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查都正常仍懷不上? 三成不孕找不到原因! 醫曝:與這4大問題有關
黃建榮婦產科副院長黃珽琦指出,雖夫妻檢查正常,仍可能因高齡、精卵品質、免疫問題等因素導致「不明原因不孕」。女性若超過35歲備孕半年無果,應儘早就醫。治療上可先試排卵藥、人工授精,若無效則建議進入試管療程;其中「兩段式療程」有助提升著床率與活產率。黃醫師也提醒,掌握排卵期為助孕關鍵,可透過觀察分泌物、量測體溫、使用排卵試紙判斷排卵日,並搭配規律同房及健康生活習慣,提高自然受孕機會。
黃建榮婦產科副院長黃珽琦指出,雖夫妻檢查正常,仍可能因高齡、精卵品質、免疫問題等因素導致「不明原因不孕」。女性若超過35歲備孕半年無果,應儘早就醫。治療上可先試排卵藥、人工授精,若無效則建議進入試管療程;其中「兩段式療程」有助提升著床率與活產率。黃醫師也提醒,掌握排卵期為助孕關鍵,可透過觀察分泌物、量測體溫、使用排卵試紙判斷排卵日,並搭配規律同房及健康生活習慣,提高自然受孕機會。
吃安眠藥仍難入睡?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指出,「睡眠焦慮症」是因害怕失眠而引發的焦慮型失眠,常見於急性子、追求完美、易緊張者。患者常因焦慮導致睡前情緒緊繃,反而更難入眠。治療應結合血清素藥物與睡眠認知行為治療(iCBT),並調整生活作息,如避免咖啡因、晚睡與滑手機。若出現長期擔憂睡不著的情況,建議儘早就醫評估,避免陷入焦慮與失眠的惡性循環。
跑者常因熱量攝取不足影響比賽表現,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5克,比一般人高出約50%。台北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王思恒院長(史考特醫師)指出,跑者表現下滑主因多為熱量不足、過度訓練及壓力累積。近期研究顯示高劑量蛋白質仍可促進肌肉合成。賽前應逐步增加碳水攝取,賽後補充碳水與蛋白質以利修復。建議根據個人體重與訓練強度調整飲食,並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以達最佳表現。
月子中心成為新生兒防疫重要防線。環球敦品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曾琦媛表示,中心每日為每位新生兒配發專屬隔離衣,並嚴格實施人員出入管理與紫外線消毒,防疫標準比照新冠時期。建議爸媽挑選具獨棟建築、母嬰專用電梯、獨立空調的月中,並完成流感、新冠與百日咳疫苗接種,配合「更衣、洗手、戴口罩」三步驟,有效守護母嬰健康。
張語希營養師提醒,選購魚油應注意6大條件:1. EPA+DHA總量應達每日建議500-1000mg;2. 濃度達70%以上為高濃度魚油;3. 選擇吸收率高的rTG或TG型態;4. 檢查有無IFOS、GOED等第三方認證;5. 原料來源以小型魚為佳;6. 魚油無腥味代表品質穩定。魚油有助心血管、情緒穩定與抗發炎,但凝血異常者應避免補充,建議事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再行選購。
春季花粉症引發的過敏性結膜炎,常見症狀包括眼紅、發癢、異物感。食藥署指出,治療需選擇含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及非類固醇抗發炎成分的眼藥水,否則等於白用。另應避免配戴隱形眼鏡,以減少結膜水腫風險。物理治療如冷敷亦可舒緩不適。提醒民眾勿自行買藥,應諮詢眼科醫師或藥師,開封後逾1個月未用完的眼藥應丟棄,使用後若不適應立即就醫。
《Scientific Reports》研究指出,女性的耳蝸敏感度平均高出男性2分貝,為影響聽力差異最顯著因素。研究團隊使用TEOAE技術,分析448位來自五國受試者,發現影響聽力的因素依序為性別、環境、族群、語言、年齡與耳側。女性聽力敏感與外毛細胞結構、中樞聽覺功能較強有關。領銜研究者Patricia Balaresque解釋,高海拔地區環境亦可能使居民聽力表現不同,但強調樣本仍有限,未來需持續追蹤與擴大研究。
股市動盪讓人情緒低落?高敏敏營養師建議,可多攝取雞胸肉、魚類、香蕉、黑巧克力等15種「快樂食物」,幫助穩定情緒、提升快樂感。此外,水分補充也能促進血液循環與情緒調節。她提醒,排解情緒還應找出壓力源、學會放下、持續運動,若憂鬱情緒持續,務必尋求專業協助,避免心理壓力累積影響生活與健康。
RSV對一歲以下嬰兒威脅極大,住院率為流感16倍,尤以早產兒、心臟病嬰兒風險更高。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榮教授指出,RSV無疫苗且全年流行,易釀細支氣管炎並提高日後氣喘風險。目前預防方式為單株抗體注射,長效型可提供五個月保護力,建議嬰兒出生後與醫師討論接種。家長應結合口罩、洗手與疫苗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夏天來臨,紫外線增強恐導致黑斑與肌膚暗沉。營養師張語希指出,除了防曬,飲食也關鍵。建議攝取富含維生素C、E、A、B群、蛋白質、多酚、類胡蘿蔔素、麩胺酸與花青素的食物,有助抗氧化、抑制黑色素與促進代謝。反之,蛋糕、手搖杯等高糖精緻食物,會加速老化,應減量攝取。搭配均衡飲食、防曬與良好作息,才能真正養出透亮肌膚。
《人工生殖法》修法確定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未來將擴大單身女性與同婚伴侶適用範圍,保障更多族群生育選擇。黃建榮婦產科診所黃珽琦副院長指出,國人赴海外求子的代價高昂,台灣應順應民意與技術實力,健全法規與監管制度,讓更多人受益。根據民調,五成國人支持代理孕母合法化,然而倫理與文化爭議仍待共識,後續是否另立專法,衛福部尚未定案。
2024年上班族十大健康困擾中,腸胃問題穩居第一,症狀如胃酸逆流、便秘多與壓力與壞習慣有關。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指出,用餐過快、久坐、重口味飲食等行為應避免。其他常見困擾還包括頭痛、背痛、疲倦、耳鳴等,甚至因壓力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洪醫師建議企業從飲食、運動、心理支持與健康檢查著手,建立健康職場,改善員工身心健康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