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肚子越大預期壽命越短? 重症醫示警:「腰圍」變粗5公分 死亡率最多增9%
上班族、久坐族要注意!如果「腰圍」數值開始不受控地成長,可能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內臟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有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腰圍和壽命之間存在有密切的關係。
上班族、久坐族要注意!如果「腰圍」數值開始不受控地成長,可能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內臟脂肪堆積的重要指標;近年來有研究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腰圍和壽命之間存在有密切的關係。
不少人與體重數字「長期抗戰」,好不容易減重成功,卻又再度陷入復胖、減肥之間的輪迴之中。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安欣瑜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順利瘦身後是否會發生復胖,幾乎是所有減重者的共同疑惑。
減重者聽到「脂肪」二字往往聞之色變,但事實上若沒有固定攝取良好的脂肪來源,對身體反而會產生有害影響?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於《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撰文指出,攝取適量的良好脂肪,對於身體代謝而言至關重要,體脂肪也不是民眾印象中的「越低就越好」。
兩性關係中,不少男女對「小兄弟」的長短粗細有迷思,無論是「長度」或「粗度」一直以來都是熱門話題。萊佳形象美學診所徐詣醫師表示,就過往的調查還有病人反饋,想要伴侶雙方都「性」福,男性陰莖的「粗細」才是重點。
若自覺與他人談話只能用氣音溝通、講話時異常費力,要注意可能是「聲帶萎縮」的警訊!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醫師表示,此前有一位45歲女性,因沙啞問題多次接受藥物、手術及語言治療,但沙啞狀況仍然嚴重;平日更只能以氣音與人溝通,且講話時非常費力,讓該患者感到困擾不已。
近年討論度高的「肌少症」,竟會增加慢性疾病及死亡風險?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邱弘毅所長提出,透過早期發現「力弱症」(Dynapenia),能更有效評估預防肌少症(Sarcopenia),力弱症是指肌肉量正常,但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降低。
炎炎夏日換季時發現之前的牛仔褲穿不上去?感覺肚子多了一堆肥肉,腰圍不知不覺大了一圈?努力執行減重計畫卻發現頻頻卡關?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若有上述問題者建議先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並藉由基本的血液檢查包含了肝、腎指數、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
睡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不過睡眠不只影響自身的疲勞程度,更會影響體重?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蔡明劼醫師於社群指出,睡眠不足問題與肥胖大有關聯。最重要的機轉則包含以下3點。
就算平時的飲食總量較少,仍可能面臨「體脂過高」的窘境?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診間近期有一50歲中年女性患者,平時總量偏少,體脂肪卻高達40%。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雖然該患者一天僅吃兩餐、進食量也很少,但喜歡每天吃點餅乾、搭配含糖手搖飲的飲食內容,應是造成其體脂居高不下的主因。
踩上體重計就像玩「數字猜謎」,永遠猜不透自己為何又胖2公斤?就算勤奮運動健身,卻發現體重數字不減反增,原因到底是什麼?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減重瘦身的過程中最忌被體重數字「綁架」,稍微變重並不代表身體變得更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