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熬夜、不喝酒也會「脂肪肝」? 營養師揭3大風險因子:別以為身材好就沒事
不熬夜、不喝酒,飲食也清淡不油膩,即使維持如「健康模範生」般的日常作息,還是可能有罹患「脂肪肝」?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脂肪肝的成因複雜,除了肥胖、酒精等因素外,藥物、感染更是一大原因。
不熬夜、不喝酒,飲食也清淡不油膩,即使維持如「健康模範生」般的日常作息,還是可能有罹患「脂肪肝」?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脂肪肝的成因複雜,除了肥胖、酒精等因素外,藥物、感染更是一大原因。
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高麗菜」,是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種,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可以幫助抗癌、肝臟解毒、平衡雌激素。適度吃不僅好處多多,孕媽咪食用也可以幫助胎兒神經發展,並促進鐵質吸收!
年輕輕輕頭髮卻開始斑白,讓不少青壯年男女為之苦惱。扶原中醫診所郭大維中醫師表示,使青壯年族群「白髮蒼蒼」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好發於年輕時期的「少年白」,與遺傳較為相關;另外則是「壓力白」,與長期處於壓力、焦慮、憤怒等情緒之下有關。
不少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相較靜態的運動模式,對於促進心理健康是否仍具效果?《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刊載研究指稱,每週做一次「熱瑜珈」(Heat Yoga),對於減緩憂鬱症症狀而言可能具有幫助。
時至秋天,同時也是柿子與螃蟹盛產的季節。網路傳聞螃蟹與柿子一同食用,恐會有「中毒」的風險,究竟是否為真?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澄清,2種食物一起吃並不會引起中毒,但柿子中的「單寧酸」與螃蟹內豐富的蛋白質結合,容易凝結成塊而不利於腸胃吸收,腸胃敏感者甚至可能引起腸絞痛。
假日與親朋好友相聚,「小酌怡情」可謂在所難免;但「把酒當水喝」的牛飲行為,可能會引起強烈的不適症狀。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表示,「宿醉」指的是隱酒後出現的各種生理、心理不適,例如頭痛、嘔吐、口渴等等。至於宿醉的成因有哪些?高敏敏營養師歸納以下3點:脫水、電解質失衡;乙醛堆積過多;血糖降低。
適逢中秋佳節,不少民眾除了烤肉同樂、吃月餅賞月外,也會食用當季盛產的柚子(文旦)應景。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民眾,柚子熱量雖低,並富含眾多營養成分,但對於血糖偏高的族群而言,需要控制份量,否則食用過多仍會導致血糖失控,一般而言建議每日攝取量在5-6瓣左右。
性行為的缺乏不只影響心理狀態,更可能危及「預期壽命」,造成提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刊登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表明,男性對於性行為缺乏興趣,被發現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皆比固定採取性行為者較高。
當患者在疫情後出現頭痛、容易過敏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狀時,我常常想起一位名叫李先生的真實案例。李先生,年齡在50歲左右,曾在新冠疫情期間感染過病毒並康復。然而,即使他康復出院,他卻陷入了一系列持續的健康困擾中。
近日適逢中秋佳節前夕,除了賞月、吃月餅、品文旦之外,烤肉更可說是「全民運動」。但美味可口的烤肉不只影響空氣品質,更潛藏「致癌」的危機。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研究證實燒烤紅肉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呼籲民眾少吃紅肉與烤焦食材,遠離腸癌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