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H不到50歲罹攝護腺癌!年輕男性更危險?醫師:這族群要提早篩檢
近日知名兩性作家H自曝罹患「攝護腺癌」,因年僅49歲即患攝護腺癌三期,發生年齡相對年輕,是否意味腫瘤惡性程度也有較高的疑慮?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接受專訪表示,一般而言,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而越年輕發生攝護腺癌,惡性度較高的機率確實有其可能性。
近日知名兩性作家H自曝罹患「攝護腺癌」,因年僅49歲即患攝護腺癌三期,發生年齡相對年輕,是否意味腫瘤惡性程度也有較高的疑慮?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接受專訪表示,一般而言,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的男性,而越年輕發生攝護腺癌,惡性度較高的機率確實有其可能性。
8月8日為一年一度的父親節,除了與家人團聚表達感謝外,關心爸爸的健康更為重要。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建議,顧好爸爸的身體健康可從「心肺」、「肝膽腸胃」、「泌尿」、「功能醫學」4大面向檢視起。
男性無明顯肥胖、乳房卻異常突出,竟是罹患「女乳症」的前兆?光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文宏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27歲男性患者,從近百公斤瘦身至75公斤左右,胸部卻沒有跟著「消風」,無奈求助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男性女乳症」,經顯微抽脂與手術後才有明顯改善。
女性出現不孕或懷孕困難情況,與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有關?宏其婦幼醫院不孕症專科主治醫師林欣達醫師說明,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一良性的子宮內膜疾病,女性月事來臨時經血不正常逆行至子宮壁、骨盆腔、卵巢,甚至於膀胱與肺部所致。另外,經血亦可能透過血管或淋巴管移行至身體各器官。
脂肪是巨量營養素之一,脂肪酸也是人類必需的營養素,1公克脂肪提供9大卡熱量,無油烹調會大量減少食用油,但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完整脂肪酸、造成營養失衡。飽和、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是油脂類的分法,除了烹調用油外,三類油脂也普遍同時存在於蛋白質食物中,例如蛋約含35%的飽和、44%單元不飽和、21%多元不飽和脂肪。動物來源有較高比例的飽和脂肪酸,植物來源則是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書中僅呈現油脂總量,並不刻意區分不同油脂佔比,主要平衡交替使用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不吃蛋的素食者,油品就可平衡使用少量含飽和脂肪的植物油(椰子油、棕櫚油)。至於控制脂肪攝取量的需求,主要針對體重調整。
全台洗腎人口逾9萬人,盛行率為全球第一,也因此台灣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國內接受透析治療者雖以長者居多,但不少青壯年族群也因為「多囊腎」而面臨年輕就洗腎的風險。所幸,今日已有可延緩洗腎時間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有望幫助患者奪回人生主導權,避免事業衝刺期因為洗腎而阻礙重重,人生留下遺憾。
隨著年齡邁入50歲,身體的小毛病變得特別多,雖然沒有很嚴重,但就怕日後對健康造成影響,這時該怎麼幫伴侶、以及自己照顧健康?又可以從哪方面開始下手改善?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護理部主任曾斐敬主任表示,人生邁入半百,應及早發現異常並處理不舒服症狀,並積極了解自身健康。
近期連日高溫連續飆破36度,特定族群若處於極端的溫度環境中,如辦公室、住家、自駕車或捷運等處,要當心空調溫度過低導致「心肌梗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孫德光醫師表示,近日戶外持續高溫,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可能因頻繁進出室內外劇烈溫差環境,有誘發心肌梗塞的風險。
近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披露,彰化一對林姓父子因服用肺結核用藥,相繼因猛爆性肝炎與肝癌過世。家屬認為是肺結核藥物造成肝損傷,才會導致親人肝病進程加速而死亡。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醫師針對媒體報導發文指出,很多病人或家屬會認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而質疑醫療,其實,每個病患生病前都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才需要就醫治療。
歌手朱俐靜傳出因乳癌逝世,享年40歲,引發各界關注乳癌年輕化。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院長鍾元強醫師受訪表示,臺灣40歲前的「年輕型乳癌」約為9%-10%,相較於歐美地區的4%-5%,比例高出近2倍。雖然年輕型乳癌佔所有乳癌比例沒有明顯變化,但年輕乳癌大多發現期數晚、病程進展快速,整體預後甚至比老年患者更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