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睡眠健康被忽視! 逾八成睡眠障礙女性未求醫  世界睡眠日: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從關心女性睡眠健康出發

女性睡眠健康被忽視! 逾八成睡眠障礙女性未求醫 世界睡眠日: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從關心女性睡眠健康出發

今年43歲的旅遊作家帆帆貓日前在自媒體透露,明明沒有失眠,每天也都有睡足7小時,但因為半夜常常被自己打呼聲吵醒,或偶而有夜間頻尿的狀況變得淺眠,導致早上起床會很沒精神,覺得越睡越累。

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  醫:高齡者多有1病因不自知

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 醫:高齡者多有1病因不自知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眠時上呼吸道反覆塌陷,造成睡眠時出現淺呼吸(hypopnea)或反覆睡眠呼吸中止,不只影響睡眠品質,出現日間嗜睡與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影響工作效率,更可能增加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及中風風險。

不只睡太少傷身!  跨國研究證實: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  中風機率飆漲1倍

不只睡太少傷身! 跨國研究證實: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 中風機率飆漲1倍

睡眠時間的長短往往對個人健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不僅睡太少會造成健康問題,「睡太多」同樣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刊載於《Neurology》的研究指稱,睡眠時間過短、過長皆與中風發作機率增加有關,個人的睡眠問題越多、中風的風險也就越大。

為何老是「做惡夢」? 惡夢連連可以治療嗎?  重症醫警告:別再做「6件事」

為何老是「做惡夢」? 惡夢連連可以治療嗎? 重症醫警告:別再做「6件事」

你經常做惡夢嗎?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約有4%的人長期蒙受做惡夢的影響,甚至嚴重干擾睡眠、對身心靈造成危害。最近的研究報告也發現,自從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全球各地民眾出現做惡夢和睡眠障礙的頻率也正在增加。

認床、淺眠、多夢都有救?  醫籲:「來去醫院住一晚」提升睡眠品質

認床、淺眠、多夢都有救? 醫籲:「來去醫院住一晚」提升睡眠品質

長期飽受睡眠困擾,竟需要透過「住院觀察」讓睡眠品質改善?林口長庚醫院鼾症睡眠外科李學禹教授指出,民眾如有認床、睡眠品質不佳、白天昏昏欲睡、精神不濟、多夢、夢遊、生理時鐘混亂等睡眠障礙情節,確實能透過醫療協助改善睡眠品質。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近日東部地震頻仍,加上許多確診者深受新冠病毒所苦,不少民眾出現失眠、睡不著或是睡不好的狀況,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不過,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都可以視為「失眠」的一種嗎?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身心科主任顏琮祐醫師表示,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僅可視為睡眠障礙者的「主觀形容詞」。

憂鬱是自殺重要導因!  國人20%可能有「憂鬱症狀」不自知?  教授:勿再諱疾忌醫污名精神醫療

憂鬱是自殺重要導因! 國人20%可能有「憂鬱症狀」不自知? 教授:勿再諱疾忌醫污名精神醫療

艾成驚傳墜樓過世震驚各界,引起國人關注憂鬱症治療與照護議題。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護理學系教授吳佳儀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憂鬱不只是最重要的自殺風險因子,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風險因子,沒有及時求醫及完整治療,不單影響正常生活能力,亦容易萌生絕望與自殺念頭。

頭痛、便祕、胸悶都因「壓力」所起?  醫師曝「2大檢測」助釐清焦慮來源

頭痛、便祕、胸悶都因「壓力」所起? 醫師曝「2大檢測」助釐清焦慮來源

現代人面臨緊湊的生活步調和資訊爆炸的時代,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恐怕將影響到身心健康。而無形的壓力會用不同生理症狀來表現,像是頭痛、便秘、胸悶、憂鬱等,嚴重時甚至可能改變內分泌系統,影響可謂不容小覷。

怕染疫「焦慮症」看診暴增!  易怒、摳皮、肌肉緊繃是徵兆

怕染疫「焦慮症」看診暴增! 易怒、摳皮、肌肉緊繃是徵兆

明天會不會被感染?這兩天一直咳嗽怎麼辦?疫情之下,許多人愈來愈容易對未來感到憂心、焦慮。捷思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李旻珊醫師指出,焦慮症特徵是對大小事感到緊張不安,對於未來預期發生的事,即使對常人而言並不重大,焦慮症患者就可能因為過度焦慮而出現坐立不安、異常緊張,甚至注意力無法集中,腦中一片空白。

睡眠不足有解?冥想10分鐘等於多睡40分  3動作遠離精神萎靡

睡眠不足有解?冥想10分鐘等於多睡40分 3動作遠離精神萎靡

上班壓力過大無處宣洩?當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失眠!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協會》的民調指出,全國有近25%人口有睡眠困擾、約50萬人在過去一週產生「嚴重睡眠問題」。若工作時容易無精打采,「冥想」可能是提振精神的解答之一。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一份研究指出,若平時睡眠時間不足、或罹患長期睡眠問題,透過「冥想」可以緩解一定程度的疲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