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首頁 - 潮健康

健康專欄

健康知識分享

流感拉警報!染疫首月心梗風險飆4倍,長者更危險?國際指引建議:接種免疫加強型疫苗

流感拉警報!染疫首月心梗風險飆4倍,長者更危險?國際指引建議:接種免疫加強型疫苗

研究顯示,感染流感後首月心肌梗塞風險飆升 4 倍、中風風險高達 5 倍,尤其 65 歲以上長者及合併三高或心血管疾病者最危險。《2025年高心血管風險與心血管疾病成人疫苗接種專家共識建議》指出,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心血管死亡率 25%。因應「免疫老化」,國際指引建議長者優先接種免疫加強型流感疫苗,如佐劑疫苗、高劑量疫苗、基因重組疫苗。

閱讀更多 »
200 萬B 肝帶原者!75% 罹肝癌前從未治療 專家示警:B肝無法根除,預防肝癌必守「三要」

每11人有1人是帶原者! 醫驚曝真相:B肝「無法根除」,超過7成患者從未治療

台灣約有 200 萬名 B 型肝炎帶原者,但多達 75% 在罹患肝癌前從未接受治療。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醫師提醒,B 肝無法根除,唯有落實「要知道、要追蹤、要治療」三要原則,才能避免進展至肝硬化與肝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醫師警示,1986 年前出生的「B 肝疫苗斷層世代」、洗腎、免疫不全、器官移植患者皆屬高風險族群,應盡快篩檢。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楊宏志醫師、高雄醫學大學校長余明隆醫師呼籲提升篩檢率並推動功能性治癒。國健署8/1起提供39–79歲民眾終生一次免費 B、C 肝炎篩檢。

閱讀更多 »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恐致命!醫:不只是過敏,應及早治療、規律用藥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恐致命!醫:不只是過敏,應及早治療、規律用藥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朱家瑜醫師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屬自體免疫疾病,若未及早治療,易陷入「發癢、失眠、焦慮、惡化」的循環。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鐘文宏醫師表示,治療應依國際指引,第一線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若控制不佳或無法耐受副作用,應及早進入第三線、生物製劑治療。目前已有4家醫院通過 UCARE 認證,提供標準化與跨科整合照護,協助病友獲得更完善的治療。

閱讀更多 »
第1型糖尿病病童一年挨針近 1500 次!醫:T1D照護仍有缺口,需加速接軌國際

第1型糖尿病病童一年挨針近 1500 次!醫:T1D照護仍有缺口,需加速接軌國際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指出,台灣第1型糖尿病(T1D)兒童有七成在確診時已出現酮酸中毒,應加強家庭與校園衛教知識的普及,及早辨識「多尿、口渴、體重驟降」等警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醫師表示,T1D患者一年需近1,500次血糖監測與胰島素注射,憂鬱症比例也較高,唯有完善支持機制與學習環境,才能被理解、被接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醫師強調,試劑供應、連續血糖監測(CGM)與胰島素幫浦補助落後國際,亟需政策投入。台灣將於2026年更新 T1D 臨床照護指引,打造從家庭到職場的友善環境。

閱讀更多 »
減肥卡關原因找到了! 食物噪音讓人「整天都想著吃」,醫揭GLP-1藥物2大關鍵作用

減肥卡關原因找到了! 食物噪音讓人「整天都想著吃」,醫揭GLP-1藥物2大關鍵作用

越診所院長陳君琳醫師指出,減肥卡關常與「食物噪音」(Food Noise)有關,指的是大腦持續出現想吃東西的侵入性思緒。2025年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真實世界調查「INFORM」顯示,GLP-1腸泌素類藥物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能同時作用於「下視丘」與「獎勵系統」,關閉食物噪音,降低高糖高脂食物渴望。此外,該藥物亦具心肝腎三重保護力,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閱讀更多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副院長郭錦輯醫師

糖尿病「腎病變風險」高11倍! 300萬筆數據揭糖腎連鎖危機,醫:及早篩檢迎來「逆轉腎」

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舉辦「2025世界糖尿病日:守護糖友逆轉腎!」記者會,揭示近300萬筆健檢數據顯示,糖尿病族群腎病變風險為一般人的11倍,糖尿病前期即出現「糖腎連鎖」現象。演譯基金會董事長石曜堂指出,糖尿病防治應提早篩檢並整合照護,以延緩病程。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政府推動「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整合照護方案」,促進跨科合作。專家呼籲透過精準健康與早期介入,打造預防導向的照護體系。

閱讀更多 »
年末別得流感! 出國、看演唱會「計畫恐全泡湯」, 青壯年快打疫苗守住假期

年末別得流感! 出國、看演唱會「計畫恐全泡湯」, 青壯年快打疫苗守住假期

疾病管制署最新流感監測報告指出,國內進入流行期,本季已累計157例重症、12例死亡,多數為65歲以上長者。青壯年族群也需注意,年末出國、跨年或參加演唱會的人潮聚集,亦具高感染風險,恐成家中「隱形傳染源」。醫師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是最有效預防方式,應於出國前14天前完成施打。目前國內提供細胞型、鼻噴型與免疫加強型等多款流感疫苗,民眾可與醫師討論,依年齡與健康狀況挑選最合適的版本施打。

閱讀更多 »
2025 臺灣健康數據科學聯合論壇圓滿落幕 聚焦臨床數據治理與跨域合作

 《2025 健康數據科學聯合論壇》圓滿落幕! 聚焦臨床數據治理與跨域合作

由臺灣觀察性健康資料研究學會(OHDSI Taiwan Society)與臺北醫學大學共同主辦的「2025 臺灣健康數據科學聯合論壇」10月25日登場,以「真實世界數據與證據的跨界合作模式」為主題,聚焦臨床數據治理與產業應用。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李建璋處長指出,TWCDI專案與OMOP通用資料模型皆強調標準化與資料整合,具高度互通潛力。論壇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邱弘毅所長、楊奕馨博士、臺北醫學大學蘇千田教授主持、臺北榮民總醫院大數據中心羅宇成主任、台灣醫學資訊學會李修安秘書長及韓、日、越等專家分享經驗,促進亞洲資料治理與國際合作發展。

閱讀更多 »
攜手鴻海、NVIDIA打造「智慧醫院」! 台灣專師學會領銜亞太 7 國簽署 MOU

台灣領銜亞太 7 國專科護理師學會聯盟,鴻海、 NVIDIA 揭曉「智慧醫院」藍圖 !

由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主辦的第二屆「亞太專科護理師聯盟(APCNP)國際研討會」圓滿落幕,今年以「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於進階護理加值健康福祉」為主題,匯聚17國近700位專家,創下歷年新高。會中台灣與日本、韓國、泰國等7國簽署國際合作備忘錄(MOU),開啟亞太護理合作新篇章。鴻海與輝達(NVIDIA)等科技巨頭也罕見同台,共同揭示「智慧醫院」藍圖。理事長童恒新強調,專科護理師是整合AI與人性化照護的核心力量,AI的目標是加值而非取代。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