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肺癌奪十大癌症首位 她不抽菸腫瘤2公分全無症狀! 醫揭肺癌風險與預後差別

衛生福利部110年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公佈,國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其中「肺癌」首次超越大腸癌,成為十大癌症人數首位,發生個案來到16,880人,更是男女性癌症發生數第二名。過去肺癌發生期數偏晚,導致死亡率高,存活率低。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揭曉:「胰臟癌」首次擠進榜單!  「它」擠下大腸癌成新任癌王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揭曉:「胰臟癌」首次擠進榜單! 「它」擠下大腸癌成新任癌王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公布!依據衛福部110年(2021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

全台癌友破80萬人!  首屆「全球大健康論壇」提倡癌友友善:竟有9成國人不知重要性

全台癌友破80萬人! 首屆「全球大健康論壇」提倡癌友友善:竟有9成國人不知重要性

為提升國人對癌友照護之重視,並倡議「癌友友善」觀念,《台灣癌症復健預防協會》與潮健康新傳媒於9月1日共同舉辦第一屆《2023全球大健康產業創新跨域論壇》,邀集產、學專家齊聚一堂,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專題演講及友善市集,會中邀請知名兩性作家「H」擔任本屆癌友友善大使,分享癌友生活與真實心聲。

中秋烤肉至少燒出「3種致癌物」?  專家示警:澱粉、蛋白質、油脂類食材都有風險

中秋烤肉至少燒出「3種致癌物」? 專家示警:澱粉、蛋白質、油脂類食材都有風險

近日適逢中秋佳節前夕,除了賞月、吃月餅、品文旦之外,烤肉更可說是「全民運動」。但美味可口的烤肉不只影響空氣品質,更潛藏「致癌」的危機。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研究證實燒烤紅肉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呼籲民眾少吃紅肉與烤焦食材,遠離腸癌危機。

你常吃的「穀物」竟有抗癌潛力? 瑞復能生醫榮獲《癌友友善標章》:「1技術」不僅防癌也防新冠

你常吃的「穀物」竟有抗癌潛力? 瑞復能生醫榮獲《癌友友善標章》:「1技術」不僅防癌也防新冠

瑞復能生醫科技創立於西元2018年,由身為音樂家的王彥驊教授所創辦。瑞復能透過比對活性資料庫,發現多種可以治療非特異性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體免疫、嚴重發炎反應以及新冠肺炎後遺症等重要成分,並探討其影響細胞的機制與作用途徑。

智慧醫療與全人照護結合  宸曜診所獲頒《癌友友善標章》:醫曝「2項目」將成治療要角

智慧醫療與全人照護結合 宸曜診所獲頒《癌友友善標章》:醫曝「2項目」將成治療要角

本次獲《癌友友善標章》殊榮的G-clinic宸曜診所,承襲自日本曾振武博士細胞治療實證,結合陳湧仁醫師團隊的豐富經驗,搭配最新醫療科技、與全人照護配套。同樣身為中華民國臨床非侵襲癌治療研究學會理事長,陳湧仁醫師期盼能貢獻一份心力,讓造福人類的良善美意無遠弗屆。

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選擇較少? 「這基因」出現變異恐錯失救命時機

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選擇較少? 「這基因」出現變異恐錯失救命時機

若罹患罕見的「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不僅第一線治療選擇較少;若有先天基因染色體缺陷,高風險族群更可能錯失關鍵救命時機?所幸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首納健保,有效延長存活期,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可謂如虎添翼。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41年!  醫曝預防措施:35歲後必做「1檢查」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41年! 醫曝預防措施:35歲後必做「1檢查」

衛福部日前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24,266人;依死亡率排序,111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吃鹹酥雞抒壓沒用! 心情反而會越吃越差? 研究:油炸物讓憂鬱症風險增7%

吃鹹酥雞抒壓沒用! 心情反而會越吃越差? 研究:油炸物讓憂鬱症風險增7%

攝取過多的油炸飲食,影響的恐怕不只有身材,甚至還會造成憂鬱症的風險增加?近期刊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證實,油炸物的攝取與焦慮、憂鬱風險有顯著的關聯。研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油炸物中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Acrylamide)有關。

一樣是牛肉各部位熱量差很大?  營養師最推「這部位」:口感軟嫩且油脂較少

一樣是牛肉各部位熱量差很大? 營養師最推「這部位」:口感軟嫩且油脂較少

一樣是牛肉,各部位的熱量、脂肪卻大不同!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有鑑於現代人健康意識普遍提升,不少民眾去燒烤店、火鍋店或購買肉品時會特別注意熱量,深怕享受牛肉美味的同時又將多餘的脂肪吃下肚。事實上,只要聰明選擇適合的「部位」並用簡單的方式烹調,就能放心吃又不用怕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