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不必再「天天挨針」?  醫曝「連續血糖監測」4優點:無痛達成智慧型控糖

糖尿病患者不必再「天天挨針」? 醫曝「連續血糖監測」4優點:無痛達成智慧型控糖

罹患糖尿病有望不必再「天天挨針」,透過新技術就能時時掌握自己的血糖狀況?過去傳統的單次指尖扎針採血監測血糖,不僅使用耗材較多,一天還要扎針量測多次。而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不僅不用受到針刺的煎熬,更可以持續追蹤血糖變化。

不孕症療程太苦?  逾半患者擔心排卵針施打!  醫籲擴大補助挽救斷崖式出生率

不孕症療程太苦? 逾半患者擔心排卵針施打! 醫籲擴大補助挽救斷崖式出生率

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正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下跌當中?2022年11月刊載於《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期刊的研究指稱,在1973年至2011年間,西方國家男性的精子濃度,有52.4%的下跌;精子總量亦減少59.3%;自1973-2000年期間,每年下降速度約為1.16%,2000年後更是加速至2.64%,絲毫沒有減緩的情況。

她32歲流產4次  靠第三代試管成功誕子!  醫:「胚胎切片」是大趨勢

她32歲流產4次 靠第三代試管成功誕子! 醫:「胚胎切片」是大趨勢

台灣「少子化」現象已成國安危機,2022年迄今新生兒人數僅約11萬,同時女性生孕年齡延後,除了容易面臨不孕症治療問題,植入胚胎後是否能夠誕下健康寶寶,也是新手爸媽的重大憂慮。年僅32歲的王小姐先前流產4次,第5次懷孕又檢測唐氏症而引產,經由第三代試管「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獲得正常胚胎,順利誕下健康寶寶,完成生育孩子的夢想。

女性越晚生風險越高? 高血壓、糖尿病機率翻倍漲!  國健署:高齡孕婦必做「6件事」

女性越晚生風險越高? 高血壓、糖尿病機率翻倍漲! 國健署:高齡孕婦必做「6件事」

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相較去年,國人女性生育平均年齡再度升高,109年與110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0歲、32.29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則分別為31.09歲、31.23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1.64%,顯示國人生育年齡普遍延後。且根據資料指出,年齡在35-39歲的孕婦,早產比例達12.70%,較25-29歲之早產比例8.40%還要更高。

為何男性生育參與度總不足?  醫曝關鍵:這政策再不改  生育率恐「持續探低」

為何男性生育參與度總不足? 醫曝關鍵:這政策再不改 生育率恐「持續探低」

目前台灣生育率普遍低落,與男性伴侶參與度的不足有關?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醫師接受專訪指出,今年一月起政策將男性陪產假由5日增至7日,但與先進國家的平均14日陪產假而言,仍有不小的進步空間。另外,自今年6月以來,陪產假僅有1,975位男性申請,足見男性族群參與生育的意願仍屬消極。

台女「不想生」原因曝:另一半參與度不足!男性如何成為神隊友

台女「不想生」原因曝:另一半參與度不足!男性如何成為神隊友

隨著男女平權與整體經濟發展,現代女性就業率正逐年攀升。根據統計,台灣女性整體勞動參與率已過半(51.4%),其中25~29歲為就業高峰,有超過90%的職業女性。而正值生育期的30-34歲女性,其勞動參與率也接近九成(87.2%)。然而職業女性事業家庭兩頭燒,也造成晚婚晚育、少子化現象,出生嬰兒數逐年遞減,2020年開始生不及死,人口呈現負成長。

幾歲前「凍卵」最適合?  年齡愈大卵子愈差?  還要檢查「卵巢庫存量」?

幾歲前「凍卵」最適合? 年齡愈大卵子愈差? 還要檢查「卵巢庫存量」?

晚婚族逐年增加,生育年齡提高也使更多女性興起「凍卵」念頭。凍卵是否適合所有女性,又有何條件限制?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醫師說明,適合凍卵的女性可歸類如下:未來有生育計劃的罹癌女性、沒有子宮的女性、先生患有無精症、家族有卵巢早衰或自體免疫疾病、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30歲以上暫時無生育計劃,但未來不排除生育的女性。

肺癌提早發現?  AI能偵測肺結節?  國泰醫院3000例實測:準確度有望破9成

肺癌提早發現? AI能偵測肺結節? 國泰醫院3000例實測:準確度有望破9成

肺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超過10年,因初期多無明顯症狀,透過X光發現時多已超過1公分而有轉移風險,目前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篩檢早期肺癌,有助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但因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輔助醫師提高診斷效率及正確性,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開發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針對超過3,000例、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寄望未來能讓肺結節更加無所遁形,並幫助肺癌及早診斷。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女性染愛滋連5年上升 篩檢意識不足? 單一性伴侶也不安全? 醫師:感染HIV更易發生子宮頸癌

台灣推動愛滋防治成效顯著,已連續3年出現確診個案下降現象,然而女性愛滋感染HIV卻仍每年以3%比例增長,截至110年9月一共累積2,152位女性,占總感染數的5.13%。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佈最新調查發現,近8成女性個案在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顯示社會面對女性感染愛滋的防治意識,仍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國內愛滋及性病篩檢,主要以匿名篩檢為主,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醫師表示,女性篩檢意識及陽性率都較低。臨床上,多數會主動匿名篩檢的族群有認知到風險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