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熬夜、不喝酒也會「脂肪肝」?  營養師揭3大風險因子:別以為身材好就沒事

不熬夜、不喝酒也會「脂肪肝」? 營養師揭3大風險因子:別以為身材好就沒事

不熬夜、不喝酒,飲食也清淡不油膩,即使維持如「健康模範生」般的日常作息,還是可能有罹患「脂肪肝」?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脂肪肝的成因複雜,除了肥胖、酒精等因素外,藥物、感染更是一大原因。

運動也有「黃金減重時段」?  研究:早上7-9點運動BMI最低

運動也有「黃金減重時段」? 研究:早上7-9點運動BMI最低

體重過重及肥胖症是影響身體代謝及健康的重大因素,根據世界肥胖聯合會《2022世界肥胖圖譜》預測,2030年時全球肥胖症人口將突破10億人。運動量不足是增加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究竟在什麼時間運動鍛鍊最有可能幫助減重與體重控制,尚未有一致的科學數據。

天氣轉涼日夜溫差超大!  醫揭保暖策略:「2部位」不著涼  身體自然從早暖到晚

天氣轉涼日夜溫差超大! 醫揭保暖策略:「2部位」不著涼 身體自然從早暖到晚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近日台灣全島轉為乾冷狀態,雖然白天中午最高溫可達20度,但日夜溫差劇烈,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最低溫可達11度;民眾需特別注意劇烈溫差導致心血管風險上升。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

人體一過34歲就會「墜崖式衰老」?  重症醫呼籲:趁年輕快做「8措施」為老化做準備

人體一過34歲就會「墜崖式衰老」? 重症醫呼籲:趁年輕快做「8措施」為老化做準備

人類在過了某個年紀區段後,將會不可避免地迎接「雪崩式衰老」的命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人體衰老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歷經某個臨界點後,大腦將可能如同墜崖般急遽衰老、出現崩塌式退化,甚至危及壽命。

一變天血壓就狂飆?  研究證實:每天「多走3千步」   效果堪比服用血壓藥

一變天血壓就狂飆? 研究證實:每天「多走3千步」 效果堪比服用血壓藥

根據衛福部資料,45歲以上中老年族群之高血壓盛行率為28%;20-39歲青年也有將近7%有高血壓問題。雖然學界普遍認同「運動」是降低血壓良好措施之一,但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往往相當困難。

早上7點做「中等強度運動」瘦更快? 研究證實:BMI、腰圍下降幅度最大

早上7點做「中等強度運動」瘦更快? 研究證實:BMI、腰圍下降幅度最大

學界對於最適合減重的運動時間尚未有定論,不過近期發表於《Obesity》期刊的文獻,支持「早晨運動」可能是最有利於瘦身的時間區段。研究結果顯示,在早晨7-9點進行「中高強度運動」(MVPA),體重指數(BMI)與腰圍明顯小於其他時段運動者。

台灣重度憂鬱人口破百萬?  醫揭5大原因讓患者「束手無策」

台灣重度憂鬱人口破百萬? 醫揭5大原因讓患者「束手無策」

演藝圈天后李玟傳因憂鬱症驟然離世震驚各界。據衛福部《自殺防治手冊》指出,自殺族群七成以上有憂鬱症,而罹患憂鬱症的自殺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0倍。更值得注意的是,憂鬱症潛在盛行率高於大眾想像,若未及時尋求適當協助以及親友支持,恐增加自殺風險。

每天走滿8千步就有效果!  研究證實:步行助降低死亡風險16.5%

每天走滿8千步就有效果! 研究證實:步行助降低死亡風險16.5%

只要養成每週「步行」的習慣,就有機會抵消久坐不運動所帶來的健康問題?權威期刊《JAMA Network》近期刊登一則研究證實,在1週內若有3天以上,能夠保持步行8000步的習慣,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風險與心血管死亡風險。

跑步完別只看體重計!「最大心率」達標訓練效果更好? 專家:每分鐘心跳至少XX下

跑步完別只看體重計!「最大心率」達標訓練效果更好? 專家:每分鐘心跳至少XX下

採取跑步時的「心率高低」,與運動後的訓練效果息息相關?據了解,心率的高低可以衡量個人在運動過程中的鍛鍊程度;而透過追蹤心率,也有助於人們在最大限度下實現減重或健身目標。

拒當痛痛人! 研究證實運動可增加「疼痛耐受性」:與大腦分泌1物質有關

拒當痛痛人! 研究證實運動可增加「疼痛耐受性」:與大腦分泌1物質有關

運動的好處人盡皆知,如體重管理、更好的心理健康以及免疫系統的增強,都是過往研究實證的正面效益。如今刊載於《PLOS ONE》的研究指稱,積極參與運動鍛鍊者,相較於長時間久坐者擁有更高的「疼痛耐受力」。另外,研究也發現積極參與運動者,在慢性疼痛方面的問題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