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2分鐘用AI自測心肺好壞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恐增失智與憂鬱風險 2分鐘用AI自測心肺好壞

2021/11/15

潮健康/郭家和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當心更易有失智憂鬱問題

別只練肌肉忽略心肺耐力!  當心更易有失智憂鬱問題

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十大死因中,有四項與心肺功能相關。各年齡層輕忽心肺耐力的原因不盡相同。年輕族群或因重訓風氣興盛,追求鍛鍊肌肉而較少心肺訓練。對銀髮族年長者而言,則可能缺乏心肺耐力檢測工具,再加上疫情期間減少活動,導致心肺耐力下降,增加失能與其他共病危機。

事實上,心肺耐力是重要的體適能指標,與身體攝氧能力有關,影響呼吸、心臟、循環、肌肉等系統。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副教授蔡美玲指出,心肺耐力會影響血液中的氧氣供應,心肺耐力愈差者,愈容易造成認知功能障礙,連帶增加骨鬆、憂鬱、失智、失能等風險。

蔡美玲教授表示,國外文獻發現,與中等心肺耐力相比,高心肺耐力者的失智症發病時間延遲5年。低心肺耐力族群發生心理健康障礙的風險也高出47%。另外,也有研究指出,有氧運動能將降低28%的失智症風險。顯示心肺耐力會影響大腦神經修復甚至情緒問題,重要性不言可喻。


心肺耐力究竟有多重要?研究:影響大腦修復、情緒問題

2分鐘踏步檢測結合AI工具  3個月改善兩成心肺耐力

早在2016年,美國7大醫學會已共同發表聲明,指出心肺耐力是預測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因子。然而,蔡美玲副教授指出,醫院的運動心肺功能檢測強度太高,不適合高齡或有危險疾病族群。2017年起普遍認為,「2分鐘踏步檢測」需要空間小、易執行,且會使用大腿肌肉群,更接近真實的登階梯狀態,適合取代6分鐘步測作為長者心肺耐力的檢測方式。

蔡美玲副教授強調,心血管疾病無論死亡率和發生率,都具有明顯城鄉差距,偏鄉地區的長者更容易因為心肺耐力不佳,面臨更高的失能或疾病風險。再加上疫情期間社區據點關閉,造成許多社區長者活動減少,失能或住進長照機構者更多,亟須推動能夠居家檢測心肺耐力的科技工具。

蔡美玲副教授說明,現階段計畫透過AI科技工具,讓長輩在社區中檢測自己的柔軟度、心肺耐力、肌耐力、平衡度四項體適能指標,再參照對應分數進行瑜珈暖身、巴式呼吸、上臂曲舉、下肢踏腳等訓練動作 。實測發現,有介入相對應訓練的長輩,三個月平均改善了兩成的心肺耐力。

蔡美玲副教授表示,結合2分鐘踏步檢測與AI科技工具,預計可以讓心肺耐力檢測未來如同量血壓一般,民眾能夠自行居家檢測,或是藉由社區據點的推廣,讓銀髮族在社區活動中互相砥礪,帶動同儕激勵效果,有助於整體社區長者的健康促進。


2分鐘踏步檢測結合AI工具  3個月改善兩成心肺耐力

1/3年輕人心肺耐力不理想?  心肺耐力「用進廢退」勿輕忽

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暨AIoT智慧聯網應用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張萬榮教授則表示,計畫利用AI科技與人體姿態辨識,讓長者能夠居家或在社區據點進行2分鐘踏步、手臂曲舉、30秒坐姿站立等測試,其中2分鐘踏步測試,是重點評估年長族群心肺耐力的指標。

張萬榮教授說明,體適能魔鏡「iMirror」的主要作用,在於及時辨識動作是否正確,並計算動作次數、給予分數檢測,幫助民眾居家評估心肺耐力功能。以2分鐘踏步測驗為例,65歲以上男性得分若低於70分,女性低於75分,即屬較差的心肺耐力指標,應注意心血管疾病、失智、骨鬆、肌少症等風險。

張萬榮教授指出,在研究前期抽測18名20歲至30歲年輕人,竟發現其中有三分之一心肺耐力未達80分,落在銀髮族標準的「橘燈區」。可見檢測工具如同一面「照妖鏡」,會真實呈現個人的潛在健康問題。

心肺耐力具有「用進廢退」(Use or disuse)的運作原理,提醒各年齡層都應該注意心肺鍛鍊。期望未來AI檢測體適能工具,與社區據點及居家檢測結合,可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並拉近城鄉差距,同時減少社會醫療的資源負擔。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editorpeter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昱彣

HI!我是潮健康的「潮編」昱彣。潮健康不只讓你/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更要你/妳從頭到尾潮到出水!透過淺顯易懂的文章、詼諧有趣的企劃,結合最新趨勢、時事議題,讓醫學知識也能夠跟上潮流,不再難懂!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