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凍卵卻不能解凍? 醫:開放單身女性做試管嬰兒 提高冷凍卵子使用率
隨國人晚婚、晚育,女性趁黃金生育年齡凍卵的風氣逐漸盛行。然而,即便提早凍卵,單身女性卻未必能自由「解凍」?由於《人工生殖法》規定試管嬰兒對象僅限於一男一女異性夫妻,排除單身女性、同性伴侶生育權,更明文禁止代理孕母。
隨國人晚婚、晚育,女性趁黃金生育年齡凍卵的風氣逐漸盛行。然而,即便提早凍卵,單身女性卻未必能自由「解凍」?由於《人工生殖法》規定試管嬰兒對象僅限於一男一女異性夫妻,排除單身女性、同性伴侶生育權,更明文禁止代理孕母。
臺灣生育率逐年下降,111年度新生兒人數僅有13萬8986人,今年前三季新生兒更不到10萬人。為提高國人生育意願,衛福部從110年起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然受限於當前《人工生殖法》規定,試管嬰兒對象僅限於一男一女異性夫妻,排除單身女性、同性伴侶相關生育權,更明文禁止代理孕母。
少子化已是「國安危機」,為提升台灣生育率,近年除行政院推出試管嬰兒補助鼓勵生育外,各地方政府也陸續推出凍卵補助政策,希望保留未來的生育選擇。但受限《人工生殖法》限制,想要透過試管嬰兒生育卻僅限「異性夫妻」,把單身女性及同性伴侶排除在外;甚至明文禁止代理孕母等規定。
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正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下跌當中?2022年11月刊載於《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期刊的研究指稱,在1973年至2011年間,西方國家男性的精子濃度,有52.4%的下跌;精子總量亦減少59.3%;自1973-2000年期間,每年下降速度約為1.16%,2000年後更是加速至2.64%,絲毫沒有減緩的情況。
女性年過40歲後若想要好「孕」來臨,事實上仍可以透過人工生殖受孕成功生子?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醫師受訪指出,此前確實有一特殊案例,夫妻都帶有「色素失調症」的隱性基因,過去自然懷孕2次,但發現胎兒攜帶此疾病基因,只好選擇人工流產。該夫妻患者抱著一絲希望來做試管嬰兒,胡玉銘醫師透過PGD基因檢測找到基因正常的胚胎,並且在第一次植入子宮後就順利懷孕。
台灣「少子化」現象已成國安危機,2022年迄今新生兒人數僅約11萬,同時女性生孕年齡延後,除了容易面臨不孕症治療問題,植入胚胎後是否能夠誕下健康寶寶,也是新手爸媽的重大憂慮。年僅32歲的王小姐先前流產4次,第5次懷孕又檢測唐氏症而引產,經由第三代試管「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獲得正常胚胎,順利誕下健康寶寶,完成生育孩子的夢想。
女性出現不孕或懷孕困難情況,與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有關?宏其婦幼醫院不孕症專科主治醫師林欣達醫師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一良性的子宮內膜疾病,女性月事來臨時經血不正常逆行至子宮壁、骨盆腔、卵巢,甚至於膀胱與肺部所致。另外,經血亦可能透過血管或淋巴管移行至身體各器官。
國人晚婚晚育增加,男、女發生不孕症的比例也逐年上升。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醫師受訪表示,台灣不孕症比例約為15%,每6-7對夫妻中就有1對面臨不孕症問題。過去10年間接受試管嬰兒治療人數更從8,000-10,000例上升至去年的4萬4000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