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麴從保健品變「毒藥」的關鍵原因? 期刊證實:「3種有害毒素」都會導致肝腎病變

紅麴從保健品變「毒藥」的關鍵原因? 期刊證實:「3種有害毒素」都會導致肝腎病變

日本「小林製藥」公司生產之紅麴保健品,上週五(22)傳出多起服用者出現腎臟疾病問題;今(28)日更有4人宣告不治、至少106人住院觀察。衛福部食藥署已勒令國內業者主動通報並採取預防性下架,截稿前已有154名業者通報,顯現食安風暴不僅席捲日本,更已對國內食品業者造成影響。

肺腺癌「EGFR突變」腦轉移風險高!  醫揭抗血管新藥2大關鍵:有望突破「血腦屏障」難關

肺腺癌「EGFR突變」腦轉移風險高! 醫揭抗血管新藥2大關鍵:有望突破「血腦屏障」難關

依最新110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發生人數高達16,880例,首度超越大腸癌成為第一位;除發生人數外,年增加案例數與死亡率也居所有癌症之冠,躍上國人癌症排行的「三冠王」。

癌症病人福音!  中醫介入降低化療副作用  醫證實「6症狀」有感緩解

癌症病人福音! 中醫介入降低化療副作用 醫證實「6症狀」有感緩解

癌症病人因「化療」而引起的副作用,竟可以透過中藥介入加以緩解?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許晉嘉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57歲攝護腺癌患者,先前執行過根除性手術、荷爾蒙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但因骨轉移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異常,從而開始執行化學治療,經使用抗腫瘤藥物後PSA逐漸穩定控制。

「浪漫革命家」施明德罹肝癌逝世!  專家:「這年份」前出生要小心  每天15人因肝癌死亡

「浪漫革命家」施明德罹肝癌逝世! 專家:「這年份」前出生要小心 每天15人因肝癌死亡

民進黨前主席、素有「浪漫革命家」美稱的施明德,於15日(一)不幸因肝癌復發與世長辭,享壽83歲。據了解,施明德於過去受訪時,表示36歲時就被檢查出「B肝病毒」帶原;其更於2006年宣布肝臟有一惡性腫瘤,從此與肝癌拚搏超過20年之久,近日仍不敵肝癌復發與世長辭。

有乾癬能打流感、新冠疫苗嗎?  用磨砂膏、去角質病灶恐大爆發?  醫揭乾癬治療與保養迷思

有乾癬能打流感、新冠疫苗嗎? 用磨砂膏、去角質病灶恐大爆發? 醫揭乾癬治療與保養迷思

「乾癬」是種免疫異常的疾病,不僅影響皮膚與關節健康,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心理疾病風險。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昀臻醫師受訪表示,過去乾癬治療方式主要依賴口服藥物、外用藥膏和照光等傳統方式。但隨著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的發展,更多尖端治療可作為控制疾病的武器。

將病友拉出「旋轉門」困境!醫揭「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4大效益

將病友拉出「旋轉門」困境!醫揭「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4大效益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會影響邏輯與思考能力的常見精神疾病,國內思覺失調症病友約15萬人。若未按照醫囑固定服藥回診,容易在急性發作入院後,又未良好控制導致出院後再度入院的「旋轉門」現象。

吃一份甜甜圈就超標!  《BMJ》研究驚曝:攝取過量糖分與「40種負面影響」有關

吃一份甜甜圈就超標! 《BMJ》研究驚曝:攝取過量糖分與「40種負面影響」有關

「糖分」攝取過量的後果,恐怕不止使體重增加,更可能對身體健康產生「45種負面影響」!權威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一則研究指出,食用過多的「游離糖」(Free Sugar),與導致45種負面健康後果有顯著關聯,建議將游離糖或添加糖的攝入量,限制在每日熱量的10%以下。

巴比妥用尿液檢驗易有偽陽性?免疫法、質譜分析差異為何?判讀關鍵在「閾值」?

巴比妥用尿液檢驗易有偽陽性?免疫法、質譜分析差異為何?判讀關鍵在「閾值」?

近期北部傳出幼童體內驗出含「巴比妥」以及「苯二氮平類」,而檢驗過程是否受到干擾或偽陽性,也成為各方輿論討論焦點。部份毒物專家指出,環境中不會接觸到巴比妥,理論上完全不應該存在於孩童體內,並無偽陰性或偽陽性問題。

巴比妥口服超過1公克就危險?  藥師揭巴比妥中毒、戒斷症狀

巴比妥口服超過1公克就危險? 藥師揭巴比妥中毒、戒斷症狀

新北市傳出疑似幼兒園餵給孩童「巴比妥」,引發國人關注巴比妥類的用藥安全議題。根據食藥署最新統計報告,目前臺灣有15張巴比妥類藥物獲得藥品許可證,其中,第三級管制藥品許可證皆已切結不得生產,第四級管制藥品目前共有6張藥證,主要為含phenobarbital單方藥品,適應症為癲癇。

非癲癇不會開立巴比妥類藥物!  小兒神經科醫師:3種戒斷症狀出現快就醫

非癲癇不會開立巴比妥類藥物! 小兒神經科醫師:3種戒斷症狀出現快就醫

國人關注兒童被不當餵食巴比妥類藥物事件,小兒神經科醫師蔡文心發文指出,目前學童被檢驗出的藥物中,包括Phenobarbital及benzodiazepem(簡稱BZD),是小兒神經科醫師針對特定罹患癲癇的孩童才會開立的處方藥物,非癲癇的孩子不會使用。服用Phenobarbital期間更須定期監測血中濃度,避免藥物濃度過低而失去治療效果,或是濃度過高產生不良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