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焦點 - 潮健康

潮爆焦點

藝人大S流感併發肺炎逝世! 8種人染疫更危險,專家籲「別只搶打流感疫苗」

藝人大S徐熙媛於2月2日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離世,享年48歲。疾管署示警,流感不只是重感冒,易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重症,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慢性病患等8大高風險族群須特別警覺。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將大幅增加住院與死亡風險,專家呼籲,預防不應只靠流感疫苗,建議同步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並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以降低感染與併發症風險。

閱讀更多 »

別再讓小小孩睡「有毒床墊」! 專家籲新手爸媽:選寢具必看這3大條件

冬季天氣乾燥敏感,為嬰幼兒打造優質睡眠環境至關重要。張恆恩健管師指出,選用通過安全、環保認證的床墊,能有效降低過敏與疾病風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建議家長選擇透氣、支撐力適中且易清潔的床墊,並搭配規律作息與睡前儀式,如閱讀或柔和音樂,幫助孩子快速入睡。建議選用無毒透氣床墊,提供穩定支撐與快速清潔的功能,為孩子打造安全舒適的睡眠空間。

閱讀更多 »

療程只需5分鐘搞定! 乳癌「HER2雙標靶」獲給付,一口氣為患者省下百萬藥費

乳癌HER2陽性患者迎來好消息!自2024年12月起,健保給付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療法,治療時間縮短至5-8分鐘,為患者大幅減輕治療負擔,並節省超過百萬元藥費。台灣乳房醫學會陳守棟理事長指出,該療法針對早期及晚期乳癌,結合兩種抗HER2藥物,提升病理完全緩解率,有助消滅殘餘癌細胞,降低復發與死亡風險。符合條件者最多可申請18個療程,首年預估千名病友受惠,顯示健保擴大給付對乳癌治療的重要突破。

閱讀更多 »

挑錯洗衣精恐增幼兒氣喘、過敏風險!  二寶爸醫師籲:沒符合「這4條件」千萬別買

選錯洗衣產品可能對健康和環境帶來隱患!中山醫學大學生化所博士暨RSM英國皇家醫學會院士邱軍棠醫師提醒,含人工香精、螢光劑、甲醛及石化界面活性劑的洗衣劑可能引發皮膚過敏、氣喘及環境污染。建議選擇無香精、無螢光劑的天然產品,如天然微胞橘油洗衣精,具備低敏認證及高生物分解配方,適合敏感肌與嬰幼兒衣物,同時友善環境。選購時以品牌信譽為主,為家人健康與地球環境增添保障,迎接健康的農曆新年。

閱讀更多 »

農曆春節疫情大爆發? 醫示警:不只流感,假期恐有「6種病毒」輪流肆虐

新春疫情高峰將至,流感與多種病毒感染風險增加。根據疾管署資料,流感門急診人數達13.9萬,A、B型流感、腺病毒、hMPV等病毒活躍。全煜耳鼻喉科診所副院長林岱樓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後防護鬆懈導致感染風險升高,建議注意高燒、乾咳、全身不適等流感症狀,及時就醫防止重症發生。除流感外,腸病毒、諾羅病毒等亦是高峰期,年節期間應保持通風、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群聚,並注重飲食均衡與衛生,以降低感染機率。

閱讀更多 »

不只要少吃白飯! 享用年菜注意「5大隱藏澱粉」,佛跳牆裡竟最多

過年三高族群應注意年菜中的隱藏澱粉如芋頭、蓮藕和年糕,避免過量攝取影響血糖。同時避免高脂、高鈉的進補湯品與鹽分過多的年菜如佛跳牆。進食順序建議先蔬菜、再蛋白質,最後澱粉以穩定血糖。零嘴選擇原味堅果、低鹽海苔,飲料以無糖茶飲或白開水取代含糖飲品。搭配飯後散步與每日血壓血糖監控,確保健康無負擔。

閱讀更多 »

醫界KOL百家爭鳴! 醫事人員如何放大影響力? 專家揭自媒體變現2大秘訣

醫療專業人士透過自媒體提升影響力與收入成為新趨勢。「從專業到獲利」論壇分享利用AI工具提升衛教內容效率、結合媒體報導增加曝光,並推廣虛擬藥局計畫與私域圈經營實現商業合作。專家強調,信任將成為未來行銷核心,透過品牌經營與群體合作,助醫事人員在專業與商業領域雙向成功。

閱讀更多 »

每天一杯牛奶竟有抗癌效果? 研究:有望降17%女性大腸癌風險

研究顯示,每日攝取1杯牛奶的鈣質(約300毫克),可降低女性大腸癌風險17%。英、美聯合研究觀察542,778名女性,發現鈣質與乳製品能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可能透過減少腸道有害物質影響及保護腸黏膜發揮作用。同時,紅肉、加工肉和酒精攝取過多則提高癌症風險。專家建議乳糖不耐症者可透過深綠葉蔬菜、豆製品等補鈣,進一步強調多元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

9人驗出諾羅病毒! 饗饗疑爆發食物中毒,醫提醒感染者:快做6件事自保

諾羅病毒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近期「INPARADISE 饗饗」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77名用餐者中有9人檢出病毒陽性。疾管署表示,台灣近期腹瀉病例創五年新高,主要病原為諾羅病毒。其傳播途徑包括糞口、食物和水源接觸,潛伏期1-3天,症狀多為嘔吐、腹瀉、脫水等,恢復期長達數周。疾管署建議正確洗手、避免生食交叉污染,並提醒患者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出現脫水或持續症狀應立即就醫。

閱讀更多 »

以為只是重感冒! 新生兒染1病毒竟器官衰竭,醫示警家長:冬天是高峰期

RSV感染可能是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住院率比腸病毒高出7倍,冬季更是高峰期。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生湳醫師示警,RSV可迅速破壞呼吸道,導致嚴重肺炎、心肌炎及器官衰竭,部分個案痊癒後仍可能引發氣喘等長期健康問題。目前,針對高風險早產兒或心臟病童,健保已提供單株抗體施打,有效減少重症風險。醫師建議家長勤洗手、減少公共場所接觸,並考慮單株抗體接種,全面守護嬰幼兒健康。

閱讀更多 »

10大疫苗新聞揭曉!「HPV、RSV、帶狀疱疹」皆入選 醫:疫苗不只預防,更提供多重保護

HPV疫苗接種擴展至國中男生成為2024疫苗十大新聞榜首,李秉穎醫師表示,顯現此疫苗對群體免疫的重要性;黃玉成醫師則強調RSV疫苗的保護力,特別是對嬰幼兒和高齡者。此外,帶狀疱疹疫苗除預防疼痛,研究顯示還可降低失智症風險。疾管署莊人祥署長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以防疫情升溫,並強調高齡者接種疫苗副作用更少,應安心施打。

閱讀更多 »

麻疹傳播力比新冠、流感都高! 疾管署點名:3族群快去打疫苗

麻疹病毒傳播力極高,一名患者可傳染12-18人,遠超流感及新冠病毒,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及未接種疫苗者風險最高。疾管署建議1981年後出生者若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可自費接種MMR疫苗以增強保護力。此外,接觸病例者需進行18天健康監測,若有疑似症狀應自我隔離並聯繫衛生單位,接種疫苗仍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最有效方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