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白天打瞌睡、出現退化性行為? 醫: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長輩白天打瞌睡、出現退化性行為? 醫: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白天打瞌睡、記憶力變差、語言能力減弱等都是老年人常見症狀,很多家屬都以為這是老年人的正常表現,但是事實上長輩很可能有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因子正悄悄發生,應積極接受檢查甚至安排相關治療喔。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你常吃的「穀物」竟有抗癌潛力? 瑞復能生醫榮獲《癌友友善標章》:「1技術」不僅防癌也防新冠

你常吃的「穀物」竟有抗癌潛力? 瑞復能生醫榮獲《癌友友善標章》:「1技術」不僅防癌也防新冠

瑞復能生醫科技創立於西元2018年,由身為音樂家的王彥驊教授所創辦。瑞復能透過比對活性資料庫,發現多種可以治療非特異性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自體免疫、嚴重發炎反應以及新冠肺炎後遺症等重要成分,並探討其影響細胞的機制與作用途徑。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41年!  醫曝預防措施:35歲後必做「1檢查」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榜首41年! 醫曝預防措施:35歲後必做「1檢查」

衛福部日前公布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受新冠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111年死亡人數較110年增加24,266人;依死亡率排序,111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咖啡一天能喝幾杯?  基因檢測預知骨鬆風險!  醫揭存骨本3關鍵

咖啡一天能喝幾杯? 基因檢測預知骨鬆風險! 醫揭存骨本3關鍵

台灣平均一年喝掉28億杯咖啡,然而,因為利尿作用電解質流失,加上年齡增長、飲食習慣不佳等因素,許多人可能已經默默成為「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每7人就有1人骨鬆,骨鬆不再是老年人問題,年輕人或懷孕的媽媽們,一樣不能輕忽。

皮膚水疱、破皮竟是「類天疱瘡」發作!  醫師:吃1種糖尿病藥要當心

皮膚水疱、破皮竟是「類天疱瘡」發作! 醫師:吃1種糖尿病藥要當心

皮膚出現搔癢、紅疹,甚至有出現大小不一的水疱破皮,別以為只是一時過敏,有可能是「類天疱瘡」發作,嚴重者甚至需要住院,還有感染、死亡風險?由於類天疱瘡好發於長者族群,除了用藥照護上需要特別注意,不少病人更合併有糖尿病問題,特定血糖藥可能會增加類天疱瘡風險,應及時就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防大病、抗衰老超前部署!專家:幹細胞儲存須符合國家標準

防大病、抗衰老超前部署!專家:幹細胞儲存須符合國家標準

幹細胞可以取代人體持續老化的細胞,同時能修復細胞組織損傷,所以,儲存自己年輕健康的幹細胞,在需要時回輸在自己身上有助於對抗衰老、調節免疫甚至治療疾病,是當前最受科學注目的尖端醫療技術之一。林凱信教授表示「細胞是珍貴的健康資產,在儲存細胞的過程中包含取樣、檢測、分離、凍存、運輸到確保臨床使用時的安全性及療效等,都需要有完整而嚴密的環節。所以選擇細胞庫,需要從實驗室的實力背景、細胞製成的標準化、細胞品質的管理系統,甚至要擁有醫療與實驗室專家支持,同時更需符合衛福部國家級 GTP 細胞保存庫的條件。」

吃抗病毒藥+類清冠  她在洗腎室門口猝死!  醫揭台灣高洗腎率真相:注意慢性腎臟病5徵兆

吃抗病毒藥+類清冠 她在洗腎室門口猝死! 醫揭台灣高洗腎率真相:注意慢性腎臟病5徵兆

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近12%,因洗腎盛行率居世界首位而被稱為「洗腎王國」,洗腎人口為何呈現逐年增加?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醫師受訪表示,因為先天腎臟病而需洗腎的比例相對穩定,洗腎人數增加主要仍與「四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共病症有關。

腎病變96%沒自覺!  醫師:4風險族群慎防「腎高壓」

腎病變96%沒自覺! 醫師:4風險族群慎防「腎高壓」

根據2020年腎病年報,全台透析人數高達84,615人,為避免腎功能惡化至進入洗腎,早期慢性腎臟病的防治觀念更形重要。台灣腎臟醫學會黃尚志理事長指出,臺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2%,而患者瞭解腎臟病的比例僅3.5%,即96%患者並不知道自身腎臟有問題,其中,三高族群佔比過半,如何增加國人對早期腎臟病認知率是當務之急。

他睡前狂滑手機  一年半夜尿不停!  藍光恐使「腦功能失調」增心血管死亡

他睡前狂滑手機 一年半夜尿不停! 藍光恐使「腦功能失調」增心血管死亡

半夜睡眠總是被尿意打斷,不得不起身上廁所,要注意可能是睡前手機滑太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表示,夜間多尿的成因多,包含老化、腦下垂體功能失調、膀胱儲尿能力變差、慢性疾病、睡眠或情緒問題,然而近年又發現「睡前3C成癮」是夜間多尿症的新興危險因子 ,因藍光會刺激大腦活動,影響負責分泌抗利尿激素(ADH)的腦下垂體,導致患者因夜間多尿須不停起床如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