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狀疱疹比「分娩」更痛 醫揭「6大族群」最危險:採取預防措施才是遠離皮蛇關鍵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起,美國數據統計,40歲以上成人高達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統計,台灣人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高盛行率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疹後神經痛,是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起,美國數據統計,40歲以上成人高達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統計,台灣人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高盛行率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疹後神經痛,是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退化性關節炎」是長者族群最為普遍的關節疾病之一。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一定要開刀嗎?有哪些嶄新的治療可供選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黃鈺涵醫師受訪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分為四期,若病程進展至第三、四期,可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因此及早接受治療,對提升患者行動力至關重要。
「太會忍痛」不僅對健康毫無益處,甚至容易釀成「慢性疼痛」,嚴重影響生活作息?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黃鈺涵醫師受訪表示,國人處理疼痛的習慣,大多先吃止痛藥為主、或是乾脆直接忍痛而不肯就醫。長期下來若導致慢性疼痛且無法緩解,便需要疼痛科醫師加以介入。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445萬人因腦神經疾病就醫,我國失能人口更已突破百萬。台灣神經學學會林永煬理事長指出,除了高齡化自然導致的功能退化,「腦神經疾病」更與失能議題息息相關。
經常疼痛的人常常會伴隨睡眠失調、工作效率差等問題,所以旁人會覺得為什麼這個人常常很暴躁。而且有慢性疼痛(超過三個月)的患者,身體對於疼痛的閾值會越來低,更容易受疼痛影響且藥物容易失去原本的效果。
華語歌壇天后李玟(CoCo)驚傳逝世,享年48歲;其二姊李思林亦於週三(5日)晚間證實此噩耗。消息一出引起眾多藝人與歌迷的不捨,事實上平時看似樂觀並充滿活力的李玟,早在數年前就罹患憂鬱症,今年初更因天生腿部缺陷接受手術。
若近期自覺肌肉疼痛、關節卡卡或骨頭發炎疼痛,在患部貼上「痠痛貼布」有效果嗎?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表示,痠痛貼布屬「局部消炎藥物」,具有醫學實證的止痛效果,諸如英國治療指引NICE Guidance、美國骨科指引(AAOS)與美國風濕科指引(ACR),都曾證明局部消炎藥物確實有改善局部疼痛的好處。
運動的好處人盡皆知,如體重管理、更好的心理健康以及免疫系統的增強,都是過往研究實證的正面效益。如今刊載於《PLOS ONE》的研究指稱,積極參與運動鍛鍊者,相較於長時間久坐者擁有更高的「疼痛耐受力」。另外,研究也發現積極參與運動者,在慢性疼痛方面的問題相對較少。
睡眠時間的長短往往對個人健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不僅睡太少會造成健康問題,「睡太多」同樣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刊載於《Neurology》的研究指稱,睡眠時間過短、過長皆與中風發作機率增加有關,個人的睡眠問題越多、中風的風險也就越大。
近日氣溫明顯驟降,不少受到天氣影響,容易出現頭痛不適的狀況。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指出,不少民眾外出時沒有攜帶帽子、毛帽等保暖物件,冷風吹過頭不時就會引起劇烈頭痛,往往需要返家吃完止痛藥後才有改善。張語希營養師表示,事實上吹冷風頭痛可能是「氣血受阻」的一種表現,這類族群不僅平時體弱怕冷、手腳容易冰冷,更常在寒流來襲時蒙受感冒症狀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