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生酮飲食」碳水碰不得? 「8大低醣水果」放心吃不怕減肥失敗
各項研究指出,其實眾多水果不僅營養價值豐富,且含有較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這對於正在執行生酮飲食者而言,可視為纖維質、植化素與優質蛋白質的選擇。《潮健康》列舉低醣植物/水果如下,供瘦身者做參考: 酪梨、藍莓、黑莓、草莓、覆盆莓、西瓜、奇異果、番茄。
各項研究指出,其實眾多水果不僅營養價值豐富,且含有較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這對於正在執行生酮飲食者而言,可視為纖維質、植化素與優質蛋白質的選擇。《潮健康》列舉低醣植物/水果如下,供瘦身者做參考: 酪梨、藍莓、黑莓、草莓、覆盆莓、西瓜、奇異果、番茄。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
近日適逢端午佳節,台灣素有吃粽子應景的習俗,但一份粽子熱量頗高,食用過量恐會導致脹氣、血糖上升,甚至造成肥胖。更遑論有相關疾病如三高、消化不良、腎臟病等,食用過多的粽子可能使症狀加劇。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粽子配料大多油膩且含有極高的熱量,因此呼籲有以下4種疾病之患者,應遵守以下注意事項,勿過度放縱食慾,在端午佳節也可以享受大啖粽子的樂趣。
國內Omicron疫情升溫,每日確診數破萬的狀況下,若自己不幸確診,居家隔離期間可以補充哪些營養素,維持身體機能並提升免疫力?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指出,確診者可適度攝取以下「6大營養素」,幫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對抗新冠病毒:維生素D、維生素C、DHA、硒、鋅以及益生菌。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台已累積超過98萬人(截至5月18日)曾感染新冠肺炎,親友確診、甚至全家確診的狀況時有耳聞。在急診室大排長龍、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陳宥達醫師呼籲,與病毒共存的過程仍需民眾共同配合;感染Omicron者以輕症居多,雖傳染力強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實是無須過度恐慌。
確診人數連日創新高,要補充哪些營養維持良好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指出,感染病毒的高風險族群如小朋友、年長者,應特別注意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人體的免疫力是一種「系統性」的組成,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到免疫分子,都需要有蛋白質這個材料構成。因此,要維持良好免疫功能,蛋白質吃得夠最重要。成人蛋白質攝取建議約為0.8-1g/每公斤。
擁有健康的骨骼有多重要?此前學界已證實,強壯的骨骼結構能夠保護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免受傷害,亦能儲存礦物質如鈣、磷,有助維持身體的基本運作。然而,人體的骨密度約從20-25歲左右達到高峰、此後將不斷流失,導致晚年的骨質疏鬆症、骨折等疾病風險增加,而絕經後更容易受到骨質流失的影響。
經常有「火燒心」、出現明顯「胃酸逆流感」,可別等閒視之!事實上胃食道逆流若缺乏治療,日後發展為胃潰瘍、食道癌的機率將大幅上升。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吳文傑醫師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大多與「飲食習慣不佳」與「壓力過大」有關。
果酸、杏仁酸、水楊酸等「酸類」產品廣受歡迎,每個人都適合使用酸性保養品煥膚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皮膚部主任藍政哲醫師提醒,酸類產品使用過度,有可能滲入皮膚深層造成肌膚長期傷害。
台灣正式宣佈開放日本福島五縣食品進口,引發民眾關注核食安全議題。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指出,福島食品進口最需要注意的檢驗項目是碘131、銫-134、銫-137。11年前發生福島核災時,當地食品驗出的碘、銫大量超標,因此制定了針對特定區域的進口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