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揭曉:「胰臟癌」首次擠進榜單! 「它」擠下大腸癌成新任癌王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公布!依據衛福部110年(2021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公布!依據衛福部110年(2021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
曾獲5次金鐘獎殊榮;執導過數部膾炙人口台劇的導演陳慧翎,於今年11月1日不敵「子宮頸癌」病情復發,僅48歲就因病逝世。子宮頸癌為婦女常見癌症之一,大部分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引起。
頭頸癌是影響男女兩性健康的重要殺手,國內外名人如麥克‧道格拉斯、坂本龍一、已故三立董事長林崑海皆是頭頸癌患者。台灣頭頸癌為2020年十大癌症排名第六名,更是男性癌症排名第三名。
「重粒子治療」能精準打擊無法手術的惡性腫瘤,將是癌症病人存活的新契機?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楊婉琴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重粒子治療屬於「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的一種,相較於使用X光的傳統放射治療及光子治療,重粒子治療具有殺傷力更強、副作用更小的特點。
女性朋友當心!短時間內反覆出現腹痛與腸胃道症狀,可能是婦癌警訊或「卵巢癌」徵兆?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卵巢癌高居女性十大癌症第七名,排名已超越子宮頸癌,更是婦科癌症死亡原因首位。國泰綜合醫院婦癌中心主任何志明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卵巢癌近年人數增加,發生中位數約51、52歲,與國外相較年輕近10歲,確實有人數增加及年輕化現象。
軍事飛行員一直都給人帥氣瀟灑的形象。不過,空軍軍官或地勤人員等從事航空相關產業者,癌症的風險可能比常人更高?此前由美國空軍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普通民眾相比,戰鬥機飛行員及其飛行機組成員,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癌症,而在今年被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提出的報告所證實。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據統計,國人平均約31分14秒就有一人罹患大腸癌;每年更有6,000多位患者死於大腸癌,影響國人健康甚鉅。
衛福部核准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應用於惡性腫瘤、血液功能異常與免疫功能異常疾病,其中尤以周邊血幹細胞免麻醉非侵入式的取得方式,較傳統骨髓幹細胞更常用於臨床治療。長春藤生物科技擁有衛福部核可等級之細胞儲存庫與領先的免疫細胞擴增技術,將成為免疫治療的新選擇。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
今年2022年,衛福部公布癌症已連續40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的首位。許多人仍處於對癌症的恐懼中,一旦得醫生宣告,常不知所措、怨天尤人,為什麼是我?其實癌症並不一定是絕症,尤其近幾年來免疫治療出現之後,讓癌症成為一種「可控制之慢性病」,變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