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站危害不遜於久坐? 竟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醫:4招幫助腿部降壓、遠離腰痠背痛
久站不動與心血管疾病、腰痠背痛、靜脈曲張有關,危害不亞於久坐。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指出,久站族如餐飲、護理、清潔等14類職業需特別留意。建議每1至2小時變換姿勢、規律伸展與運動、調整工作高度並善用減壓設施與壓力襪。此外,可透過後腿肌、髂腰肌、股四頭肌與小腿等4組伸展動作幫助腿部降壓。如症狀持續,建議就醫釐清。
久站不動與心血管疾病、腰痠背痛、靜脈曲張有關,危害不亞於久坐。河堤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指出,久站族如餐飲、護理、清潔等14類職業需特別留意。建議每1至2小時變換姿勢、規律伸展與運動、調整工作高度並善用減壓設施與壓力襪。此外,可透過後腿肌、髂腰肌、股四頭肌與小腿等4組伸展動作幫助腿部降壓。如症狀持續,建議就醫釐清。
研究分析32,000多名中老年人資料發現,外向、盡責與親和性高者,死亡風險較低,神經質高者風險則增加。外向者社交連結強、壓力少,盡責者健康管理較佳;親和力則有助心理健康。神經質者易焦慮、應對壓力差,導致壽命受影響。開放性與壽命關聯不明。此外,主動改變性格如降低神經質雖無法直接延長壽命,仍可改善心理健康。
越來越多人投入「洗髮餅」行列,被視為環保又省空間的洗髮新選擇。衛福部食藥署與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表示,洗髮餅以弱酸性固體界面活性劑為基礎,能溫和清潔頭皮、減少皂垢殘留,並具備環保減塑與好攜帶等優點。吳姵萱副教授提醒,挑選時須依據個人髮質選擇合適成分;如油性髮選控油型、乾性髮選滋潤型。且有頭皮疾病者不建議使用,若出現搔癢或紅腫等不適應立即停用。使用後亦須保持乾燥保存,以延長產品壽命。
高BRI與睡眠障礙風險顯著相關,BRI每升高1單位,睡眠障礙盛行率增13%,BRI值高者風險比低者高出五成。研究指出,憂鬱症為中介因子之一,BRI對睡眠障礙的影響約14%與憂鬱有關。機轉可能與瘦素阻抗、慢性發炎、腸道菌群失衡及HPA軸失調有關。相較BMI,BRI似乎更能反映脂肪分布與預測睡眠障礙,但研究仍需進一步驗證因果關係及多族群適用性。
整合照護成為SMA治療趨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任張璽醫師指出,SMA依型別差異大,嚴重型如第一型恐在新生兒期奪命,需及早介入治療。台灣目前核准3種藥物,包括背針、口服與基因療法,能改善肌力與生活品質。實務上多需多專科團隊協作,如影像科、麻醉科、骨科與復健科等共同參與,提升治療效率並減輕家屬負擔。張醫師強調,在健保單一給付藥物限制下,須由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狀況,選擇最合適策略。
液態糖比固態糖更易引發糖尿病!《Advances in Nutrition》彙整25項研究指出,每天多喝一杯含糖飲料,糖尿病風險升高25%;即使果汁也可能提高風險。反觀從水果、全穀等天然來源攝取的糖分,則可能與糖尿病風險下降有關。液態糖缺乏營養、吸收快速,對胰島素與血糖衝擊較大;而固態食物富含纖維與營養素,代謝效應更穩定。研究提醒,不是所有糖都等同於健康威脅,關鍵在於攝取形式與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
睡眠不足不只讓人疲倦,還會提升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生物標誌物,即使運動也難以彌補。《Biomarker Research》研究顯示,僅3晚睡眠限制就可能讓16種心血管風險指標上升。正常睡眠可使運動產生較多抗發炎蛋白質反應,睡眠不足則以壓力與發炎蛋白為主。研究者強調,睡眠是維持心血管、內分泌與免疫健康的重要基石,建議遵循哈佛醫學院6項建議改善睡眠,包括建立良好作息、調整飲食與尋求專業協助。
慢性發炎被稱為百病之源,與癌症、糖尿病、心臟病等28種疾病密切相關,可能因加工飲食、空汙、壓力、睡眠不足及挑食引起。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免疫系統在長期發炎下會錯誤攻擊正常細胞,造成各種症狀。預防關鍵在於「抗發炎飲食」,建議多攝取魚類、深色蔬菜、水果、堅果與辛香料,減少加工食品,並搭配規律作息與良好生活習慣,以養成抗炎體質、遠離慢性疾病。
新冠病毒變異株JN.1與KP.2傳播力更強、症狀低調,確診者常無發燒,反而以疲倦、頭痛、腹瀉為主,與腸胃炎相似。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提醒,「沒發燒不代表沒染疫」,若症狀加劇應及早就醫並暫時自我隔離。提升免疫力應從作息、運動、壓力管理與均衡飲食做起。建議民眾仍應配戴口罩,並儘速接種新版JN.1疫苗,以強化防護、降低重症與再感染風險。
無論是自慰或伴侶間性行為,睡前進行皆有助於提升「睡眠效率」,與無性行為情境相比可提高約1.7-1.9個百分點。研究透過腦波監測發現,性行為後夜間清醒時間減少,淺眠期縮短,顯示對入睡有益。Michele Lastella博士表示,性高潮可促進催產素、催乳素與內啡肽分泌,產生放鬆效果,並改善情緒與心理健康。不過,本研究未涵蓋失眠者,未來仍需更多樣化樣本與進一步研究驗證。
國內近期高齡駕駛連環車禍引發關注,研究顯示70歲以上長者反應時間明顯下降,視力與認知退化更易導致誤判交通號誌。萬芳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黃怡臻醫師指出,高齡者容易高估自身健康、拒絕健檢,可能導致駕駛風險升高。建議推動70歲起換照制度並納入健康與認知篩檢,搭配交通安全課程,加強反應與規則認知。她也提醒,不只高齡者,中壯年慢性病與失智症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宜提早預防以保行車安全。
北部粽與南部粽製作方式、口感與營養成分大異其趣,鹼粽則為熱量相對低的甜粽選項。張語希營養師表示,北部粽熱量較高,脂肪與鈉含量也較多;南部粽較清爽,鹼粽適合血糖控制者適量食用。營養師建議端午節吃粽子時應控量、選餡、搭配青菜與散步助消化。提醒慢性病患者與牙口不佳者食用前宜諮詢專業建議,以避免健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