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過低與自殺行為有關? 韓國4百萬人研究:體重越輕者越可能輕生

韓國研究顯示,體重過輕者自殺風險比正常體重者高出43.6%,反而體重過重或肥胖者風險降低約21–29%。專家認為,體重過輕與身體形象、飲食障礙、睡眠困擾等心理因素有關,亦可能涉及神經與肌肉生理機制。肥胖者自殺風險降低,可能與血清素濃度變化、瘦素阻抗及自殺手段有關。研究雖具參考價值,但主要針對韓國群體,仍需跨地區佐證。自殺成因複雜,若身邊親友出現異常行為應盡早關懷並尋求專業協助。

閱讀更多 »

職業婦女工作、育兒一肩扛! 「腦疲勞」問診女性大增,她驚曝:大腦年齡竟老化4歲

職業婦女因工作與育兒壓力導致「腦疲勞」問診人數上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指出,此現象與前額葉功能退化有關,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等問題;建議透過藥物、心理諮商、作息調整與正念練習等方式預防或改善,並鼓勵職業婦女正視壓力、及早介入治療以恢復大腦活力。

閱讀更多 »
不再被蒙在「骨」裡! 健保擴大給付骨鬆藥物,3大高風險群有望受惠

不再被蒙在「骨」裡! 健保擴大給付骨鬆藥物,3大高風險群有望受惠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骨鬆比例高,每6人就有1人罹患骨鬆,其中女性占8成。健保署自2024年3月起擴大給付骨鬆藥物,首度納入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者,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與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從骨折後治療邁向骨折前預防。骨折不僅導致失能,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應及早評估與介入治療。醫師提醒:骨質流失初期多無明顯症狀,若出現身高縮短或駝背應盡快就醫篩檢。

閱讀更多 »

台灣女性過半數腰圍過粗! 母親節用擁抱幫媽媽健檢,醫:「1狀況」需考慮介入治療

台灣超過半數女性腰圍過粗,肥胖醫學會推「擁抱媽媽」行動,提醒腰圍過粗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上升有關。林文元理事長指出,更年期與產後女性易腰圍增加,吳至行醫師建議必要時應藥物介入,如每週一次針劑腸泌素具抑制食慾與心血管保護效果。減重5-10%可降2成心血管風險。醫師呼籲母親節用「擁抱」開啟健康對話,及早管理腰圍守護家人健康。

閱讀更多 »

65歲翁劇烈腰痛,一檢查竟是「攝護腺癌」! 醫曝:1狀況恐使罹癌率飆8倍

65歲男性腰痛竟是攝護腺癌第四期,PSA值飆至6,000 ng/mL。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三成患者確診已晚期,若有家族史,罹癌風險增8倍。晚期存活率不到五成,但藉手術、質子治療、荷爾蒙療法、標靶與免疫治療可延長壽命。建議男性50歲起每年篩檢PSA、改善飲食、多攝茄紅素與鋅,若有排尿異常應儘早就醫。

閱讀更多 »

大腦越來越遲鈍? 可能是吃錯食物害的! 醫揭「植物性飲食」護腦5大關鍵

吃錯食物恐讓腦袋越來越遲鈍!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指出,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多酚與葉酸、B群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保護腦血管與神經功能。建議多攝取深綠蔬菜、全穀、豆類與堅果,減少加工食物與動物性油脂。若長期實行植物性飲食,應留意補充B12、Omega-3與維生素D,搭配睡眠、運動與壓力管理,有助延緩腦部老化、預防認知衰退。

閱讀更多 »

「越整越假」時代將終結! 3D列印技術+AI輔助,不再讓假體「刷存在感」

3D列印搭配AI,醫美告別「越整越假」時代!萊佳形象美學診所許英哲醫師、鄭全皓醫師指出,透過電腦斷層與3D列印假體,術前可精準避開神經孔,術後達到高密合度貼合骨骼,額頭、下巴與鼻型皆可量身打造、自然無邊緣感。3D列印具可折疊性、切口小、腫脹低等優勢,並能改善傳統假體錯位與術後破壞問題。醫師提醒,術前應完整溝通、評估風險,搭配合法操作與模擬設計,才能在安全前提下實現「完形美」。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