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熬夜、不喝酒也會「脂肪肝」? 營養師揭3大風險因子:別以為身材好就沒事
不熬夜、不喝酒,飲食也清淡不油膩,即使維持如「健康模範生」般的日常作息,還是可能有罹患「脂肪肝」?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脂肪肝的成因複雜,除了肥胖、酒精等因素外,藥物、感染更是一大原因。
不熬夜、不喝酒,飲食也清淡不油膩,即使維持如「健康模範生」般的日常作息,還是可能有罹患「脂肪肝」?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脂肪肝的成因複雜,除了肥胖、酒精等因素外,藥物、感染更是一大原因。
「高血壓」素有沉默殺手稱號,根據衛福部資料,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死亡,分別為十大死因的第2位、第4位及第6位。且高血壓並非長者專利,不少年輕族群因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高血壓的患病人口亦有逐年增加。
現年76歲、享譽國際的知名台灣導演侯孝賢,外傳近年深受「阿茲海默症」問題所苦。阿茲海默症為「退化性失智症」的一種,今年10月25日其家屬亦發布聲明證實,侯孝賢導演確診新冠肺炎後,後遺症進一步影響病情,不得已只好暫停電影工作。
採取跑步時的「心率高低」,與運動後的訓練效果息息相關?據了解,心率的高低可以衡量個人在運動過程中的鍛鍊程度;而透過追蹤心率,也有助於人們在最大限度下實現減重或健身目標。
炎炎夏日換季時發現之前的牛仔褲穿不上去?感覺肚子多了一堆肥肉,腰圍不知不覺大了一圈?努力執行減重計畫卻發現頻頻卡關?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若有上述問題者建議先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並藉由基本的血液檢查包含了肝、腎指數、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
近日,一位72歲女性長者因走路不穩、記憶力下降等症狀,至醫院進行磁振造影(MRI)檢查,結果顯示其大腦中的「海馬迴」,出現萎縮和皮質變薄的現象,經醫師診斷為「失智症」。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神經內科主任賴軍皓醫師指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一種因腦部退化性病變而產生的症候群。
根據保署資料統計,2019年被診斷為失眠的患者達78萬餘人,安眠藥的使用量近5年成長19%。時至2021年,全台有安眠藥使用習慣者高達441萬人,且女性失眠的情況是男性的2倍。壓力性的失眠問題成為全民共有的困擾,因此如何減壓、好好睡一覺成為普遍關注的議題。
遵循特定的飲食或生活模式,可以逆轉年齡所導致的各種問題嗎?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國內有8成中老年人至少罹患1種慢性病,不僅可能是死亡的風險因子,更為醫療保健系統帶來負擔。近期《Aging》期刊刊載的研究指出,透過飲食調控體內的「甲基化」程序,或許有助預防慢性病、延長預期壽命。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只靠「運動」做為減重策略,不僅徒增身體的疲勞,體重也不一定會下降?嫚嫚營養師於社群分享,提到減重,不少人第一時間就想到運動。不過此前的大型薈萃分析已證實,僅憑運動瘦身而沒有進行飲食調整,對於減重沒有顯著性的效果;即使有減重效果也非常輕微,每週大約僅減少0.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