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高壓影響睡眠?「深層觸壓」成舒緩新對策 - 潮健康

現代人高壓影響睡眠?「深層觸壓」成舒緩新對策

✦ 2025-10-27 更新
❝ 快速摘要: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的調查,全台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11.3%)正受到慢性失眠的困擾。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民眾感嘆工作辛苦、生活壓力大增,導致難以入睡、睡眠中斷或淺眠等問題。這些睡眠困擾不僅影響白天的精神與工作表現,長期下來更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擔。為了尋求一夜好眠,除了傳統的藥物與行為治療外,一種源於職能治療領域的非藥物性輔助方法——「深層觸壓感」(Deep Pressure Touch Stimulation, DPTS),正因其協助放鬆效果而受到廣泛關注。

 

失眠已成國人困擾,十分之一民眾深受其害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的調查,全台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11.3%)正受到慢性失眠的困擾。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民眾感嘆工作辛苦、生活壓力大增,導致難以入睡、睡眠中斷或淺眠等問題。這些睡眠困擾不僅影響白天的精神與工作表現,長期下來更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負擔。

 

為了尋求一夜好眠,除了傳統的藥物與行為治療外,一種源於職能治療領域的非藥物性輔助方法——「深層觸壓感」(Deep Pressure Touch Stimulation, DPTS),正因其協助放鬆效果而受到廣泛關注。

 

 

「深層觸壓」是什麼?科學原理大解析

所謂的「深層觸壓感」,是一種穩定且溫和施加在身體上的壓力,類似於被緊緊擁抱、包裹或按摩的感覺。神經科學研究指出,這種壓力刺激主要透過影響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來達到放鬆效果。

 

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促進「戰或逃反應」的交感神經系統,以及主導「休息與消化」的副交感神經系統。當我們感到焦慮或壓力時,交感神經會變得活躍。而深層觸壓刺激,有助於抑制過度活躍的交感神經,同時活化副交感神經,從而帶來鎮靜、安穩的效果。簡單來說,它就類似被擁抱的感覺,有助於身體進入放鬆狀態。

 

此外,研究顯示擁抱等觸壓行為能促進催產素(Oxytocin)等激素釋放,這種激素有助於降低焦慮與壓力感。部分理論也認為,深層觸壓可能增加與幸福感相關的血清素(Serotonin)與多巴胺(Dopamine)分泌,其中血清素更是合成褪黑激素的前驅物,有助於調節睡眠。

 

不僅是感覺!團研究重力助眠效益

「深層觸壓」的助眠與減壓效果,不僅有理論支持,近年來更有嚴謹的臨床研究證實其效益。

一項於2020年發表在《臨床睡眠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的隨機對照研究,針對120名患有失眠且伴隨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或ADHD等精神疾病的成年人進行了為期四週的實驗。結果顯示,使用加重鍊毯(weighted chain blanket)的組別,其失眠嚴重程度指數(ISI)其睡眠狀況較控制組有改善趨勢,部分研究參與者也回報白天精神與睡眠穩定度提升。

 

另一項由香檳博士(Tina Champagne)等人於2015年發表的研究也指出,在精神科住院的成年患者中,使用30磅(約13.6公斤)的重力毯後,有60%的參與者呈下降趨勢。早期的探索性研究更發現,高達78%的成年人認為重力毯是一種有效的鎮靜工具,多項研究顯示,在適當重量下使用加重毯於成年人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專家提醒:不只選對工具,更要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私域圈的健康管理師張恆恩表示:深層觸壓概念已被應用於職能治療與日常寢具設計中,用於營造包覆與安穩的觸覺體驗;不過他也提醒,任何輔助工具都並非萬靈丹。改善睡眠品質應從根本做起,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至關重要。

 

他建議民眾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 維持規律作息: 每天盡量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與起床,有助於穩定生理時鐘。
• 營造舒適環境: 確保臥室安靜、黑暗且涼爽。睡前避免使用電子產品,因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
• 睡前放鬆儀式: 睡前可從事溫和的活動,如閱讀、聽輕柔音樂或冥想,幫助身心切換至休息模式。
• 注意飲食與運動: 避免在睡前(3小時內)進行高強度運動或攝取含咖啡因、酒精的飲品。

 

 

免責聲明:本文為一般健康與睡眠資訊介紹,非作為醫療診斷或替代治療依據。產品效果視個人體質與使用習慣而異,若有持續困擾,建議諮詢專業醫療機構


延伸閱讀: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調查

▧ 最新文章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
載入中…
沒有更多相關文章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