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為只是小翻船! 他腳踝痛3個月竟「三級扭傷」,醫搖頭:1部位斷裂且癒合不良
一名體育老師因打球扭傷腳踝,疼痛持續3個月未改善,最終確診為前距腓韌帶斷裂且癒合不良。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建樺醫師表示,腳踝扭傷分三級,三級扭傷為韌帶完全斷裂,可能影響關節穩定度,部分病患需接受手術治療。該患者透過微創韌帶修復手術,3個月內成功重返球場。陳建樺醫師提醒,運動時應穿合適的鞋並做好暖身,扭傷後避免推拿或過早運動,以免傷勢惡化,影響長期腳踝功能。
一名體育老師因打球扭傷腳踝,疼痛持續3個月未改善,最終確診為前距腓韌帶斷裂且癒合不良。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建樺醫師表示,腳踝扭傷分三級,三級扭傷為韌帶完全斷裂,可能影響關節穩定度,部分病患需接受手術治療。該患者透過微創韌帶修復手術,3個月內成功重返球場。陳建樺醫師提醒,運動時應穿合適的鞋並做好暖身,扭傷後避免推拿或過早運動,以免傷勢惡化,影響長期腳踝功能。
想在夏天前甩肉?極端減重恐適得其反! 營養師簡鈺樺指出,快速減重可能導致掉髮、月經失調等健康問題,建議每週減重0.5公斤最為安全。此外,飲食控制比單靠運動更有效,上班族應注意均衡攝取蛋白質與蔬菜,避免只吃單一主食。168斷食法適合晚吃早餐者,但關鍵仍在於飲食內容,亂試減重法可能導致「越減越肥」。專家提醒,應選擇能長期執行的方法,搭配每週150分鐘運動,讓健康成為日常習慣,達到理想體態。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腎臟病患者因免疫力較低,更易感染帶狀疱疹(皮蛇),發病風險較一般人高1.4倍,若合併慢性病或曾接受腎移植,風險更顯著提升。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醫師表示,帶狀疱疹不僅造成劇烈疼痛,還可能引發長期神經痛,甚至影響腎功能與心血管健康。建議腎友應積極預防,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減少併發症與住院機率,特別是50歲以上或合併慢性病者,應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預防策略,以維持整體健康。
經歷8次試管療程仍未成功,黃小姐最終透過胚胎切片(PGT-A)與個人化治療,即使胚胎品質為C級,仍成功懷孕。黃建榮醫師指出,胚胎品質影響懷孕機率,但數值較低不代表無望,子宮環境與個別治療策略同樣關鍵。對於荷爾蒙異常或多囊性卵巢患者,「二段式試管嬰兒」能提高著床率,先冷凍胚胎再擇優時機植入。PGT-A基因篩檢則有助高齡、反覆流產及多次試管失敗者,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建議患者與醫師充分討論最佳方案。
水果有助於健康,但選對食用時機能提升營養吸收效果,避免對腸胃造成負擔。高敏敏營養師建議,一般健康者可隨時享用水果,首選當季新鮮水果;大餐後可選鳳梨、奇異果等富含消化酵素的水果,幫助食物分解。血糖控制者宜在兩餐間選擇低GI水果,如蘋果、芭樂,以穩定血糖。運動後一小時內攝取水果可補充能量並促進肌肉修復。睡眠困擾者可於晚餐後食用香蕉、火龍果等富含鎂的水果,以提升睡眠品質。
牛津大學針對49萬人研究發現,環境因素對壽命影響遠超基因,其中吸菸增加60%死亡風險,與21種疾病有關,比失業、熬夜更折壽。研究列出十大減壽因素,包括吸菸、睡眠不足、失業、居住環境等,並指出改善兒童生活環境有助降低成年疾病風險。研究主持人Cornelia M. van Duijn博士強調,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可顯著延長壽命。此研究顛覆疾病成因認知,突顯環境因素在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前列腺癌死亡率近十年激增44%,已成為台灣男性癌症死亡率第五位,特別是50歲以上男性風險更高。專家指出,前列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導致近3成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治療選擇受限,影響存活率。目前新一代荷爾蒙療法與PARP抑制劑合併治療,已顯示可提升存活期。醫師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定期檢驗PSA數值,若有家族病史應提早至45歲篩檢,以提高早期發現與治療機會,降低疾病威脅。
男性與女性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營養需求不同,張語希營養師指出,20-40歲男性應補充蛋白質促進肌肉生長、B群助代謝、維生素E抗氧化;40-60歲男性則需補充鋅、鎂維持睪固酮、Omega-3護心、益生菌助腸道健康。20-40歲女性需補充鐵質防貧血、葉酸助孕、維生素D強健骨骼;40-60歲女性應補充鈣加上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膠原蛋白與維生素C則維持肌膚彈性。營養師建議均衡飲食,保健食品僅作輔助,定期健康檢查可制定更精準的營養計畫。
台灣逾千萬名成人受肥胖困擾,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警告,肥胖恐增200種疾病風險,長期更會縮短壽命。減重5%可降低三高、脂肪肝風險,減重10-15%則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兒童肥胖亦影響發育與心理健康,兒科醫學會林裕誠提醒,學齡前是培養飲食習慣的關鍵期,家長應減少孩子糖分攝取。世界肥胖日強調肥胖為慢性病,需正確認識與積極治療,以減少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