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只肌肉流失體重降,2成癌友命喪「惡病質」!醫揭246口訣對抗腫瘤找回體力
據國際資料統計,20-30%的癌症患者死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由癌症所導致的「惡病質」。台灣癌症基金會12月盛大舉辦「抗癌防惡 營養制勝」癌症系列講座,邀請多位專家破解抗癌營養補充迷思,傳授戰勝腫瘤關鍵!
據國際資料統計,20-30%的癌症患者死因並非癌症本身,而是由癌症所導致的「惡病質」。台灣癌症基金會12月盛大舉辦「抗癌防惡 營養制勝」癌症系列講座,邀請多位專家破解抗癌營養補充迷思,傳授戰勝腫瘤關鍵!
名作家H(陳鴻儀)幾十年前與前妻首度同床共枕,隔天醒來發現前妻竟人間蒸發,半夜搭計程車逃離!原以為是自己床上表現不佳,詢問後才知是因為自己鼾聲如雷。為了改善症狀,H2017年接受正顎手術處理睡眠呼吸中止症。適逢今年底梅開二度,他為避免伴侶消失舊事重演,決定先配戴市售的止鼾頭套,沒想到隔天起床後頭套不自覺的被扯掉,根本戴不住。卓承翰醫師指出,打鼾治療包括調整生活習慣、配戴陽壓呼吸輔助器、止鼾牙套還有手術。其中新型雙波長止鼾雷射利用特殊雙波長雷射技術,1470nm波長可將懸壅垂、軟顎等軟組織汽化切除,980nm波長則可同步止血,手術過程簡單快速,降低術後傷口疼痛感與恢復期,適合想改善打呼問題或怕痛不敢手術的病患。若患者有打呼困擾,建議由專業醫師評估個人狀況後再進行治療。
亞洲人以米飯為主食,尤其以往農業社會勞動力高,對於米飯的需求更高,也深深影響亞洲飲食文化。加上現代人工作壓力大與飲食西化,若攝取過多精緻澱粉與糖份,血糖控制不佳、三酸甘油脂過高,更進一步形成脂肪肝── 現代疾病「糖胖症」叩門,三高風險大攀升。
骨質流失是沒有感覺的,高危險族群必須及早顧好骨本,並及早檢測骨密度,以防因骨折而失能。一名年約50歲熟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長期使用類固醇埋下骨鬆高風險因子,卻忽略及早進行骨密度檢測的重要性,只單純控制風濕性疾病。後來不幸出現髖關節壞死,當時接手治療的骨科醫師幫其置換人工髖關節,患者術後行走狀況雖不錯,卻在手術完8個月後,因為關節疼痛而求診。
衛福部112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公布,10月2日起將開放第一階段接種公費疫苗。今(2023)年公費疫苗共有4家廠牌,接種時不可指定廠牌,若想施打特定廠牌,或是不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則可考慮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根據衛福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攝護腺癌是十大癌症之一排名第5,不過現在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透過健康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攝護腺癌患者治療效果較好,而且也有較多治療選擇。
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為2021年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肺癌更連續42年為癌症死因之首。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醫師表示,肺癌症狀與許多肺部疾病相似,建議民眾若咳嗽超過2週未痊癒,就應提高警覺就醫檢查。
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高居不下,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統計,大腸癌已經連續15年蟬聯台灣癌症榜首第一名,每年約有1萬6千人罹患大腸癌,每年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
應儘速就醫的特殊症狀:成人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兒童:出現發燒、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胸部凹陷、嘴唇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或冒冷汗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