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異位性皮膚炎「痛到眼渙散」  醫:善用「Soak and Seal」把握出生黃金打底期

孩子異位性皮膚炎「痛到眼渙散」 醫:善用「Soak and Seal」把握出生黃金打底期

「看到小baby身上脆弱的肌膚『流湯流汁』的慘狀,真的很難過」安瑟美膚整形外科診所院長鄭惠文醫師分享一名異位性皮膚炎寶寶「小寶」(化名),就診時身上皮膚乾裂、痛到眼神渙散,由於皮膚問題連帶影響睡眠與生長發育,和同齡孩子相比,小寶身形明顯瘦小,令醫護人員備感不捨。

乾癬共病問題遍全身  皮膚科醫學會最新指引:朝病灶「清零」目標邁進

乾癬共病問題遍全身 皮膚科醫學會最新指引:朝病灶「清零」目標邁進

秋冬氣溫急轉直下,溫度刺激易使皮膚疾病的病灶惡化。臺灣皮膚科醫學理事暨發言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黃毓惠醫師指出,天氣漸轉陰冷,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和乾癬惡化的狀況頻繁,尤其乾癬不只是皮膚問題,更與乾癬性關節炎、虹采炎、心血管疾病、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有關。

帶狀疱疹比「分娩」更痛  醫揭「6大族群」最危險:採取預防措施才是遠離皮蛇關鍵

帶狀疱疹比「分娩」更痛 醫揭「6大族群」最危險:採取預防措施才是遠離皮蛇關鍵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起,美國數據統計,40歲以上成人高達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統計,台灣人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高盛行率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疹後神經痛,是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中年男子有一半罹患「攝護腺肥大」?  醫提醒:不及時治療恐損男性雄風

中年男子有一半罹患「攝護腺肥大」? 醫提醒:不及時治療恐損男性雄風

每年11月又稱為「Movember」(鬍子月、男人月),旨在鼓勵在大眾多加關注男性健康,例如攝護腺癌、睪丸癌、憂鬱症、男性排尿障礙等相關疾病,並藉此提高社會對於男性疾病的認知。其中「攝護腺肥大」更是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

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衛生福利部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公佈,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其中「肺癌」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人數首位,發生個案來到16,880人,更是男女性癌症發生數第二名。過去肺癌發生期數偏晚,導致死亡率高,存活率低。

不熬夜、不喝酒也會「脂肪肝」?  營養師揭3大風險因子:別以為身材好就沒事

不熬夜、不喝酒也會「脂肪肝」? 營養師揭3大風險因子:別以為身材好就沒事

不熬夜、不喝酒,飲食也清淡不油膩,即使維持如「健康模範生」般的日常作息,還是可能有罹患「脂肪肝」?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脂肪肝的成因複雜,除了肥胖、酒精等因素外,藥物、感染更是一大原因。

久坐6小時是最傷心臟行為?  歐洲心臟學會稱:連「睡覺躺平」都比坐著健康

久坐6小時是最傷心臟行為? 歐洲心臟學會稱:連「睡覺躺平」都比坐著健康

「久坐」其實是最傷害心臟健康的行為?根據國健署指出,個人處於坐或躺著的狀態、連續6小時以上便符合久坐定義。歐洲心臟學會(ESC)出版品《歐洲心臟期刊》(EHJ)近期刊載文獻指稱,「中等強度運動」對於心臟健康的改善最為顯著。

光改變飲食就能促進睡眠品質?  營養師揭「一覺到天亮」必吃4大營養素

光改變飲食就能促進睡眠品質? 營養師揭「一覺到天亮」必吃4大營養素

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難以入睡、睡眠容易中斷;甚至睡滿8小時,起床還是覺得疲憊不堪,可能就是「睡眠不足」的警訊!可別小看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不僅會使上班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個人的整體情緒,女性最在意的「肌膚問題」也會變得棘手!

逾半數糖友罹患心血管疾病?  醫:3大症狀別輕忽!  主動篩檢遠離心衰危機

逾半數糖友罹患心血管疾病? 醫:3大症狀別輕忽! 主動篩檢遠離心衰危機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佔人口的11%,相當於國內已破250萬人罹患糖尿病。成人預防保健與早期篩檢是檢測出糖尿病的重要功臣,進而提升相關併發症預防;然而隨新冠疫情衝擊,成人早期預防篩檢比例逐年下滑外,男性成人保健預防篩檢率甚至未達三成。

EE、TG型魚油怎麼選?   醫驚曝關鍵差異:「這款」引起心律不整風險高

EE、TG型魚油怎麼選? 醫驚曝關鍵差異:「這款」引起心律不整風險高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魚油的話題,特別是EE(脂酸甲酯魚油)和TG(三酸甘油酯魚油)形式之間的比較,以及與心律不整和癌症患者的關聯。這不僅關乎我們的健康,還關係到心臟健康以及癌症患者的特殊需求。讓我們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