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迫實驗室改數據? 腦中風新藥驚傳研究造假 專家揭「活化蛋白C」真相
腦中風新藥傳出研究疑似造假,引發科學界及國際食藥機關關注。國際重要科學期刊《Science》收獲匿名舉報,指稱南加大神經遺傳研究所主任Berislav Zlokovic的腦中風新藥「3K3A-APC」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臨床前研究數據可能為造假資料,以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被過度解讀。
腦中風新藥傳出研究疑似造假,引發科學界及國際食藥機關關注。國際重要科學期刊《Science》收獲匿名舉報,指稱南加大神經遺傳研究所主任Berislav Zlokovic的腦中風新藥「3K3A-APC」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臨床前研究數據可能為造假資料,以及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被過度解讀。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健康促進統計年報》指出,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約佔人口的11%,相當於國內已破250萬人罹患糖尿病。成人預防保健與早期篩檢是檢測出糖尿病的重要功臣,進而提升相關併發症預防;然而隨新冠疫情衝擊,成人早期預防篩檢比例逐年下滑外,男性成人保健預防篩檢率甚至未達三成。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近日台灣全島轉為乾冷狀態,雖然白天中午最高溫可達20度,但日夜溫差劇烈,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最低溫可達11度;民眾需特別注意劇烈溫差導致心血管風險上升。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
現年76歲、享譽國際的知名台灣導演侯孝賢,外傳近年深受「阿茲海默症」問題所苦。阿茲海默症為「退化性失智症」的一種,今年10月25日其家屬亦發布聲明證實,侯孝賢導演確診新冠肺炎後,後遺症進一步影響病情,不得已只好暫停電影工作。
本身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曾經因腦中風、骨折導致活動力受限,罹患「五十肩」的風險可能更高?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邱如凰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55歲女性糖尿病患者,初期感到肩膀痠痛並不以為意,以為是文書工作的久坐型態所引起。豈料,隨著時間過去,其手臂舉高的角度開始受限。
人類在過了某個年紀區段後,將會不可避免地迎接「雪崩式衰老」的命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人體衰老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歷經某個臨界點後,大腦將可能如同墜崖般急遽衰老、出現崩塌式退化,甚至危及壽命。
高血脂是無症狀的心血管隱形殺手,根據統計111年十大死因前7名即有4項與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有關。國內20歲以上人口1,940萬人中約25.6%有高血脂,換算下來影響500萬人,每4人就有1人可能是高血脂患者。
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445萬人因腦神經疾病就醫,我國失能人口更已突破百萬。台灣神經學學會林永煬理事長指出,除了高齡化自然導致的功能退化,「腦神經疾病」更與失能議題息息相關。
高齡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傳出因「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正在接受配戴「連續正壓呼吸器」(CPAP)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阻塞型、中樞型與混合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睡眠呼吸障礙最常見的一種,也是老年患者最常發生的睡眠呼吸中止類型。
台灣糖尿病就醫人數高達242萬,已佔國內總人口近10%之多。更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共病多,其中心血管疾病及腎病變比例高、影響甚鉅。然而,每位患者狀況不同,如果能精準評估共病發生風險並及早預防,將有機會提升照護品質、也降低不必要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