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心情更「Emo」?  醫:注意這3大徵兆,恐是「季節性憂鬱症」警訊

✦ 2025-03-03 更新
39 瀏覽
❝ 快速摘要:冬春交替時期,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情緒波動,部分人甚至出現「季節性憂鬱症」。振芝心身醫學診所吳泓熹醫師指出,此症與日照時間減少、血清素濃度下降及褪黑激素增加有關,患者每年特定季節反覆發作,常見症狀包括情緒低落、疲倦、易怒、失眠等。治療方式包括光照治療、維生素D補充及心理諮商等,並建議患者多接觸陽光、參與社交活動、維持規律作息,家人則應給予關懷與支持,幫助患者改善情緒,遠離憂鬱困擾。
快速跳轉目錄

潮健康呂佳恆

 

時序進入冬春交際,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個人的情緒波動更為頻繁。若長期感到心情低落者,當心「季節性憂鬱症」恐已悄聲來襲。振芝心身醫學診所主治醫師吳泓熹受訪指出,每當春夏、秋冬交替之際,日照時間及溫濕度的轉變,容易對病患情緒造成影響,特別是原本受情緒問題所苦的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的狀況。

 

季節一轉換心情就「EMO」? 醫揭季節性憂鬱症3大徵兆

吳泓熹醫師說明,季節性憂鬱症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疾病。在臨床診斷上,若病患在過去2週內,幾乎每天都處於明顯情緒低落的狀態,且至少連續2年在特定季節時出現類似情況,但只要到了其他季節就會明顯好轉,便可能是季節性憂鬱症的徵兆。其原因在於,當日照時間縮短時,腦內負責調節情緒平衡的血清素濃度會下降,同時調節睡眠的褪黑激素分泌則會增加,進而使人情緒低落且容易嗜睡。

 

季節性憂鬱症源自於「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意指每年在同一時間反覆發作,且會隨著季節轉換的憂鬱症。此症狀雖好發於冬季,但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劇烈,部分病患在春夏交替之際也會發病。患者除了情緒低落外,還可能出現疲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症狀。

 

季節性憂鬱症如何改善? 1療法重建大腦功能改善情緒

吳泓熹醫師表示,一般患者若有季節性憂鬱的狀況,可藉由照光或至戶外走走來獲得改善。然而,最令人擔心的是,患者若出現較為嚴重的憂鬱正相關症狀,例如對原本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致、面對諸多事務時感到無助、經常出現負面情緒等,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導致無法正常上學或工作;若上述情況透過調整生活習慣仍難以改善,則可能為季節性憂鬱症的表現,建議儘速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在憂鬱症的治療上,需考量多種因素,其中最常見的是心理諮商及藥物治療,這也是「憂鬱症治療指南」中,被認為較為有效的治療方式。針對季節性憂鬱症患者,臨床上則有其他更為特殊的治療選擇。吳泓熹醫師指出,對於此類患者,常建議採用「光照治療」,也就是所謂的人工光照,利用特定波長的光源,重建患者腦中激素分泌之功能,進而改善情緒。

 

 

另外,補充維生素對於改善負面情緒也有正面效益。過去的文獻曾指出,對於季節性憂鬱症病患,額外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改善症狀。除了透過臨床治療外,親朋好友的支持也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關心患者的同時,應給予更多的傾聽,而非過多的批判與建議,讓病患的情緒能被理解與感受。同時,鼓勵病患多到戶外走走、接受日照、參與社交活動、維持規律作息及均衡飲食,才能重建生活,逐漸遠離憂鬱症。

 

 

資料來源: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 description of the syndrome and preliminary findings with light therapy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精神醫學部:改善秋天焦慮抑鬱,擺脫憂愁

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憂鬱症治療指南

 

 

延伸閱讀:

一到夏天就厭世感爆棚? 5徵兆恐是夏季憂鬱症! 醫警告:不治療恐失能

當迪士尼公主超不健康? 《BMJ》分析曝:白雪公主易得憂鬱症、長髮公主恐禿頭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