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腫塊「推不動」是癌症?  甲狀腺癌精準治療曙光:二線標靶治療反應率破五成

頸部腫塊「推不動」是癌症? 甲狀腺癌精準治療曙光:二線標靶治療反應率破五成

頸部周圍摸到不正常的「固定」腫塊,要當心是甲狀腺癌徵兆?據109年癌登資料顯示,甲狀腺於十大癌症中位居第七名,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四位,女性發生率高出男性三倍,國內名人如李明依、寶媽皆曾發現甲狀腺癌。

他失業「借酒澆愁」喝到肝臟冒大顆泡泡!  醫示警:「4大傷肝行為」嚴重恐奪命

他失業「借酒澆愁」喝到肝臟冒大顆泡泡! 醫示警:「4大傷肝行為」嚴重恐奪命

眾所周知,不理性的飲酒行為會導致「脂肪肝」風險增加;若患病後不加以控制飲酒量,更會引起「肝臟衰竭」,嚴重者甚至將危及性命!澄清醫院胃腸肝膽科吳明駿醫師表示,近期收治一名37歲肥胖男性,原本就有脂肪肝病史,最近更是因失業在家,整日借酒澆愁。

瘦不下來竟是「肝臟」出問題?  營養師:減重遇撞牆期「3大傷肝行為」要改

瘦不下來竟是「肝臟」出問題? 營養師:減重遇撞牆期「3大傷肝行為」要改

炎炎夏日換季時發現之前的牛仔褲穿不上去?感覺肚子多了一堆肥肉,腰圍不知不覺大了一圈?努力執行減重計畫卻發現頻頻卡關?聯欣診所李亮儀營養師表示,若有上述問題者建議先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並藉由基本的血液檢查包含了肝、腎指數、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

吃到毒莓果怎麼辦? 藥師揭A型肝炎懶人包:遇6症狀要馬上就醫

吃到毒莓果怎麼辦? 藥師揭A型肝炎懶人包:遇6症狀要馬上就醫

近期國外知名連鎖賣場進口的綜合莓果及藍莓,經抽驗後檢驗出「A型肝炎病毒」陽性,使得許多民眾憂心忡忡。如果已經將莓果製品吃下肚,該如何預防A肝來襲?若周遭親友已經食用,自己會不會有感染的風險?微笑藥師廖偉呈藥師列出7大常見問題,幫助民眾解惑。

脂肪肝會變慢性肝炎、肝硬化!  醫曝1種藥可降肝癌53%

脂肪肝會變慢性肝炎、肝硬化! 醫曝1種藥可降肝癌53%

據110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肝癌為台灣癌症死亡人數第二位,共造成7,970人死亡,連續42年排名十大死亡癌症前二名。引起肝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是病毒性肝炎如B型肝炎、C型肝炎長期感染,而現代人由於肥胖、缺乏運動和高糖高油飲食,造成脂肪肝乃至進展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過年大吃大喝也會致癌?  肝癌2成風險因「它」而起:每3人就有1人得病

過年大吃大喝也會致癌? 肝癌2成風險因「它」而起:每3人就有1人得病

根據109年癌登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發生人數為1萬982人;與108年相比,發生人數及發生率皆呈下降趨勢。110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也指出,有1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位居我國主要死因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肝癌更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B肝轉癌症風險高達4成! 「這年份」以前出生最危險:每天15人肝癌死亡

癌症常居國人「十大死因」榜單,民眾往往聞癌色變;其中「肝癌」更是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第2位。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C型肝炎,B肝帶原者若持續性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民眾若「只知保養,卻不知要追蹤」,當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冬天是「養肝」最佳時機! 營養師推「15大護肝食材」 幫肝臟做年末大掃除

冬天是「養肝」最佳時機! 營養師推「15大護肝食材」 幫肝臟做年末大掃除

時至年末,各大企業的財務或營運狀況需要做總結或回顧,上班族可能需要花更長的工時工作,造成過大得心理壓力。此外,年末聚會、尾牙眾多,不少民眾週末顧著狂歡,卻忽略了「肝指數」此時正默默地拉起警報。

中西藥別任意混用! 保健食品不該與藥物一起吃? 藥師曝「2大結果」:最慘恐腎臟衰竭

中西藥別任意混用! 保健食品不該與藥物一起吃? 藥師曝「2大結果」:最慘恐腎臟衰竭

近年新冠肺炎肆虐,民眾擔心害怕之餘可能想透過保健食品或中草藥強健體魄,但若對於「交互作用」的概念不甚理解,尤其是長期使用慢性疾病藥物者,併用反而可能導致藥物副作用增加、甚至對身體造成傷害。光田綜合醫院陳西蕙藥師表示,西藥併用中藥、保健食品或食物都可能出現交互作用,呼籲民眾用藥時多加留意。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近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披露,彰化一對林姓父子因服用肺結核用藥,相繼因猛爆性肝炎與肝癌過世。家屬認為是肺結核藥物造成肝損傷,才會導致親人肝病進程加速而死亡。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醫師針對媒體報導發文指出,很多病人或家屬會認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而質疑醫療,其實,每個病患生病前都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才需要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