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脊椎側彎是「叢狀神經纖維瘤」作怪?  醫揭神經纖維瘤原因、症狀與治療困境

腹痛、脊椎側彎是「叢狀神經纖維瘤」作怪? 醫揭神經纖維瘤原因、症狀與治療困境

找不到原因長期腹痛,或孩子忽然發生「脊椎側彎」,竟可能是身體裡「叢狀神經纖維瘤」在作怪?台大醫院小兒神經科范碧娟醫師指出,神經纖維瘤(NF)主要有三大類型:神經纖維瘤症候群第一型(NF1)、神經纖維瘤症候群第二型(NF2)、神經鞘瘤(許旺氏細胞瘤),其中以第一型(NF1)最常見。

吃烤肉別和鍋具「直球對決」!  醫授省時省力「3妙招」  媽媽手、肩頸痠痛一秒退散

吃烤肉別和鍋具「直球對決」! 醫授省時省力「3妙招」 媽媽手、肩頸痠痛一秒退散

今年中秋適逢3天連假,不少人選擇「烤肉吃一波,快樂過中秋」,然而往年卻有不少民眾常在年假過後,陸續向骨科門診報到,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在歡樂聚會之際,有民眾因採買時的重物搬運、或烤肉彎腰前傾的不良姿勢、甚至是聚會後清洗爐具不當使力等,而出現腰椎、手腕等不適甚至痛楚。

WHO確定「空氣傳播」為染疫主要途徑  權威期刊直言:反應「慢半拍」

WHO確定「空氣傳播」為染疫主要途徑 權威期刊直言:反應「慢半拍」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近日修改新冠肺炎傳播指南 ,確認新冠病毒不僅透過咳嗽、打噴嚏、說話或唱歌造成「飛沫傳播」,「空氣傳播」(氣溶膠感染)亦為主要傳播途徑之一。雖然不少科學家早於2020指出空氣傳播的可能性,卻遲遲不被世衛組織所承認。權威期刊《自然》(Nature)撰文指稱,當時WHO堅持認為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傳染,而空氣中的病毒最終將「落於地面」,因此只要維持1公尺的社交距離,就不會被病毒感染。

超前世界!中研院開發首款Omicron株mRNA疫苗 多次注射有望產生「廣效抗體」

超前世界!中研院開發首款Omicron株mRNA疫苗 多次注射有望產生「廣效抗體」

2021月十二月即開始進行針對Omincron變異株的疫苗開發計畫,並在一星期內完成疫苗生產,其中一款混合Delta株與Omicron的疫苗施打於第一次施打疫苗的老鼠身上,發現對Omicron的中和效體濃度多出近37倍。

Omicron可活8天!  拿包裹、住旅館感染風險高?  招名威分析「解封條件」

Omicron可活8天! 拿包裹、住旅館感染風險高? 招名威分析「解封條件」

台灣傳出物流公司人員確診,引起民眾擔憂物流、包裹表面可能殘留Omicron病毒甚至造成傳染。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受訪表示,病毒確實可能存活在物品表面,但病毒「殘留量」才是影響傳染風險的重點,除非確診的物流人員對著包裹打噴嚏、咳嗽留下大量飛沫,一般情況的風險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