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大癌症」結果揭曉:「胰臟癌」首次擠進榜單!  「它」擠下大腸癌成新任癌王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揭曉:「胰臟癌」首次擠進榜單! 「它」擠下大腸癌成新任癌王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公布!依據衛福部110年(2021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

2023「傑出生技產業獎」名單出爐!  醫學新藥、免疫療法跨領域產業獲獎  展現國內生技研發能量

2023「傑出生技產業獎」名單出爐! 醫學新藥、免疫療法跨領域產業獲獎 展現國內生技研發能量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於7月18日宣佈「2023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得主,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初審、複審及決審,選出共13家機構及產品技術。吳忠勳理事長表示,生物產協年度舉辦「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安排於BIO Asia Taiwan亞洲生技大會同步舉行頒獎典禮及發表。

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選擇較少? 「這基因」出現變異恐錯失救命時機

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選擇較少? 「這基因」出現變異恐錯失救命時機

若罹患罕見的「罹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不僅第一線治療選擇較少;若有先天基因染色體缺陷,高風險族群更可能錯失關鍵救命時機?所幸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首納健保,有效延長存活期,對於白血病患者而言可謂如虎添翼。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41年!  醫曝預防措施:35歲後必做「1檢查」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41年! 醫曝預防措施:35歲後必做「1檢查」

衛福部日前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24,266人;依死亡率排序,111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喝零卡可樂竟有致癌風險?  專家警告:人工代糖「阿斯巴甜」恐還有2大危害

喝零卡可樂竟有致癌風險? 專家警告:人工代糖「阿斯巴甜」恐還有2大危害

就連喝「無糖可樂」,都可能對人體有害?世衛組織(WHO)旗下癌症部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期宣布,人工代糖「阿斯巴甜」(Aspartame)可能會被列為潛在的致癌物質,與手機輻射、疱菜、殺蟲劑、汽油等同樣列為「2B類致癌物」。

吃不好更會讓人睡不好! 醫揪失眠元兇:原來是身體「1機制」出問題

吃不好更會讓人睡不好! 醫揪失眠元兇:原來是身體「1機制」出問題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王小姐,本就容易緊張、焦慮,就學期間就時常有睡不好的問題。殊不知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睡眠障礙日益加劇,有時還得服用鎮定劑才能好好入睡。該患者為了找出自己睡眠不佳的原因而就醫,才發現影響睡眠的最大關鍵是「低甲基化」。

抽菸、吃太鹹當心譜出「胃癌四部曲」!  醫:飲食多加入「1營養」逆轉癌前病變

抽菸、吃太鹹當心譜出「胃癌四部曲」! 醫:飲食多加入「1營養」逆轉癌前病變

不少民眾知道「肝癌三部曲」,事實上胃癌可說是有「四部曲」?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胃癌四部曲由先至後分別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分化不良」,最後以每年6%的機率發生胃癌。大多數民眾對此較為陌生,一聽是潛在癌前病變卻又開始擔心。

罹癌率高出87%!  飛行員、地勤竟是高風險職業?  研究揭3大關鍵原因

罹癌率高出87%! 飛行員、地勤竟是高風險職業? 研究揭3大關鍵原因

軍事飛行員一直都給人帥氣瀟灑的形象。不過,空軍軍官或地勤人員等從事航空相關產業者,癌症的風險可能比常人更高?此前由美國空軍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普通民眾相比,戰鬥機飛行員及其飛行機組成員,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癌症,而在今年被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提出的報告所證實。

抹茶控有福了! 日研究證實:抹茶具「抗憂鬱」潛力  還能降心血管、癌症風險

抹茶控有福了! 日研究證實:抹茶具「抗憂鬱」潛力 還能降心血管、癌症風險

東方人愛喝茶已非新鮮事,其中苦澀味較重的「抹茶」更是不少東亞民眾的心頭好,被廣泛運用於飲品、甜食當中,增添飲食風味。如今營養學期刊《Nutrients》刊載的動物實驗表明,抹茶有助於提高「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從而擁有改善「憂鬱症」或心理疾病的潛力。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出爐! 近一半無法提早篩檢? 「這癌症」持續霸榜15年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