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照顧弱勢到國際賑災,88年中美醫藥集團攜手慈濟簽署協議推動「企業共善」
成立88年的中美醫藥集團,結合醫藥資源,傳遞品牌價值多元發展,在家庭健康與預防醫療等領域深耕多年,18日由中美醫藥集團總經理林命權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共同簽署「企業共善」合作協議,第一階段中美將提供慈濟志工「健康御守包」,讓志工在關服務人群的同時,也能照顧自己的健康。
成立88年的中美醫藥集團,結合醫藥資源,傳遞品牌價值多元發展,在家庭健康與預防醫療等領域深耕多年,18日由中美醫藥集團總經理林命權與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共同簽署「企業共善」合作協議,第一階段中美將提供慈濟志工「健康御守包」,讓志工在關服務人群的同時,也能照顧自己的健康。
「第一屆亞太專科護理師聯盟(The 1st Asian and Pacific Congress for Nurse Practitioners, APCNP )國際研討會」於 12 月 2 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本大會亮點是由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童恒新理事長、泰國 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ssociation(Thailand) 理事長 Sopen Chunuan、日本 Japan Society of Nurse Practitioner 副理事長 Yoko Tsukamoto、澳洲 Australian College of Nurse Practitioners 理事長 Melanie Dunstan 四個組織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見證人包括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趙余玉眉監事長、蔡秀鸞創會理事長、理監事及來自台灣、泰國、日 本、香港、澳洲、美國、加拿大等國共計 490 位實體及 180 位與會者。此次研討會展示了共計 447 篇海報,現場 E-Poster 機及大會網站同步呈現,讓與會者全面瞭解專科護理師領域的最新進展,到場致詞的衛福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未來趨勢為遠距醫療整合在宅醫療,專科護理師將擔任走前進社區第一線至關重要的角色。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為國內首次以「專科護理師」為主軸的重要國際研討場合。開幕由大會主席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童恒新理事長歡迎亞洲及世界各國關注專科護理師及進階護理發展專家學者及醫療從業人員來到台灣,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到場致歡迎詞,並提到未來趨勢為遠距醫療整合在宅醫療,專科護理師將擔任走前進社區第一線至關重要的角色。
自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後,民眾更加注重環境的清潔衛生及個人消毒習慣,根據調查,高達94%的民眾會使用抗菌清潔用品或空氣清淨產品,個人清潔用品的普及率或使用頻率也都產生顯著的提升,而市面上的抗菌、抗病毒等相關產品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各大通路,擴及到了家電、紡織、板材等產業。
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推動長照2.0已屆滿六年,全台目前約有1,800家居服單位及1,000家日間照顧中心,提供近44萬人社區式長照服務,服務量能占總需求量45%。面對逐漸擴大的高齡服務需求,不僅是企業新的發展機會,同時解決社會問題。
台灣艾伯維藥品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和華山基金會合作,今年舉辦北中南四場志工日活動,以響應艾伯維第八度的全球志工週(Week of Possibilities)。
疫情期間一名於鄰近診所出生的早產兒,出生後發生低溫、低血糖、呼吸費力、血色素低下(僅2.9 g/dL,正常為14 g/dL以上)等問題,為縮短搶救時間,外接團隊事前先請診所完成病人COVID-19 PCR,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沈仲敏主任指出,病人到院後診斷為「胎兒母體輸血症」,即病人9成以上血液(209.5 mL)倒輸回流母體,為嚴重貧血(80-150mL以上屬嚴重),發生率約萬分之三,若未及時搶救,延遲輸血治療,嚴重可能出現低血容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的情形,死亡率高達6成以上,即使存活也多留下後遺症。
進入資訊化與AI時代,如何將醫療資訊整合雲端技術與資訊庫,達到快速有效的數據分析,進而提出新的醫療研究構想,將是下一代智慧醫療的發展關鍵。目前臺灣許多雲端醫療資料庫,採取非結構化的方式保存,然而,龐大數據難以被有效的擷取分析,尚未能發揮醫療應用、學術研究、預測與診斷輔助等用途。
高醫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展現出諸多績效與成果,這次合作將導入輝瑞在基因治療領域的資源,未來有機會促成更多學術交流,培育專業人才之外,更希望未來能夠導入來自學界的知識與意見,高醫設有血友病中心及肌肉萎縮症的整合醫療門診,長期關注罕見疾病治療與研究,隨著科技與醫療發展的趨勢,高醫期許自身前進的腳步不停歇,將進一步投入基因治療領域,導入國際藥廠資源,期盼透過基因治療這一塊重要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