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副總編輯 昱彣 - 潮健康
太能忍痛讓傷口更難好!「慢性疼痛」該看哪科治療? 醫揭5大增生療法選擇

太能忍痛讓傷口更難好!「慢性疼痛」該看哪科治療? 醫揭5大增生療法選擇

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即為「慢性疼痛」 。佑立診所院長吳書毅醫師指出,近年興起的「增生療法」成為復健與手術外的第三選擇 。選項包含高濃度葡萄糖、PRP、生長因子凍晶(PLT)、羊膜絨毛膜萃取物及骨髓抽取濃縮液(BMAC) 。吳醫師提醒,治療並非一體適用,例如年長者使用自體血液製成的PRP效果可能打折,此時羊膜絨毛膜萃取物可能是更穩定的選擇 。

閱讀更多 »
暖心薑母茶為女性健康應援! 女影大使力挺「變老是力量」,暖心關懷從生理期到身心平衡

暖心薑母茶為女性健康應援! 女影大使力挺「變老是力量」,暖心關懷從生理期到身心平衡

第32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以「破風景」為題,攜手黑糖品牌「糖鼎黑糖」,為女性健康與自我關懷發聲 。數據雲集團執行長元永騰表示,希望透過榮獲國際風味獎的「四合一薑母茶」,傳遞對女性的溫柔支持 。本屆影展大使亦鼓勵女性將「變老視為力量」 ,影展也透過《暴力蜜桃回來了》等片單,探討身體與心理健康議題 ,將藝術與健康關懷結合,成為一場女性覺醒之旅 。

閱讀更多 »

陪伴上萬家庭實現求子願望! 黃建榮婦產科喜迎十周年,父子聯手續寫幸孕故事

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協育試管嬰兒中心迎來十周年院慶,院長黃建榮醫師與副院長黃珽琦醫師攜手協助上萬家庭實現求子願望。本次院慶主題為「好孕10光.幸孕延續」,特邀數十組家庭回娘家分享好孕故事,包括網紅小劍劍與五月天瑪莎妻子謝葦怡。患者劉人嘉更盛讚診所提供「用心、安心、暖心」的三心級體驗。黃建榮醫師在活動最後也感性表示,診所將由黃珽琦醫師交棒,未來將繼續保持診所溫暖、溫馨的人文特色,並持續在學術與醫學領域精進,提供最新、最先進的技術。

閱讀更多 »
去花蓮賑災別只穿雨鞋! 疾管署急籲「鏟子超人」:預防傳染病必帶3大裝備

去花蓮賑災別只穿雨鞋! 疾管署急籲「鏟子超人」:預防傳染病必帶3大裝備

颱風「樺加沙」重創花蓮光復鄉,災後積水與汙泥恐成傳染病溫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醒,投入救災的「鏟子超人」須落實「裝備、飲食、清潔」三大防疫措施,以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與腸胃炎等威脅。疾管署強調,救災時必備三大裝備為雨鞋或防水長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傷口接觸汙水、汙泥或遭生鏽鐵釘刺傷。另建議食物煮熟、飲水煮沸,並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環境,以降低疫情風險。

閱讀更多 »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泰國研究刊登於《PLOS One》指出,每日看電視超過4小時,認知障礙風險顯著上升,長時間追劇更與阿茲海默症相關;《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也發現,久坐追劇超過4小時會增加血栓與靜脈栓塞風險。美國心理學會提醒,下班後不宜長時間躺平追劇,最有效的紓壓方式為運動、散步、冥想、瑜伽、按摩,或與親友互動及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有效讓大腦放鬆休息。

閱讀更多 »
她三次流產後「靠1招」成功當媽! 醫揭「習慣性流產」元兇:問題未必出在子宮

她三次流產後「靠1招」成功當媽! 醫揭「習慣性流產」元兇:問題未必出在子宮

佑昇診所主治醫師許越涵醫師強調,習慣性流產並非「命中注定」,而是需要透過系統性檢查找出原因、可以被解決的醫學問題。目前已知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可能與子宮結構、內分泌與代謝、免疫與凝血、夫妻雙方染色體等因素有關。現代醫學進步,可以解決許多過去讓人束手無策的難題。當發現自己有習慣性流產問題,夫妻雙方應共同面對並積極檢查,後續遵照醫囑治療,搭配適合的備孕計畫,求孕之路終將苦盡甘來。

閱讀更多 »

上市至今40年! 服用「1心血管藥」竟對人體有害?歐研究驚曝:女性死亡風險高9成

根據《歐洲心臟期刊》刊載的REBOOT試驗研究指出,廣泛用於心血管疾病的「乙型阻斷劑」,可能對特定族群有害。研究顯示,服用乙型阻斷劑的女性,死亡與心血管死亡率顯著上升,但男性卻無額外風險。研究團隊推測,此差異可能與藥物動力學、心輸出量、左心室體積等5大原因有關。此研究挑戰現行用藥指南,呼籲心血管治療應重視性別差異。

閱讀更多 »
血糖控制得好,卻忽略腎臟?你可能也在風險中!

血糖控制得好,卻忽略腎臟?你可能也在風險中!

國軍臺中總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張立建醫師指出,糖化血色素僅反映平均血糖,無法呈現每日血糖波動對腎臟血管的衝擊,糖尿病患也不只要控管血糖、血壓、血脂等「三高」指標,蛋白尿的監測與控制同樣不可忽視。SGLT2抑制劑(排糖藥)這類藥物能透過排糖、排鈉,減輕腎絲球壓力,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甚至有望延後近26.6年進入洗腎階段。他提醒糖友應打破「吃藥傷腎」迷思,透過正確用藥與生活管理,守護腎臟健康。

閱讀更多 »
車禍撞斷牙齒還能黏回去嗎? 醫揭真相:實務上效果差,裂在「這位置」還得抽神經

車禍撞斷牙齒還能黏回去嗎? 醫揭真相:實務上效果差,裂在「這位置」還得抽神經

暴雨車禍頻傳,口腔創傷案例激增,栢麗牙醫王柏凱醫師指出,牙齒創傷分為位移與斷裂,嚴重者恐需根管或植牙治療。車禍導致門牙噴飛、骨裂者不在少數,前牙重建難度高,須結合隱形矯正、數位模擬與植牙技術。醫師提醒,抽菸為植牙最大殺手,術後也應避免辛辣與堅硬食物,配合正確清潔習慣,才能提升重建成功機率。

閱讀更多 »
 人體在50歲將「斷崖式衰老」? 《Cell》證實:老化如病毒散布全身,「1器官」恐最先衰敗

 人體在50歲將「斷崖式衰老」? 《Cell》證實:老化如病毒散布全身,「1器官」恐最先衰敗

根據頂尖生命科學期刊《Cell》研究指出,人體器官和組織大約在50歲左右會加速衰老。研究團隊將細胞比喻成一座精密工廠,人體衰老如同「工廠品管機制逐漸失靈」,細胞內部推積分子垃圾,影響「細胞工廠產能」,加速老化;其中「主動脈」是最早衰老,也是變化最劇烈的系統。此外,研究發現多種會散播衰老信號的「衰老蛋白」,研究也表明人類老化可以蛋白質為核心進行分析、量化,並可能加以調節,未來有望開發「衰老清除疫苗」,精準抗衰老。

閱讀更多 »
配方奶粉等於「2罐可樂」糖量? 媽媽餵稱「寶寶每天在喝珍奶」,醫駁斥:嚴重誇大且具誤導性

配方奶粉等於「2罐可樂」糖量?  媽媽餵稱「寶寶每天在喝珍奶」,醫駁斥:嚴重誇大且具誤導性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醫師,駁斥「配方奶粉糖量等同兩罐可樂」的說法,表示配方奶主要醣類為乳糖,其濃度與母乳相近。黃醫師提醒,網路傳言嚴重誇大且具誤導性,家長務必看懂產品標示,避免被計算單位混淆。他強調,母乳有其不可取代性,配方奶粉也是安全且富含營養的替代選項,鼓勵家長在育兒路上應抱持尊重與包容的態度,避免汙名化而造成對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