不少營養素與穩定情緒有關,如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包含了DHA、EPA,都對情緒穩定有幫助。國人普遍有鈣質攝取不足問題,而鈣質具有穩定情緒的功能,建議攝取牛奶、小魚乾、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可補充鈣質攝取量。

運動前喝咖啡燃燒更多脂肪?運動前後該怎麼補充營養?結合有氧效果更佳?

運動前喝咖啡燃燒更多脂肪?運動前後該怎麼補充營養?結合有氧效果更佳?

你是否還在「減肥」路上努力?很多人會嘗試各種不同的減肥方式,在大部份情況下,飲食調整和運動量仍是健康減肥最有效的方式。不過,由於身體燃燒能量時會有一系列的生理機制反應,攝取足夠適當的飲食將更有利於減重效果。也許你會想問,運動前後究竟該補充什麼飲食,可能會更容易瘦下來?西班牙研究建議,在運動前半個小時喝咖啡,或許有助於身體燃燒脂肪、讓健身效果更好。

印度變種株再次來襲!戴兩層口罩防病毒更給力? 醫師:順序戴對才是重點

印度變種株再次來襲!戴兩層口罩防病毒更給力? 醫師:順序戴對才是重點

近期本土疫情逐漸獲得趨緩,因此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防疫警戒自三級警戒調降至二級警戒;雙北市也於8月3日宣布同步開放餐廳內用、許多企業也知會員工恢復公司辦公模式,顯見台灣已逐漸走出三級警戒陰霾,離正常生活又近一步。然而確診印度Delta變種株的患者人數於各國再次暴增,包括美國、中國與韓國等國家都傳出疫情爆發的情況,引起各界擔憂;前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更在臉書發文表示,應盡快取得最大量的疫苗因應變種病毒威脅,可見國人在個人防疫作業上仍不能掉以輕心。

當只剩呼吸器陪伴自己  壓力症候群恐悄聲來襲! 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走出確診陰影?

當只剩呼吸器陪伴自己 壓力症候群恐悄聲來襲! 新冠肺炎康復者如何走出確診陰影?

今年五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重重震撼了台灣。在全民齊心努力兩個半月後疫情逐步趨緩,由三級警戒降為二級警戒。不過,百業復甦的同時,有一群人的心理健康卻岌岌可危--他們是已康復的新冠肺炎患者。國外研究顯示罹患新冠肺炎且病況嚴重者,有32.2%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症(PTSD);14.9%會有憂鬱症狀;14.8%會有焦慮症狀。大家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康復了之後反而會有這麼多心理問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康復者在疫情期間經歷的狀況,或許會更能體會他們的心情,並知道如何協助他們喔。

「HIGH歌」刷起來!聽音樂運動效果更好?研究:提高耐力與運動力

「HIGH歌」刷起來!聽音樂運動效果更好?研究:提高耐力與運動力

音樂可說是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調適劑,無論在工作、聚會或是運動時,人們都傾向透過音樂來調節氣氛。而隨著藍芽技術的進步,聽音樂已不用再受到線材的拘束,想在任何時候享受音樂變得越來越容易。這一點也明顯表現在時下的運動健身模式,許多人運動時少不了無線耳機的陪伴。沒想到邊聽音樂邊運動,還真的對健康有利?英國最新研究指出,音樂對於提升運動表現是有正面效益,至少在精神疲憊的狀態下聽音樂,可能有助於提升運動時的表現。

夏天不想只喝水?綠茶、豆漿、燕麥、可可健康嗎?喝飲料前先瞭解「營養真相」

夏天不想只喝水?綠茶、豆漿、燕麥、可可健康嗎?喝飲料前先瞭解「營養真相」

入夏後氣溫節節升高,高溫環境容易導致精神不濟、食欲不振甚至一整天昏昏欲睡。天氣酷熱會使身體大量出汗,引發輕微脫水,可能影響到腦、心臟、腸胃道、內分泌甚至泌尿道的健康。這時候如果又選擇「喝飲料」,更容易令人口乾舌燥,過多糖份也會增加肥胖風險。最佳的解渴建議當然每日攝取足夠水份,如果覺得喝水味道無趣,可以選擇以下幾種含有相對健康成份的飲品幫助水份補充。

「有錢才把得到妹」早過時了! 德國研究:比起收入 另一半發揮影響力更重要

「有錢才把得到妹」早過時了! 德國研究:比起收入 另一半發揮影響力更重要

只要是夫妻、或是男女朋友,難免會遇到個性或價值觀不合的時候,因此爭吵也是雙方不可避免的一種行為。你和伴侶爭吵時,總是用金錢、工作或家世背景等等權力關係來使對方服從自己嗎?這對於重視溝通和決策的現代人來說,這種方法恐怕真的有點「Old School」!德國最新的研究就表明,比起以收入衡量彼此關係,如何在伴侶關係中發揮個人影響力更加重要。

成就感來自散播正向力量!從營收千萬潮流店老闆,踏上營養師之路/Sunny營養師專訪

成就感來自散播正向力量!從營收千萬潮流店老闆,踏上營養師之路/Sunny營養師專訪

Sunny營養師(黃君聖)為幫助家人長輩改善健康,從營收千萬潮流店老闆踏上營養師之路

免疫力要好  肌肉量不能少!攝取蛋白質不能只吃雞胸肉?

免疫力要好 肌肉量不能少!攝取蛋白質不能只吃雞胸肉?

疫情來勢洶洶,雖然國內疫苗已開打,但台灣目前覆蓋率尚未達群體免疫狀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邦中醫師提醒,維持自身免疫力、遵守防疫習慣是根本之道,中壯年族群更應注意維持肌肉量,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及提供保護力營養素。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彭邦中醫師提醒,40歲後肌肉將以每十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減少,40至80歲間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防疫期間,更應注意肌肉與免疫力之間的關係。

連水果都要忌口!「生酮飲食」難度超高  效果是否能讓人直呼「瘦夠」?

連水果都要忌口!「生酮飲食」難度超高 效果是否能讓人直呼「瘦夠」?

生酮飲食亦是這幾年來備受討論的飲食方式,執行正確即能達到快速的瘦身效果,吸引許多人躍躍欲試。生酮飲食源自於國外,一開始是用來治療癲癇病患,改善他們腦部不正常放電現象,而減肥只是其附加價值。生酮飲食是以脂肪為主,當體內缺少了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時,脂肪在體內會經由肝臟代謝生成「酮體」,提供人體當作能量來源,可以快速將討人厭的脂肪燃燒代謝掉,這也是「生酮飲食」命名的由來。

「減醣飲食」是什麼?會讓肌肉量變低嗎?營養師建議「減醣6大招」不僅瘦身還降血糖?!

「減醣飲食」是什麼?會讓肌肉量變低嗎?營養師建議「減醣6大招」不僅瘦身還降血糖?!

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碳水化合物普遍都攝取過量,尤其是外食族群,通常都是以高碳水為主,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也會形成脂肪囤積在體內。「減醣飲食」是根據均衡飲食的方式做延伸,將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降低,提高蛋白質與脂肪的比例,限制不如「生酮飲食」嚴格,在執行上也比較容易,成為近年來熱門的瘦身飲食法。

不要窮緊張!新冠肺炎不會「物傳人」  雙手不保持乾淨才更嚴重!

不要窮緊張!新冠肺炎不會「物傳人」 雙手不保持乾淨才更嚴重!

新冠肺炎時至今日仍對全球造成不小的威脅,且前陣子因為印度Delta變種病毒的盛行,其更強的傳播力、致病率,使得各界是人心惶惶;在2021年8月3日,韓國甚至傳出有患者確診Delta病毒的加強版:「Delta Plus」,恐怕會讓全球防疫作業再次陷入挫敗。許多人此時就開始擔心,如果新冠肺炎透過附著於食物上,再吃進肚子裡面,會不會因此有染疫的危險?

愛吃糖不僅器官壞光光  心理狀態也會受影響?研究:嗜甜與攻擊性行為有關

愛吃糖不僅器官壞光光 心理狀態也會受影響?研究:嗜甜與攻擊性行為有關

愛吃甜食、喝含糖飲料已成為全台灣人民的一種習慣,也造就了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等疾病常常在每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出現。事實上,過量的糖分攝取不只會影響到身體器官的運作,對於個人的心理狀態可能也會有影響。近日一則美國研究就顯示,嗜糖過度可能會造成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侵略性人格變強,甚至與過動症、躁鬱症等等心理疾病都有關聯。

一夜白髮是真的?減輕壓力能把頭髮「黑回來」?!頭髮變白變禿得先注意這些事

一夜白髮是真的?減輕壓力能把頭髮「黑回來」?!頭髮變白變禿得先注意這些事

頭髮的多寡以及烏黑亮麗的程度,決定了別人如何看待我們的第一印象,不少人為了一頭白髮或掉髮的情況傷透腦筋,深怕會被旁人認為自己看起來年紀很大、面容滄桑。如果滿頭白髮已經造成了你的困擾,不妨先深入瞭解自己的壓力來源為何,可能對於頭髮的保養有所幫助。美國一則研究就表示,頭髮可能會因為心理壓力的降低,而產生「髮色逆轉」的情況。

沒在打手遊看韓劇  眼睛照樣乾得要命?醫師:小心可能是新冠肺炎前兆!

沒在打手遊看韓劇 眼睛照樣乾得要命?醫師:小心可能是新冠肺炎前兆!

新冠肺炎已經在世界各處肆虐了一年半載之久,其廣為人知的副作用脫離不了發燒、咳嗽、嗅味覺異常和疲勞等等症狀。而隨著人類對新冠肺炎瞭解越來越深、變種病毒的種類更加地多樣化,染疫症狀也會有所增加或不同之處。如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各國的聯合研究顯示,「乾眼症」也有可能是確診新冠肺炎的症狀之一,尤其以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為好發對象。

好讀如同一本書!研究:愈有自信心者表裡如一 幸福感更高

好讀如同一本書!研究:愈有自信心者表裡如一 幸福感更高

你/妳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明明另一半在交往前表現地百依百順,一舉一動都充滿著紳士/淑女典範,但一交往後卻性格大變,彷彿和交往前不是同一個人?該如何從第一印象判斷對象是否值得交往?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認為,其實與他人約會就像在「讀書」,越能表現得淺顯易懂、表裡如一,越能夠被對方所接受。至於如何分辨對方是否「好閱讀」,得看對方的言行舉止有沒有「自信心」。

烈日下昏厥不是中暑?夏天也會爆發心血管疾病?天氣炎熱更要留意「心肌梗塞」風險

烈日下昏厥不是中暑?夏天也會爆發心血管疾病?天氣炎熱更要留意「心肌梗塞」風險

一如往常炎熱的夏天,晴空萬里,碧藍的天空下,灼人的陽光稍微曬久了一些,皮膚就開始感到刺痛。約莫接近中午時分,遠方傳來了救護車的聲響,一位70餘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而被送到了急診室,心電圖顯示急性心肌梗塞,若不治療有高達三成以上的死亡率,非常危險。所幸經由心血管中心團隊快速的啟動緊急心導管手術,老先生阻塞的心臟血管順利地被打通並放置了血管內支架,經過兩個星期的密集治療後,順利地出院。

「聞腋」青年較健康?研究:隨身小物和伴侶氣味 幫助增加睡眠品質

「聞腋」青年較健康?研究:隨身小物和伴侶氣味 幫助增加睡眠品質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屬於自己的「床伴小物」,如玩偶、棉被等等物品。彷彿沒有它們陪伴,夜深人靜時總是寤寐難安。也有人不願意清洗隨身小物,深怕丟進洗衣機後會失去最熟悉的「味道」。事實上,這類味覺癖好其來有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究,睡眠時若有熟悉的氣味相伴──例如伴侶的隨身衣物,的確有可能幫助睡眠品質提升。

「手麻」怎麼辦?玩手機玩出滑鼠手、肘隧道症候群?「風險族群」小心神經壓迫

「手麻」怎麼辦?玩手機玩出滑鼠手、肘隧道症候群?「風險族群」小心神經壓迫

你是不是一天到晚用手機、打電腦,全身上下最靈活的部位是「手指頭」?生活習慣往往會伴隨相對應的錯誤姿勢,引發肌肉、關節一系列的不良症狀,加上防疫期間民眾減少活動,3C產品使用率大增,更容易發生滑鼠手、手臂痠麻、手肘神經刺痛等問題。哪些族群需特別注意關節健康?日常生活有什麼方法能幫助緩解全身痠痛?骨科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為生活型態,肘隧道症候群(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相當常見的問題。

「真香!」包裝和顏色會影響味覺?別掉入「舌乳頭」的重口味陷阱

「真香!」包裝和顏色會影響味覺?別掉入「舌乳頭」的重口味陷阱

看到特定畫面時,腦海中總是會「自動腦補」專屬主題曲嗎?美國知名摔角巨星約翰.西南(John Cena)出場時,由於主題曲太過洗腦,在鄉民們大腦中留下深刻記憶,無論約翰.西南何時何地現身,主題曲旋律總是如影隨形。感官接受到的感覺可能不只會連結到特定記憶,也可能引起不同感覺之間的變化,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的最新研究指出,視覺有可能會影響「味覺」,甚至改變人們對於食物味道的感受。

當「酸民」真的比較健康?研究稱「多吃酸菜泡菜」降COVID-19死亡率

當「酸民」真的比較健康?研究稱「多吃酸菜泡菜」降COVID-19死亡率

根據霍普金斯大學最新統計,COVID-19大流行至今已造成388萬人死亡,病毒也在傳播中不斷變異,產生更具傳染力的「優勢株」擴大傳播範圍。不過科學家發現,各地區之間的死亡率有明顯差異。以去年5月20日歐洲疫情大爆發數據來看,COVID-19死亡率在法國達到每百萬居民935人,瑞士僅10到25 人,德國更只有7人。科學家因此注意到不同地區的飲食,是否也影響感染COVID-19之後的死亡率?

你蛋白質有吃對嗎?晚上少吃肉降低心臟病風險?先戒掉這些「低質量」食物

你蛋白質有吃對嗎?晚上少吃肉降低心臟病風險?先戒掉這些「低質量」食物

根據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流行率最高的慢性病。也是許多年輕人猝死的原因。心血管疾病不外乎與飲食習慣、生活型態有關。台灣號稱美食王國,高油、高鹽的小吃料理廣受歡迎,也造就台灣人「亞洲最胖」的身材,心血管風險自然居高不下。不過,究竟應該怎麼吃,才能身材健康兩兼顧,截至目前仍是眾說紛云,以目前網路上最流行飲食方式有生酮飲食、168斷食法及不少人奉行的素食主義,各有其優缺點。哈爾濱醫科大學的最新研究,認為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更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

打疫苗痛到爆?副作用和感染怎麼分?醫師曝絕招:注意「一疲二發四疼痛」

打疫苗痛到爆?副作用和感染怎麼分?醫師曝絕招:注意「一疲二發四疼痛」

國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人數逐漸上升,不少民眾已完成疫苗施打。打疫苗最讓民眾擔心的事之一,就在於「副作用」。打疫苗除了發燒、頭痛和腹瀉症狀,普遍民眾都反應有「手臂注射處疼痛」的問題。究竟該如何減少施打疫苗產生的手臂疼痛?

疫情期間人人各掃門前雪?嘗試「寫日記」培養「利他行為」 竟能創造幸福感?!

疫情期間人人各掃門前雪?嘗試「寫日記」培養「利他行為」 竟能創造幸福感?!

很多人都聽過一首經典的歌曲:「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相信此首歌的旋律大家都能哼上幾段,但歌詞唱出來容易、用身體力行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先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發,使得人與人間的距離更加疏遠;自己每天都焦慮得要命,哪有什麼閒工夫感恩別人?不過,根據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研究顯示,常懷感恩之心對於改善創造幸福感其實是有幫助的,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每天「寫日記」。

達成「財富自由」就能快活一輩子?研究:事業越成功 越容易產生憂鬱情緒

達成「財富自由」就能快活一輩子?研究:事業越成功 越容易產生憂鬱情緒

羨慕手中握有大把鈔票、名氣紅遍大街小巷的成功人士嗎?一般人會羨慕這些成功人士,是因為他們的戶頭當中有一般人窮盡一生都賺不到的金錢,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認為只要達成「財富自由」,也會連帶擁有一輩子的快樂。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根據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健康與社會行為》期刊(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等諸多學術研究皆顯示,成功人士光鮮亮麗的表面背後,其實更容易藏著哀傷與憂愁。

鄰居確診自己也遭殃!竟然是電梯惹的禍?醫師:密不透風的空間最危險!

鄰居確診自己也遭殃!竟然是電梯惹的禍?醫師:密不透風的空間最危險!

日前傳出高雄市鳳山的一棟大樓有2戶共5人確診,且此2戶人家分屬於不同樓層,彼此間也不認識,竟然有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經過高雄市衛生局疫調後才發現,感染途徑應該是在「電梯」當中。難道在電梯裡,鄰居彼此都沒有談話、甚至是在電梯內空無一人的情況下,還是會被傳染病毒嗎?黃軒醫師認為,不管電梯內有沒有人,只要在電梯裡不戴上口罩,就有可能會被感染!

打完疫苗手臂秒變「磁鐵」無視地心引力?醫師:皮膚出油導致 跟疫苗無關

打完疫苗手臂秒變「磁鐵」無視地心引力?醫師:皮膚出油導致 跟疫苗無關

你打完疫苗了嗎?疫情指揮中心於7月17日宣布全台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已突破20%,未來估計第9、10類民眾接種完畢後,會有近917萬人可以完成疫苗施打作業。但日前卻有民眾發現施打完疫苗後,自己竟化身為「萬磁王」,將鐵製湯匙黏在接種疫苗的右手手臂上,湯匙竟然牢牢黏住不會掉下來;且不只台灣,全球各地也有打完疫苗後身體突然擁有磁力的例子。新冠疫苗讓人變成「行走的磁鐵」,究竟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還是心理作用所導致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