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醫療大數據痛點! AZ鏈結TriNetX全球電子病歷系統 支持臺灣接軌國際臨床試驗
進入資訊化與AI時代,如何將醫療資訊整合雲端技術與資訊庫,達到快速有效的數據分析,進而提出新的醫療研究構想,將是下一代智慧醫療的發展關鍵。目前臺灣許多雲端醫療資料庫,採取非結構化的方式保存,然而,龐大數據難以被有效的擷取分析,尚未能發揮醫療應用、學術研究、預測與診斷輔助等用途。
進入資訊化與AI時代,如何將醫療資訊整合雲端技術與資訊庫,達到快速有效的數據分析,進而提出新的醫療研究構想,將是下一代智慧醫療的發展關鍵。目前臺灣許多雲端醫療資料庫,採取非結構化的方式保存,然而,龐大數據難以被有效的擷取分析,尚未能發揮醫療應用、學術研究、預測與診斷輔助等用途。
為幫助健康知識向下紮根,澄清醫院舉辦「小小醫護體驗營」,讓小學生親身體驗開刀房和嬰兒房,參觀寶寶洗澡和餵奶,也跟醫師叔叔體驗看診、開刀的情境。將30位小學生分為四組,採取小班制大接觸的做法,每一站都有護理長或護理師親自帶領,並進行刷手標準做法,教導小朋友如何正確遞交手術剪、手術鑷子,感受開刀房的情境。
高醫長期發展尖端特色醫療,展現出諸多績效與成果,這次合作將導入輝瑞在基因治療領域的資源,未來有機會促成更多學術交流,培育專業人才之外,更希望未來能夠導入來自學界的知識與意見,高醫設有血友病中心及肌肉萎縮症的整合醫療門診,長期關注罕見疾病治療與研究,隨著科技與醫療發展的趨勢,高醫期許自身前進的腳步不停歇,將進一步投入基因治療領域,導入國際藥廠資源,期盼透過基因治療這一塊重要的拼圖,
台灣透析治療的盛行率高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王國」,瞭解腎臟衛教知識幫助預防及早期介入,對國人腎臟健康至關重要。根據統計,台灣20歲以上慢性腎臟病比例高達12%,約每8個人就有一個屬於腎功能異常族群。進入成年階段之前的兒童及青少年肥胖,也被證明與將來的腎臟病風險有關。
「大腸癌」連年高居臺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7,000例新發生個案,如何透過有效篩檢,提早發現大腸瘜肉與癌前病變,對大腸癌防治影響重大,而影響篩檢品質的關鍵,正是醫師施作大腸鏡時的「腺瘤偵測率」。研究指出腺瘤偵測率每提升1%,可降低篩檢後大腸癌風險3%,死亡率更可降低5%。
再生醫療在台推行近十年,由於沒有足夠的法源依據,讓幹細胞產業大多停滯在實驗性階段,細胞療法目前也僅應用於個人化疾病的小眾治療,大多應用為幹細胞移植及癌症輔助治療、血液和免疫系統疾病、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等。預計2022年底將公告的再生醫療相關專法,從國家主導推動再生醫療產業發展。
飽受「藥物效果不佳」的頑性癲癇患者,過去苦無簡易且有效的治療方法,近期聚焦式超音波療法的出現有望逆轉患者的窘境。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任尤香玉醫師,帶領團隊進行為期一年半的突破性臨床研究,初步證實可將「超音波能量」安全地聚焦到癲癇發作點,相關結果更發表於國際期刊。
新冠病毒的治療主要包括支持治療或對症治療等一般治療,以及抗病毒、抗菌和中醫藥等,但尚無特效藥物。然而,面對疫情的反復,各界頂尖專家們,從未放棄前行的腳步,其中幹細胞應用於新冠病毒的相關進展也逐步加快,臨床試驗多為應用重症以及危重症患者的臨床救治工作,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全民健保開辦至今,國人平均壽命增加6年,癌症病患5年相對存活率也從40.7%提升至59.7%。雖然台灣健保制度享譽全球,但健保給付生效時間過長、給付涵蓋範圍限縮等情況,致使許多癌友必須面臨是否「自費」使用新藥的生死抉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腫瘤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在臨床上治療病人時,即便有相對應的治療武器,卻因健保未給付、病人難以自費而無法使用。近年來癌症治療的新藥快速研發,費用高昂,要納入健保給付相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