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差大氣喘、肺阻塞爆發恐釀心肌梗塞? 醫揭國人吸入性用藥3大迷思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不只各種傳染病菌的感染風險增加,也容易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症狀惡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因本身肺功能不佳,如果未規則用藥控制良好,在季節交替時容易誘發症狀惡化。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不只各種傳染病菌的感染風險增加,也容易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症狀惡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因本身肺功能不佳,如果未規則用藥控制良好,在季節交替時容易誘發症狀惡化。
全球湧入大量「兒童白肺」事件,甚而引起世衛組織(WHO)的注意,表達對中國境內病例激增的擔憂。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說明,目前北京呈現「多種病原體共存」的趨勢,除了近期爆發的肺炎黴漿菌之外,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的案例也同步上升。
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通過飛沫傳播,當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攜帶細菌的飛沫釋放到空氣中,其他人吸入這些飛沫後可能感染該細菌。
口罩、乾洗手先別急著收!近日中國北部引爆「黴漿菌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大規模感染,目前台灣也已傳出多起感染案例。黴漿菌是否將接棒新冠、流感病毒成為冬季疫情的主要威脅?黃軒醫師表示,黴漿菌生長時間緩慢、潛伏期長,是否會形成新一波的感染浪潮,實是有待觀察。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近日台灣全島轉為乾冷狀態,雖然白天中午最高溫可達20度,但日夜溫差劇烈,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最低溫可達11度;民眾需特別注意劇烈溫差導致心血管風險上升。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
時至秋冬交替時節,恰逢年底聖誕、跨年活動,流感或「類流感」疫情是否將會大爆發?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廖乙學醫師受訪表示,流感病毒的傳染性高,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散播,諸如人潮擁擠處或社交頻繁的地點,各年齡層確實都有被傳染的風險。
「乾癬」是種免疫異常的疾病,不僅影響皮膚與關節健康,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心理疾病風險。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昀臻醫師受訪表示,過去乾癬治療方式主要依賴口服藥物、外用藥膏和照光等傳統方式。但隨著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的發展,更多尖端治療可作為控制疾病的武器。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10月1日已累積773例流感(Influenza)併發重症個案、且已有172人死亡,疫情相較去年同期明顯升溫;因此風險族群盡速施打疫苗可謂刻不容緩。而究竟有哪些族群為公費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能否挑選4種疫苗?
近年於時下年輕人中流行的「抽水菸」行為,是否比香菸、紙菸或電子菸更健康?水菸對身體真的無害嗎?衛福部國健署澄清,水菸與紙菸均有使用「菸草」,皆會對健康造成危害。據世衛組織(WHO)資料顯示,水菸常見主成分為菸草,其加熱時會使用木渣、木炭等燃料,產生含有大量一氧化碳、金屬和致癌化學物等氣體。
特定營養素對於增強免疫力有重要的作用,並且對於促進人類免疫力的發揮非常關鍵!如今新冠疫情雖然有平息的跡象,但流感、RSV與hMPV等病毒仍然虎視眈眈,不能因為疫情趨緩就鬆懈。建議民眾平時多加攝取以下6大營養素,維持基本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