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大疫苗新聞揭曉!「HPV、RSV、帶狀疱疹」皆入選 醫:疫苗不只預防,更提供多重保護
HPV疫苗接種擴展至國中男生成為2024疫苗十大新聞榜首,李秉穎醫師表示,顯現此疫苗對群體免疫的重要性;黃玉成醫師則強調RSV疫苗的保護力,特別是對嬰幼兒和高齡者。此外,帶狀疱疹疫苗除預防疼痛,研究顯示還可降低失智症風險。疾管署莊人祥署長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以防疫情升溫,並強調高齡者接種疫苗副作用更少,應安心施打。
HPV疫苗接種擴展至國中男生成為2024疫苗十大新聞榜首,李秉穎醫師表示,顯現此疫苗對群體免疫的重要性;黃玉成醫師則強調RSV疫苗的保護力,特別是對嬰幼兒和高齡者。此外,帶狀疱疹疫苗除預防疼痛,研究顯示還可降低失智症風險。疾管署莊人祥署長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以防疫情升溫,並強調高齡者接種疫苗副作用更少,應安心施打。
麻疹病毒傳播力極高,一名患者可傳染12-18人,遠超流感及新冠病毒,特別是5歲以下兒童及未接種疫苗者風險最高。疾管署建議1981年後出生者若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可自費接種MMR疫苗以增強保護力。此外,接觸病例者需進行18天健康監測,若有疑似症狀應自我隔離並聯繫衛生單位,接種疫苗仍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最有效方式。
國際家庭健康守護學會理事長楊佳馨表示,健康管理師是連結專業醫事人員與民眾的橋樑,透過健康管理達成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目標。學會自2019年起已培育超過千名健康管理師,並持續深化學用合一的職能課程設計,2025年將打造「健康管理師產學賦能基地」,結合教育與產業資源,為大健康產業提供專業人才支持,成為職涯轉型與斜槓事業的最佳敲門磚。
驗光師爭取改名與兒童驗配權,眼科醫學會強調專業分工重要性。驗光師公會於1月6日集會,訴求將「Ophthalmic Optician」更名為國際通用的「Optometrist」,並放寬15歲以下兒童的驗配權限。眼科醫學會回應指出,台灣驗光師教育與執業範圍與國際標準不同,更名可能引發民眾誤解;同時,兒童視覺異常需專業眼科診斷與整合治療,僅靠配鏡無法全面解決問題,強調兒童近視應以慢性病視之,並由眼科醫師負責長期監控與治療。
人工水晶體技術問世75周年,彰顯白內障治療的重大進展,中壢國際大學眼科林鴻源醫師作為台灣唯一受邀醫師參與倫敦紀念活動,展現國際對其專業貢獻的高度肯定。林醫師強調,白內障治療不僅恢復視力,更需滿足患者個人需求,透過精準檢測與溝通挑選合適人工水晶體,提升生活品質。人工水晶體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治療的智能化與個人化,為全球患者開啟清晰新視界。
心迪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與私域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正式啟動LINE健康管理社群。透過整合AI基因靶性技術與專業營養師指導,心迪譜科技為會員提供更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營養師簡均安(Winnie)指出,基因研究與營養學結合,能根據個人體質提供科學化的健康建議。加入LINE社群,會員可獲取專業資訊、個性化建議、專屬活動與產品優惠,全面提升健康生活的效率與價值。
《英國醫學期刊》(BMJ)最近勘載的一則專文,幽默剖析迪士尼公主的健康隱患,引發反思。白雪公主因孤獨或憂鬱,茉莉公主的社交孤立與老虎寵物風險並存;仙杜瑞拉長期吸入灰塵,職業性肺病成隱患;寶嘉康蒂跳崖恐骨折,睡美人過度睡眠面臨心血管疾病與肌肉萎縮。花木蘭在家庭壓力下恐受心理創傷,貝兒則暴露在狂犬病的風險下、樂佩公主長髮易致牽引性脫髮。研究揭示童話幸福的隱性代價,提醒觀眾關注健康議題。
寒冬養生以「天人合一」為核心,張恆恩健康管理師建議以桂圓紅棗茶與薑茶進行調理,助暖身祛寒,改善手腳冰冷、疲勞。桂圓紅棗具補氣養血、促進血液循環效果,薑茶則驅寒暖胃,適合濕冷氣候下飲用。冬至更可改良湯圓食法,加入桂圓紅棗及薑母湯底,提升營養與風味。同時,健康飲品需量體裁衣,適量飲用方能達養生功效。
111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3萬2,931人,肺癌蟬聯第一,十大癌症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與子宮體癌。國健署強調「5項防癌檢查」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包括口腔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建議民眾定期篩檢並配合醫療指示以提高存活率。
28歲男性因乾癬併發乾癬性關節炎,無名指受損形同報廢,顯示乾癬需早期診斷與有效控制。林口長庚醫院黃毓惠醫師指出,傳統治療存在生物製劑「下車條款」限制,導致停藥後症狀復發,病友身心負擔沉重。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一天一顆即可穩定控制病情,4年臨床數據顯示62%患者達到皮膚症狀完全清除。專家強調,新藥提升生活便利性並降低復發風險,應納入治療指引以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並減少長期醫療成本。
台灣氣喘患者約200萬,嚴重型氣喘占3-10%,因病情控制不佳導致住院與死亡風險增高。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陳育民理事長指出,新型生物製劑能針對過敏型及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患者進行精準治療,降低氣喘急性惡化率67-77%,有效減少類固醇副作用並改善生活品質。台中榮總傅彬貴醫師提醒,氣喘若長期誤當感冒治療,易疏於診斷,患者應透過生物指標檢測及醫師評估,適時申請健保給付的新型生物製劑以穩定病情。
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適量飲用2至3杯咖啡可降低總死亡風險15%,延長壽命1.84年,對心血管疾病及癌症風險分別降低10-20%及15-30%。研究作者Rodrigo A. Cunha博士表示,咖啡中的咖啡因與綠原酸具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能改善認知退化、心血管健康及粒線體功能,但每日超過6杯恐導致焦慮、失眠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