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焦點

AI、關稅「多重夾擊」,台灣生技產業夾縫求生存! 專家揭布局策

全球生技市場持續成長,但台灣生技業面臨AI浪潮、國際關稅與人才外流多重挑戰。專家指出,台灣本土企業應改善組織文化、彈性升遷與人才招募策略,並強化AI跨領域整合與在地應用,掌握健保資料等大數據機會。關稅變局恐推高研發成本、壓縮融資,業者須加速供應鏈韌性與多元市場布局。保健品業者則應強化品牌差異化、自主研發及數位行銷,降低國際風險、提升競爭力。

閱讀更多 »

亞洲第一人! TANK「心肝聯合移植手術」引熱議,醫曝台灣現況:器捐「專屬天使」難尋得

TANK因罹患肥厚型心肌病變併發肝衰竭,成為亞洲首位成功接受「心肝聯合移植手術」的案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內科主任陳鴻毅醫師指出,此手術顯示台灣移植技術成熟,惟心肝配對因排序獨立、需同一捐贈者的機率極低。肥厚型心肌病變具遺傳性,建議一等親定期檢查。器捐接受度低也影響移植機會,多數患者仍仰賴心室輔助器等待適配器官。

閱讀更多 »

新冠疫情將在今夏爆發? 1族群死亡風險高97倍!專家共同呼籲:盡速接種第二劑JN.1疫苗

全年齡接種JN.1新冠疫苗可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65歲以上長者風險更高達年輕人97倍。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吳至行、黃振國醫師與疾管署莊人祥、楊靖慧呼籲,高風險族群應超前部署、儘速接種第二劑疫苗,避免新一波疫情造成重症與死亡。截至6月底,全台約有8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研究顯示,接種JN.1疫苗對預防重症有效率達81%、預防死亡86%,對於更新變異株仍具保護力。

閱讀更多 »

川普規律服用血脂藥LDL數值「超標準」!小花藥師警告:與2水果同吃恐增藥物濃度

小花藥師指出,LDL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因素,建議以Statin類藥物如Rosuvastatin及Ezetimibe降低合成與吸收,並避開與葡萄柚同食以防副作用。若尚未服藥,可補充含monacolin-K的紅麴保健。川普透過規律服用上述兩藥,成功將LDL從143降至約52 mg/dL,展現藥物在血脂控制上的效益,提醒高風險族群應諮詢醫師、藥師,定期檢查、合理選用保健品,協同藥物達到最佳控制。

閱讀更多 »

全力預防新生兒染流感! 月子中心竟普發隔離衣,出入檢查「比新冠時期更嚴格」

月子中心成為新生兒防疫重要防線。環球敦品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曾琦媛表示,中心每日為每位新生兒配發專屬隔離衣,並嚴格實施人員出入管理與紫外線消毒,防疫標準比照新冠時期。建議爸媽挑選具獨棟建築、母嬰專用電梯、獨立空調的月中,並完成流感、新冠與百日咳疫苗接種,配合「更衣、洗手、戴口罩」三步驟,有效守護母嬰健康。

閱讀更多 »

買股票不如存細胞! 凍住「免疫細胞」助防癌抗老,存下未來健康本錢

癌症治療逐漸從化療、放療等傳統方式,邁向標靶與免疫療法。蔡俐萍藥師指出,免疫細胞治療為近年新興趨勢,副作用較少,且可搭配傳統療程提升療效。免疫細胞凍存服務幫助在年輕健康時先儲存高品質細胞,未來可用於癌症治療、抗老與免疫強化。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會逐漸下降,提前凍存細胞如同「健康儲蓄」,是個人化醫療的前瞻投資。此策略適用於高風險族群與一般民眾,有望成為21世紀健康管理新模式。

閱讀更多 »

母親節前夕請關注媽媽的「睡眠權利」! 健康專家:打造深眠環境比送禮更實際

對於長期承擔家庭與工作壓力的女性而言,「高品質睡眠」是比禮物更珍貴的母親節關懷。根據調查,45–55 歲女性因更年期與壓力因素,約 4 成有睡眠困擾,長期睡不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情緒波動與代謝失衡。健康管理師張恆恩呼籲,改善睡眠品質要從環境與床墊做起,像是具備AI智控與助眠功能的「AI智眠調整床」即能有效支援身心放鬆。母親節,該送給媽媽真正的健康與休息。

閱讀更多 »

《人工生殖法》修法頻卡關,正式脫鉤代理孕母! 民調:5成國人贊同合法化

《人工生殖法》修法確定與代理孕母脫鉤處理,未來將擴大單身女性與同婚伴侶適用範圍,保障更多族群生育選擇。黃建榮婦產科診所黃珽琦副院長指出,國人赴海外求子的代價高昂,台灣應順應民意與技術實力,健全法規與監管制度,讓更多人受益。根據民調,五成國人支持代理孕母合法化,然而倫理與文化爭議仍待共識,後續是否另立專法,衛福部尚未定案。

閱讀更多 »

對抗三高隱形殺手!糖尿病學會攜手公私發表T-CaReMe台北宣言 8年內8成患者達控制三高護腎目標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攜手各界發表T-CaReMe台北宣言,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盼8年內8成患者控制三高並護腎。理事長黃建寧指出,建構資料庫並整合數據是提升個人化照護關鍵。陳志鴻教授強調精準管理可降低死亡率,呼應政府即將上線的AI衛教助理與風險預測制度,協助民眾早期識別慢病風險並改善健康管理。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