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焦點 - 潮健康

潮爆焦點

過半肺阻塞患者伴隨「心血管共病」!  醫界呼籲:關注6大風險,別再讓肺「傷心」

過半肺阻塞患者伴隨「心血管共病」!  醫界呼籲:關注6大風險,別再讓肺「傷心」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普查顯示,61%肺阻塞(COPD)患者有心血管共病,急性惡化者心血管事件風險增4.6倍。理事長陳育民指出共病風險已成治療關鍵,GOLD指引亦首納「心肺風險」。醫師蘇剛正強調「五大抗惡化行動」以「先保肺、後護心」。健保署與國健署亦分別推動P4P方案與早篩,提升照護品質。

閱讀更多 »
超過八百人見證! 1藥物介入後竟「瘦了一卡車重量」 糖友喜曝:褲頭小兩個Size

超過八百人見證! 1藥物介入後竟「瘦了一卡車重量」 糖友喜曝:褲頭小兩個Size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醫師指出,台灣糖尿病患者逾250萬人,其中8成合併肥胖,屬高風險「糖胖症」族群。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提出「心臟–腎臟–代謝(CKM)症候群」概念,顯示糖胖症與高血壓、血管栓塞、心臟病、慢性腎病息息相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楊宜瑱醫師表示,近年推出的「GLP-1腸泌素類藥物」能穩定血糖、幫助減重,還證實能保護心腎。糖尿病學會啟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全台122家院所、883名病友參與,歷經十月,平均腰圍縮小近5公分、半數病友的糖化血色素降至理想目標。

閱讀更多 »
台灣生技產業如何突破天花板?法規鬆綁、接軌國際是關鍵

台灣生技產業如何突破天花板?法規鬆綁、接軌國際是關鍵

安悅訊國際健康公司執行長鄭永琪指出,全球地緣政治風險與逆全球化浪潮,正影響新藥研發合作與數據流通,台灣生技產業需加速法規鬆綁與國際接軌。他以中國為例,近十年透過資金、技術與政策迅速崛起,並積極推動新藥審批與創新藥給付,儘量與國際標準接軌。相較於國際藥廠巨頭或中國大型生技公司,台灣中小型生技企業需有長期投資與跨國策略思維。政府可比照先進國家加速核准新藥;企業應大膽拓展海外市場、引進外商經理人、建立產業聚落,提升全球競爭力。

閱讀更多 »
比流感更可怕!RSV住院風險增16倍、死亡風險高5倍 醫:嬰幼兒「左流右新」首重RSV

比流感更可怕!RSV住院風險增16倍、死亡風險高5倍 醫:嬰幼兒「左流右新」首重RSV

疾管署自11月起啟動「左流右新」公費接種計畫,鼓勵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同步接種。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黃立民醫師指出,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對嬰幼兒威脅不亞於流感與新冠,6個月以下嬰兒感染後住院風險增16倍、死亡風險高5倍。黃立民醫師提醒,在響應「左流右新」的同時,應首重RSV,為家中嬰幼兒接種RSV長效型單株抗體,提供寶寶半年以上的保護力,安心度過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

閱讀更多 »
乳癌篩檢首破百萬!醫界推「早篩早治」助死亡率年降2.5%

乳癌篩檢首破百萬!醫界推「早篩早治」助死亡率年降2.5%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醫師指出,台灣乳癌篩檢首度突破百萬人次,但死亡率仍居女性癌症第二。為響應WHO「全球乳癌倡議」(GBCI),醫界共同發布「台灣乳癌倡議行動芻議」(TBCAI),設定2040年前乳癌死亡率年降2.5%目標,並推動三大行動:提升篩檢率、確保早期完整治療、落實醫療平權與病友支持。醫界強調唯有結合「早篩早治」與國際接軌治療指引,才能有效降低乳癌復發與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
流感單週破15萬人就醫 疫苗覆蓋率不足恐衝擊醫療量能 醫:全民應落實「三大防線」

流感單週破15萬人就醫!疫苗「覆蓋率不足」成隱患? 醫示警:恐衝擊醫療量能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最新資料,上週(9/28–10/4)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5萬,創近年新高。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醫師指出,流感、新冠、RSV與肺炎鏈球菌等多重呼吸道疾病正衝擊醫療量能,呼籲全民落實「三大防線」──接種疫苗、快篩檢測、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副秘書長謝顯森醫師提醒,高齡及慢性病族群應積極接種疫苗;感染管制學會秘書長詹明錦醫師則強調,長照機構與社區防護同樣關鍵,需全民共同維護永續醫療體系。

閱讀更多 »
抗藥性恐成緊急醫療危機 健康、經濟雙重打擊!專家籲全民正確用藥

抗藥性恐成緊急醫療危機 健康、經濟雙重打擊!專家籲全民正確用藥

抗生素抗藥性已列為全球健康十大威脅之一,每年恐導致近500萬人死亡,至2050年更可能造成全球GDP 2%至3.5%的經濟損失。行政院啟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透過跨部會合作加強抗生素管理及食品、環境監測。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提醒,抗藥性細菌不僅加重社會與經濟負擔,更提高臨床死亡風險。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承諾將持續站在醫療前線,推動抗生素監控與衛教,守護珍貴醫療資源。為響應「世界抗生素週」,三總攜手各方舉辦「健康巴士」互動展覽,呼籲全民正確用藥,共同守護永續醫療體系。

閱讀更多 »

陪伴上萬家庭實現求子願望! 黃建榮婦產科喜迎十周年,父子聯手續寫幸孕故事

黃建榮婦產科暨台北協育試管嬰兒中心迎來十周年院慶,院長黃建榮醫師與副院長黃珽琦醫師攜手協助上萬家庭實現求子願望。本次院慶主題為「好孕10光.幸孕延續」,特邀數十組家庭回娘家分享好孕故事,包括網紅小劍劍與五月天瑪莎妻子謝葦怡。患者劉人嘉更盛讚診所提供「用心、安心、暖心」的三心級體驗。黃建榮醫師在活動最後也感性表示,診所將由黃珽琦醫師交棒,未來將繼續保持診所溫暖、溫馨的人文特色,並持續在學術與醫學領域精進,提供最新、最先進的技術。

閱讀更多 »
癌藥基金執行率不足5成?病團憂明年經費難支應 籲盡速法制化

癌藥基金執行率不足5成? 病團憂明年經費難支應,呼籲新藥基金盡速「法制化」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癌症新藥基金」成立後,雖編列50億元公務預算,但因流程上在建立中,截至今年10月執行率不足5成,預估2026年需求將超過39億元,若僅維持50億預算,恐難支應病友用藥,故呼籲政府將癌藥基金法制化,確保財源穩定。臺灣大學藥學院沈麗娟教授強調,癌症新藥基金能補足健保空窗期,透過「真實世界證據」評估新藥成本效益,確保病友及時用藥並提升醫療永續性。

閱讀更多 »
去花蓮賑災別只穿雨鞋! 疾管署急籲「鏟子超人」:預防傳染病必帶3大裝備

去花蓮賑災別只穿雨鞋! 疾管署急籲「鏟子超人」:預防傳染病必帶3大裝備

颱風「樺加沙」重創花蓮光復鄉,災後積水與汙泥恐成傳染病溫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醒,投入救災的「鏟子超人」須落實「裝備、飲食、清潔」三大防疫措施,以防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與腸胃炎等威脅。疾管署強調,救災時必備三大裝備為雨鞋或防水長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傷口接觸汙水、汙泥或遭生鏽鐵釘刺傷。另建議食物煮熟、飲水煮沸,並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環境,以降低疫情風險。

閱讀更多 »
最溫和癌症也可能治不好?健保納二線標靶藥物,迎來接力治療新希望

最溫和癌症也可能治不好?健保納二線標靶藥物,迎來接力治療新希望

臺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醫師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蔡慧珍醫師指出,甲狀腺癌若進展至晚期,可能發生復發或轉移,甚至對放射碘治療無效,患者將面臨治療選擇有限、經濟負擔沉重、生活品質下降的困境。隨著健保納入二線標靶藥物,不僅增加疾病控制的可能性,患者也不必再為龐大藥費卻步,藉由健保制度的支持,更多患者得以無後顧之憂地接受治療,持續與病魔抗衡。

閱讀更多 »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泰國研究刊登於《PLOS One》指出,每日看電視超過4小時,認知障礙風險顯著上升,長時間追劇更與阿茲海默症相關;《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也發現,久坐追劇超過4小時會增加血栓與靜脈栓塞風險。美國心理學會提醒,下班後不宜長時間躺平追劇,最有效的紓壓方式為運動、散步、冥想、瑜伽、按摩,或與親友互動及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有效讓大腦放鬆休息。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