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潮健康

健康科普

太能忍痛讓傷口更難好!「慢性疼痛」該看哪科治療? 醫揭5大增生療法選擇

太能忍痛讓傷口更難好!「慢性疼痛」該看哪科治療? 醫揭5大增生療法選擇

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即為「慢性疼痛」 。佑立診所院長吳書毅醫師指出,近年興起的「增生療法」成為復健與手術外的第三選擇 。選項包含高濃度葡萄糖、PRP、生長因子凍晶(PLT)、羊膜絨毛膜萃取物及骨髓抽取濃縮液(BMAC) 。吳醫師提醒,治療並非一體適用,例如年長者使用自體血液製成的PRP效果可能打折,此時羊膜絨毛膜萃取物可能是更穩定的選擇 。

閱讀更多 »
別再只知道橄欖油! 醫揭每天吃「芝麻油」驚人好處:對1族群效果更佳

別再只知道橄欖油! 醫揭每天吃「芝麻油」驚人好處:對1族群效果更佳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指出,芝麻油可以幫助代謝性脂肪肝(MASLD)患者控制血糖。刊載於《BMC Nutrition》的臨床試驗顯示,每日攝取30公克芝麻油搭配低卡飲食12週,在血糖控制表現上,遠優於葵花油組。芝麻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芝麻素及維生素E,能透過代謝、荷爾蒙及抗氧化三大途徑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並促進葡萄糖攝取。錢政弘醫師提醒,芝麻油宜作為冷用調味料,應避免高溫烹調破壞營養。

閱讀更多 »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下班「追劇四小時」就會傷腦? 泰研究:阿茲海默症風險恐增32%,還可能引起3種疾病

泰國研究刊登於《PLOS One》指出,每日看電視超過4小時,認知障礙風險顯著上升,長時間追劇更與阿茲海默症相關;《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研究也發現,久坐追劇超過4小時會增加血栓與靜脈栓塞風險。美國心理學會提醒,下班後不宜長時間躺平追劇,最有效的紓壓方式為運動、散步、冥想、瑜伽、按摩,或與親友互動及從事需要創意的嗜好,有效讓大腦放鬆休息。

閱讀更多 »

上市至今40年! 服用「1心血管藥」竟對人體有害?歐研究驚曝:女性死亡風險高9成

根據《歐洲心臟期刊》刊載的REBOOT試驗研究指出,廣泛用於心血管疾病的「乙型阻斷劑」,可能對特定族群有害。研究顯示,服用乙型阻斷劑的女性,死亡與心血管死亡率顯著上升,但男性卻無額外風險。研究團隊推測,此差異可能與藥物動力學、心輸出量、左心室體積等5大原因有關。此研究挑戰現行用藥指南,呼籲心血管治療應重視性別差異。

閱讀更多 »
血糖控制得好,卻忽略腎臟?你可能也在風險中!

血糖控制得好,卻忽略腎臟?你可能也在風險中!

國軍臺中總醫院腎臟內科主任張立建醫師指出,糖化血色素僅反映平均血糖,無法呈現每日血糖波動對腎臟血管的衝擊,糖尿病患也不只要控管血糖、血壓、血脂等「三高」指標,蛋白尿的監測與控制同樣不可忽視。SGLT2抑制劑(排糖藥)這類藥物能透過排糖、排鈉,減輕腎絲球壓力,達到保護腎臟的效果,甚至有望延後近26.6年進入洗腎階段。他提醒糖友應打破「吃藥傷腎」迷思,透過正確用藥與生活管理,守護腎臟健康。

閱讀更多 »
車禍撞斷牙齒還能黏回去嗎? 醫揭真相:實務上效果差,裂在「這位置」還得抽神經

車禍撞斷牙齒還能黏回去嗎? 醫揭真相:實務上效果差,裂在「這位置」還得抽神經

暴雨車禍頻傳,口腔創傷案例激增,栢麗牙醫王柏凱醫師指出,牙齒創傷分為位移與斷裂,嚴重者恐需根管或植牙治療。車禍導致門牙噴飛、骨裂者不在少數,前牙重建難度高,須結合隱形矯正、數位模擬與植牙技術。醫師提醒,抽菸為植牙最大殺手,術後也應避免辛辣與堅硬食物,配合正確清潔習慣,才能提升重建成功機率。

閱讀更多 »
癌症第四期還有救?醫揭7大關鍵,錯誤認知才是殺手!

癌症第四期還有救? 名醫揭7大經驗法則:錯誤認知比腫瘤更可怕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醫師在其著作《自己的癌症自己救》中指出,癌症分期不是末日判決,即使是第四期,仍有機會治癒或長期控制。他強調,錯誤認知才是癌症的最大殺手。季匡華醫師提供七個關鍵指標幫助判斷預後,並鼓勵病患主動了解病情、尋求值得信任的醫師,才是走向康復的第一步。

閱讀更多 »
扭傷喬一喬就好?足踝名醫:急救關鍵5步,處理不當恐一輩子站不穩

腳踝扭傷喬一喬就會好? 醫:急救關鍵5步驟必學,處理不當恐「數十年站不穩」

足踝專科名醫朱家宏醫師在其著作《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中指出,腳踝扭傷若處理不當,恐致長期不穩定。他強調,急救應掌握P.R.I.C.E.五步驟,而現代醫學已將其升級為P.O.L.I.C.E.,提倡在安全範圍內進行「適當負荷」的保護性活動,而非完全不動。朱家宏醫師提醒,若有嚴重腫脹或瘀青,應盡速就醫並搭配護具,避免演變成慢性不穩定,影響終生。

閱讀更多 »
夏日高溫讓生殖系統「失靈」? 台團隊研究曝:男性陽痿風險恐增加

夏日高溫讓生殖系統「失靈」? 台團隊研究曝:男性陽痿風險恐增加

奇美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謝昆霖醫師與醫學研究部張菁萍教授合作,透過動物實驗證實,長期處於高溫環境,可能導致睪丸無法有效散熱,進而影響精蟲品質與數量,甚至增加男性性功能障礙風險。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並將成果應用於臨床。謝醫師建議男性可透過避免高溫曝曬、穿著透氣衣物、遠離局部熱源等六個方法,保護生殖系統健康。

閱讀更多 »
我藥行銷_藥師提醒染髮傷害風險!髮速黑推無染劑遮白配方溫和呵護頭皮

染髮劑被列「三級致癌物」! 每年染超過4次就有危險? 藥師:避開這5種化學成分

蘇衣容藥師提醒,頻繁染髮可能對頭皮造成負擔。她指出,傳統染劑中的成分可能引發不適 ,建議以「三個月一次、每年不超過四次」為宜 。市場上出現「無染劑」、「成分單純」的日常型遮白產品,如髮速黑,強調溫和修飾白髮。蘇藥師也建議,除了減少化學接觸,也應注意攝取足夠的頭髮營養素,從內到外雙管齊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