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男性生育參與度總不足? 醫曝關鍵:這政策再不改 生育率恐「持續探低」
目前台灣生育率普遍低落,與男性伴侶參與度的不足有關?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醫師接受專訪指出,今年一月起政策將男性陪產假由5日增至7日,但與先進國家的平均14日陪產假而言,仍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另外,自今年6月以來,陪產假僅有1,975位男性申請,足見男性族群參與生育的意願仍屬消極。
目前台灣生育率普遍低落,與男性伴侶參與度的不足有關?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醫師接受專訪指出,今年一月起政策將男性陪產假由5日增至7日,但與先進國家的平均14日陪產假而言,仍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另外,自今年6月以來,陪產假僅有1,975位男性申請,足見男性族群參與生育的意願仍屬消極。
女性出現不孕或懷孕困難情況,與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有關?宏其婦幼醫院不孕症專科主治醫師林欣達醫師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一良性的子宮內膜疾病,女性月事來臨時經血不正常逆行至子宮壁、骨盆腔、卵巢,甚至於膀胱與肺部所致。另外,經血亦可能透過血管或淋巴管移行至身體各器官。
國人晚婚晚育增加,男、女發生不孕症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醫師受訪表示,台灣不孕症比例約為15%,每6-7對夫妻中就有1對面臨不孕症問題。過去10年間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人數更從8,000-10,000例上升至去年的4萬4000多例。
女性私密處長出大小不一的腫塊,要當心可能不是火氣大「長痘痘」,而是罹患「巴氏腺囊腫」導致細菌感染!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張宇琪醫師表示,日前一名女性患者面有難色、一跛一跛地走進診間,問診後才得知由於陰部腫痛讓她寸步難行,視診時發現小陰唇內側長了一顆有如龍眼般大小的腫塊,經判定確診為巴氏腺囊腫。
不少晚婚女性擔憂年紀過大,恐導致卵子品質下降、生育困難,且孩子誕生後有染色體異常等隱憂。究竟受孕時間在哪些時間點為佳?超過40歲還來得及生育嗎?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林時羽醫師指出,女性30歲後肇因於卵巢老化,卵子品質開始下降,胎兒染色體異常率亦可能提高。若能在30歲以前受孕,卵子狀態較30歲後更佳,因此女性生育年齡以34歲以前最為適合。
近年國內掀起「間歇性斷食」風潮,舉凡168斷食、5:2斷食或隔日斷食法,因步驟簡單、執行相較容易,近年廣受不少年輕上班族的歡迎。不過,斷食行為可能以不同面向影響女性的荷爾蒙;在懷孕、準備受孕或經期期間,恐怕更容易影響女性荷爾蒙、進而影響情緒,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
隨著國人普遍晚婚,加上壓力、環境荷爾蒙影響,女性發生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症的比例上升,更增加了受孕難度。許多女性想生育卻因年齡較高、子宮環境不佳,被迫選擇放棄生育,甚至必須切除子宮才能改善子宮疾病造成的嚴重困擾。
罹患糖尿病後,生活恐怕無法如常人般「性」福美滿?科學家此前即發現,女性的性慾低落問題,或許與罹患「糖尿病」有著密切聯繫。第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肥胖、飲食不均衡、較少運動習慣等問題,被認為擁有更高的心血管風險,連帶影響微血管功能、導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等性問題。瑞典最新研究則發現,女性性功能障礙不僅與糖尿病有關,更可能有較高機率罹患「憂鬱症」。
心臟衰竭以往被認為與年紀漸長、三高、抽菸、生活壓力過大等因素有關,而年輕族群若時常加班、應酬,作息不正常,同樣可能有較高的三高風險。如今,刊載於《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的研究指出,此前患有「不孕症」的婦女,往後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可能較常人更高。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是生育年齡婦女排卵不正常的原因,發生率約6-12%。目前尚未有明確成因,可能為多基因調控疾病,且有遺傳傾向。當女性體內的雄激素過多時,會影響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導致卵巢中出現多個小囊腫,而使子宮內膜更為脆弱,產生不規則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