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乳暈大、乳頭凸當心「女乳症」! 醫:肥胖、飲食習慣差恐為主因
男性無明顯肥胖、乳房卻異常突出,竟是罹患「女乳症」的前兆?光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文宏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27歲男性患者,從近百公斤瘦身至75公斤左右,胸部卻沒有跟著「消風」,無奈求助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男性女乳症」,經顯微抽脂與手術後才有明顯改善。
男性無明顯肥胖、乳房卻異常突出,竟是罹患「女乳症」的前兆?光田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文宏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27歲男性患者,從近百公斤瘦身至75公斤左右,胸部卻沒有跟著「消風」,無奈求助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男性女乳症」,經顯微抽脂與手術後才有明顯改善。
目前學界認為適度曝曬太陽,對於人體健康具有一定助益,如日曬能補充維生素D、幫助身體吸收鈣質,減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而近日《Nature Metabolism》更揭露日曬對身體的諸多效果,如促進新陳代謝、減少神經過度活動,以及防止肌肉萎縮;且研究更發現日曬與促進男性的「食慾」有關。
性格不僅可能決定命運,更與個人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根據過往的研究指出,個人若有特定的人格特質,可能與日後的癌症風險有關。《Psychosomatic Medicine》刊載研究即指稱,常見於心理特質理論中的「PSI六大依賴型性格特質」,可能與罹患癌症有關。第1型人格與乳癌的發生率呈現正相關;第5型人格則與乳癌、攝護腺癌、大腸癌等癌症無關,並與其他常見癌症 (如肝癌、胰臟癌、口腔癌等等)可能有所關連。
新冠肺炎不只侵害肺部、造成嚴重的呼吸道傷害,從病情中恢復後也得注意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近期《Nature Medicine》刊載研究指出,自新冠肺炎中痊癒的康復者,即使是輕症也可能面臨更高的心血管風險,如血栓、心臟發炎等,學界稱其為「新冠心臟病」(Covid Heart)呼籲民眾務必留意相關症狀。
根據108癌登資料指出,台灣每10萬人中有88.9人罹患乳癌,為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往往為台灣女性十大癌症中的常客,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醫師表示,台灣每年新增的乳癌患者已破萬人,早期患者就佔80%。雖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0%,但無法預測的復發仍為患者的一大隱憂。
子宮內膜是子宮腔的內層組織,也是女性懷孕時受精卵胚胎著床之處。當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變厚,發生癌細胞病變而產生腫瘤、硬塊即是子宮內膜癌。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限於子宮腔內,隨著腫瘤進展可能侵犯至肌肉層、子宮頸、卵巢、輸卵管及周圍的淋巴腺,蔓延到子宮以外甚至遠處轉移。
女性45歲後將進入更年期階段,在雌性荷爾蒙顯著缺乏的情況下,身體可能出現劇烈變化,連帶影響生理、心理狀態,連「大腦健康」也可能受影響?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表的研究即指出,更年期過早來臨恐怕對女性的腦部不利,將使日後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提升,若合併吸菸、酗酒或不運動等不良習慣,患病機率可能更高。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近年國內掀起「間歇性斷食」風潮,舉凡168斷食、5:2斷食或隔日斷食法,因步驟簡單、執行相較容易,近年廣受不少年輕上班族的歡迎。不過,斷食行為可能以不同面向影響女性的荷爾蒙;在懷孕、準備受孕或經期期間,恐怕更容易影響女性荷爾蒙、進而影響情緒,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
女性於更年期出現的荷爾蒙變化,不僅導致副甲狀腺素功能降低、骨質流失迅速易有腰痠背痛或骨折問題,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近期刊載的研究指出,絕經婦女的荷爾蒙變化,恐怕與心血管健康的直接下降有關,呼籲女性切莫輕忽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