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首頁 - 潮健康

健康專欄

健康知識分享

台灣50歲以上每4人有1人曾嚴重骨折,您正面臨骨鬆危險?  醫籲:及早做3件事預防

台灣50歲以上每4人有1人曾嚴重骨折,您正面臨骨鬆危險?  醫籲:及早做3件事預防

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志隆醫師指出,台灣50歲以上民眾每4人就有1人曾發生骨折,顯示骨質疏鬆症風險不容忽視。骨質疏鬆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常在體態改變時被發現。林志隆醫師建議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早期診斷,並依醫囑使用「抗骨流失」或「促骨生成」藥物。3月上路的健保新制也讓尚未骨折的高風險族群受惠。另外,醫師也建議長者與患者日常應補充鈣質與蛋白質,搭配負重訓練維持骨密度與肌肉量。

閱讀更多 »
經常滑手機當心「姿勢性駝背」! 醫教低頭族5招:不用買矯正背架也能改善

經常滑手機當心「姿勢性駝背」! 醫教低頭族5招:不用買矯正背架也能改善

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提醒,長時間滑手機、低頭工作易導致「姿勢性駝背」,除影響外觀,更可能引起頸椎、腰椎疼不適,心肺功能也會受到損害。李炎諭醫師建議,改善駝背不必依賴矯正背架,可透過5招運動訓練改善姿勢性駝背問題,包括肩部暖身、收下巴運動、肩胛骨與胸椎運動、趴姿W-T-Y運動、胸椎緩和運動。倘若採取以上5種運動後,駝背仍未有改善,或本身為不方便運動者(如長者、行動不便族群),則應事先諮詢復健科醫師,接受專業治療。

閱讀更多 »
睡得久 ≠ 睡得好! 營養師破解「3大睡眠迷思」:假日補眠恐越睡越累

睡得久 ≠ 睡得好! 營養師破解「3大睡眠迷思」:假日補眠恐越睡越累

「睡得久」不等於「睡得好」!張語希營養師破解三大睡眠迷思:週末補眠、睡前飲酒、睡前激烈運動,皆可能干擾睡眠結構,影響睡眠品質 。她建議,應建立固定作息、打造合適的睡眠環境(安靜、黑暗、溫度介於23-25℃)、睡前一小時避免使用3C產品、注意飲食,並建立如伸展、冥想等睡前放鬆儀式,以有效提升睡眠品質 。

閱讀更多 »
比流感更可怕!RSV住院風險增16倍、死亡風險高5倍 醫:嬰幼兒「左流右新」首重RSV

比流感更可怕!RSV住院風險增16倍、死亡風險高5倍 醫:嬰幼兒「左流右新」首重RSV

疾管署自11月起啟動「左流右新」公費接種計畫,鼓勵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同步接種。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指出,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對嬰幼兒威脅不亞於流感與新冠,6個月以下嬰兒感染後住院風險增16倍、死亡風險高5倍。黃立民醫師提醒,在響應「左流右新」的同時,應首重RSV,為家中嬰幼兒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提供寶寶半年以上的保護力,安心度過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

閱讀更多 »
乳癌篩檢首破百萬!醫界推「早篩早治」助死亡率年降2.5%

乳癌篩檢首破百萬!醫界推「早篩早治」助死亡率年降2.5%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醫師指出,台灣乳癌篩檢首度突破百萬人次,但死亡率仍居女性癌症第二。為響應WHO「全球乳癌倡議」(GBCI),醫界共同發布「台灣乳癌倡議行動芻議」(TBCAI),設定2040年前乳癌死亡率年降2.5%目標,並推動三大行動:提升篩檢率、確保早期完整治療、落實醫療平權與病友支持。醫界強調唯有結合「早篩早治」與國際接軌治療指引,才能有效降低乳癌復發與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
鏟子超人爆「返鄉痠痛潮」? 物理治療師示警:合併7症狀當心橫紋肌溶解

鏟子超人爆「返鄉痠痛潮」? 物理治療師示警:合併7症狀當心橫紋肌溶解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許瀚文物理治療師提醒,投入花蓮災後清理工作的「鏟子超人」返鄉後若出現持續痠痛,應警覺可能為網球肘、急性下背痛或足底筋膜炎等運動傷害。若合併尿液呈茶色、全身疲憊等症狀,恐為「橫紋肌溶解症」,須立即就醫。許瀚文物理治療師建議,若身為軍人或志工,在災區時出現痠痛,可以採取如冰敷、前臂伸展、坐姿前彎伸展等方式緩解疼痛,但若症狀仍未改善,應盡速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閱讀更多 »
太能忍痛讓傷口更難好!「慢性疼痛」該看哪科治療? 醫揭5大增生療法選擇

太能忍痛讓傷口更難好!「慢性疼痛」該看哪科治療? 醫揭5大增生療法選擇

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即為「慢性疼痛」 。佑立診所院長吳書毅醫師指出,近年興起的「增生療法」成為復健與手術外的第三選擇 。選項包含高濃度葡萄糖、PRP、生長因子凍晶(PLT)、羊膜絨毛膜萃取物及骨髓抽取濃縮液(BMAC) 。吳醫師提醒,治療並非一體適用,例如年長者使用自體血液製成的PRP效果可能打折,此時羊膜絨毛膜萃取物可能是更穩定的選擇 。

閱讀更多 »
流感單週破15萬人就醫 疫苗覆蓋率不足恐衝擊醫療量能 醫:全民應落實「三大防線」

流感單週破15萬人就醫!疫苗「覆蓋率不足」成隱患? 醫示警:恐衝擊醫療量能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上週(9/28–10/4)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5萬,創近年新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醫師指出,流感、新冠、RSV與肺炎鏈球菌等多重呼吸道疾病正衝擊醫療量能,呼籲全民落實「三大防線」──接種疫苗、快篩檢測、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副秘書長謝顯森醫師提醒,高齡及慢性病族群應積極接種疫苗;感染管制學會秘書長詹明錦醫師則強調,長照機構與社區防護同樣關鍵,需全民共同維護永續醫療體系。

閱讀更多 »
抗藥性恐成緊急醫療危機 健康、經濟雙重打擊!專家籲全民正確用藥

抗藥性恐成緊急醫療危機 健康、經濟雙重打擊!專家籲全民正確用藥

抗生素抗藥性已列為全球健康十大威脅之一,每年恐導致近500萬人死亡,至2050年更可能造成全球GDP 2%至3.5%的經濟損失。行政院啟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透過跨部會合作加強抗生素管理及食品、環境監測。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提醒,抗藥性細菌不僅加重社會與經濟負擔,更提高臨床死亡風險。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承諾將持續站在醫療前線,推動抗生素監控與衛教,守護珍貴醫療資源。為響應「世界抗生素週」,三總攜手各方舉辦「健康巴士」互動展覽,呼籲全民正確用藥,共同守護永續醫療體系。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