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B群不只提升抵抗力 更能提神又助眠? 營養師曝缺乏高風險群
多吃B群幫助提升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受訪指出,維生素B群包含硫胺、核黃素、菸鹼素、泛酸、生物素、維生素B1、B6、維生素B12、葉酸,會參與巨量營養素的代謝,以及身體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代謝運作。比如白血球抗體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需要消耗B群。日常飲食可攝取足夠B群,有個別需求可常規補充。
多吃B群幫助提升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受訪指出,維生素B群包含硫胺、核黃素、菸鹼素、泛酸、生物素、維生素B1、B6、維生素B12、葉酸,會參與巨量營養素的代謝,以及身體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代謝運作。比如白血球抗體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需要消耗B群。日常飲食可攝取足夠B群,有個別需求可常規補充。
從國人愛吃的六大類食物排名,竟可發現隱藏健康危機?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攜手國健署與農糧署舉辦「食物明星賽」,根據全台17萬人次的票選發現,六大類食物以高麗菜、白米飯、香蕉、鮮乳、豆腐、核桃奪得國人最愛吃的食物冠軍。該份調查也發現,大蒜、油條、榴槤為國人最挑食的蔬菜類、全榖雜糧及水果類。
有不少準媽媽對國內疫情感到擔憂,深怕肚內胎兒也感染新冠病毒。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的大型研究證實,新冠肺炎確實會造成「母嬰傳染」,但整體而言十分少見。研究也表示,即使機率微乎其微,孕婦仍應採取適當措施,減少母嬰傳染的風險。
現代人因熬夜、壓力大、加班或接觸環境荷爾蒙等因素,容易導致體內「自由基」濃度過高,增加身體老化、病變、發炎等風險。為減少自由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如何從飲食中多攝取「抗氧化」相關的營養素?張語希營養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抗氧化成份是減少癌症、體內發炎、甚至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原因之一。
女性懷孕初期容易「孕吐」,是不少準媽媽的困擾。孕育新生命固然值得慶幸,但孕期中的女性如何避免連日的孕吐造成身體不適?張語希營養師在社群分享緩解孕吐的「4大妙招」,懷孕初期的媽媽們可以嘗試進行。
國內外疫情持續,防疫生活壓力大,容易引起焦慮、憂慮等情緒問題。不少人透過吃甜食抒發心情,但要注意甜食攝取過量,不旦造成身體負擔,也容易導致體重上升,增加肥胖機率。Sunny營養師提醒,要對抗憂鬱及焦慮,可從均衡飲食和攝取幫助穩定情緒的營養素著手。Sunny營養師受訪指出,飲食中不少營養素與穩定情緒有關,如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包含了DHA、EPA,都對情緒穩定有幫助。國人普遍有鈣質攝取不足問題,而鈣質具有穩定情緒的功能,建議攝取牛奶、小魚乾、黑芝麻、深綠色蔬菜,可補充鈣質攝取量。
疫情來勢洶洶,雖然國內疫苗已開打,但台灣目前覆蓋率尚未達群體免疫狀態,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家庭醫學科彭邦中醫師提醒,維持自身免疫力、遵守防疫習慣是根本之道,中壯年族群更應注意維持肌肉量,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及提供保護力營養素。肌肉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彭邦中醫師提醒,40歲後肌肉將以每十年平均流失8%的速度迅速減少,40至80歲間可能流失將近三分之一的肌肉。防疫期間,更應注意肌肉與免疫力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