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甩三高開心吃年菜! 營養師:用餐只需更改「1順序」,這道菜要最後享用
三高族群過年可透過調整進食順序來享受年菜,先從蔬菜如筍絲、白菜滷開始,再進食清蒸魚或豆腐等蛋白質,最後才攝取年糕、發糕等澱粉類主食,減緩血糖波動並控制總攝取量。張語希營養師建議,飯後零嘴應選原味堅果、無糖海苔或莓果類,搭配無糖豆漿或國寶茶等低熱量飲品,避開甜酒釀及含糖飲料等以降低健康負擔。
三高族群過年可透過調整進食順序來享受年菜,先從蔬菜如筍絲、白菜滷開始,再進食清蒸魚或豆腐等蛋白質,最後才攝取年糕、發糕等澱粉類主食,減緩血糖波動並控制總攝取量。張語希營養師建議,飯後零嘴應選原味堅果、無糖海苔或莓果類,搭配無糖豆漿或國寶茶等低熱量飲品,避開甜酒釀及含糖飲料等以降低健康負擔。
諾羅病毒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近期「INPARADISE 饗饗」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77名用餐者中有9人檢出病毒陽性。疾管署表示,台灣近期腹瀉病例創五年新高,主要病原為諾羅病毒。其傳播途徑包括糞口、食物和水源接觸,潛伏期1-3天,症狀多為嘔吐、腹瀉、脫水等,恢復期長達數周。疾管署建議正確洗手、避免生食交叉污染,並提醒患者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出現脫水或持續症狀應立即就醫。
王孝璿董事長推動李奧國際集團專注健康防癌、抗衰老及醫美保養三大領域,結合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博士、癌症腫瘤權威楊友華院長等多位醫學專家,共同推動高端醫療與預防醫學發展。李奧國際計劃進駐亞洲一級城市,建設抗衰再生醫療中心,並透過資本整合及跨國併購,打造連鎖化高端醫療服務體系,期望實現「全民無癌」的健康願景。
適逢農曆新年連假,有出國規劃的民眾應準備急救包。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列舉10大必備藥品,包含止瀉藥、抗過敏藥、止暈藥、止咳藥、化痰藥、止痛藥、胃藥、益生菌或酵素、呼吸道抗生素及消化道抗生素。可視需求攜帶益生菌及日常醫材,如OK繃與體溫計等。此外,急性腹瀉時,鳳梨酵素可緩解細菌性腹瀉,但食用鳳梨僅適用輕症,應優先就醫確保安全。
RSV感染可能是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住院率比腸病毒高出7倍,冬季更是高峰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示警,RSV可迅速破壞呼吸道,導致嚴重肺炎、心肌炎及器官衰竭,部分個案痊癒後仍可能引發氣喘等長期健康問題。目前,針對高風險早產兒或心臟病童,健保已提供單株抗體施打,有效減少重症風險。醫師建議家長勤洗手、減少公共場所接觸,並考慮單株抗體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三高患者應遵守「三低一高」(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原則來享用年菜,例如以清蒸或涼拌取代油炸,並加入高纖蔬菜。張語希營養師強調,進食順序具有一定重要性,先攝取膳食纖維,接著蛋白質,最後是澱粉,能有效減少血糖波動。湯品宜選擇清湯或蔬菜湯,並避開高脂肪與內臟食材。此外,節日零食可用原味堅果、無糖海苔等取代高糖食品,飲品則以無糖豆漿或紅茶檸檬為佳,並配合監測血壓與血糖維持健康。
HPV疫苗接種擴展至國中男生成為2024疫苗十大新聞榜首,李秉穎醫師表示,顯現此疫苗對群體免疫的重要性;黃玉成醫師則強調RSV疫苗的保護力,特別是對嬰幼兒和高齡者。此外,帶狀疱疹疫苗除預防疼痛,研究顯示還可降低失智症風險。疾管署莊人祥署長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以防疫情升溫,並強調高齡者接種疫苗副作用更少,應安心施打。
半自然週期植入(NPP-FET)結合自然與藥物週期優勢,掌握濾泡14毫米後補充黃體素,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至六成,並降低妊娠高血壓、剖腹產等風險。黃建榮婦產科診所黃珽琦副院長分享,該做法有助大幅減少回診次數,助年輕不孕患者實現懷孕夢,並榮獲台灣生殖醫學會「優秀口頭論文報告第一名」,被視為未來生殖醫學趨勢的重要突破。
顏宗海醫師榮獲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表彰其多年致力於食安教育,從2011年塑化劑風暴到2013年黑心油事件,他以毒物專業守護國人健康。顏醫師感念恩師林杰樑的俠醫精神,接棒成為媒體眼中的「毒物老師」,透過講座與科普文推廣食品安全知識。他強調,醫師應從醫院走向社會,倡議嚴格法規,助力建立「業者良心、政府用心、民眾安心」的健康環境。
麻疹病毒傳播力極高,一名患者可傳染12-18人,遠超流感及新冠病毒,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及未接種疫苗者風險最高。疾管署建議1981年後出生者若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可自費接種MMR疫苗以增強保護力。此外,接觸病例者需進行18天健康監測,若有疑似症狀應自我隔離並聯繫衛生單位,接種疫苗仍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最有效方式。
眼周電波療程有助改善細紋、暗沉及鬆弛等問題,適合希望緊緻眼周肌膚的愛美人士。濰視美學診所台北仁愛院王雅慧醫師指出,電波拉提術後約兩週見效,效果可維持1-2年,並隨術後保養程度而異。醫師建議農曆年前施打應預留至少一個月時間,並做好保濕、防曬等術後護理。對於剛接受眼部手術者,須至少間隔三個月才適合進行電波療程,確保眼部健康和治療效果。
秋冬季節溫差大,血管快速收縮易誘發心絞痛,三高患者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為高風險族群。優源診所心臟科內科院長鍾承志醫師表示,心絞痛的典型症狀為出力時胸悶、冒冷汗,非典型症狀則可能為肩膀痛或頭暈。若症狀發生時應含舌下錠急救,5分鐘後無緩解應立即就醫。鍾醫師強調,控制血壓、血脂及健康飲食,避免高鹽高油食物,是降低心絞痛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