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最常發生於「早上起床」?  醫呼籲:掀棉被後「4件事」一定要做!

猝死最常發生於「早上起床」? 醫呼籲:掀棉被後「4件事」一定要做!

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台灣特定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尤其當從睡夢中甦醒時,體溫會遭逢劇烈改變,也是血管容易劇烈收縮、血液濃稠化的高風險時機。

不只降血糖和保護心腎!  「重磅藥物」SGLT-2抑制劑未來有望治療痛風?

不只降血糖和保護心腎! 「重磅藥物」SGLT-2抑制劑未來有望治療痛風?

糖尿病會引發人體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等合併症,造成失能風險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新興治療藥物中的SGLT-2抑制劑是抑制尿糖再吸收以增加腎臟葡萄糖排泄,近年來更發現SGLT-2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心臟衰竭之治療,也能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及腎臟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效益。

突然好想大吃炸雞、甜食?  營養師示警:「嘴饞」恐為身體營養不足警訊!

突然好想大吃炸雞、甜食? 營養師示警:「嘴饞」恐為身體營養不足警訊!

老是覺得「嘴饞」、吃飽了嘴巴還是停不下來?可能是身體缺乏特定營養的警訊!高敏敏營養師指出,有時早起想喝杯咖啡、下午嘴饞想吃甜食,甚至是睡前習慣吃宵夜點心,可能與身體缺乏特定營養素、或出現特定問題有關。建議透過以下方式,攝取正確的營養以維持身體健康。

天氣轉涼日夜溫差超大!  醫揭保暖策略:「2部位」不著涼  身體自然從早暖到晚

天氣轉涼日夜溫差超大! 醫揭保暖策略:「2部位」不著涼 身體自然從早暖到晚

受到大陸冷氣團影響,近日台灣全島轉為乾冷狀態,雖然白天中午最高溫可達20度,但日夜溫差劇烈,入夜後中部以北地區最低溫可達11度;民眾需特別注意劇烈溫差導致心血管風險上升。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

從椅子站起身總會頭暈目眩?  專家示警:超過3分鐘未緩解快就醫

從椅子站起身總會頭暈目眩? 專家示警:超過3分鐘未緩解快就醫

從椅子上起身時,總是感到頭暈目眩、甚至「眼前一暗」,總是要花數分鐘才能恢復正常?當心可能是身體狀況出現異常的警訊!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醫學專家Stephen Juraschek表示,人體起身時約有300-800c.c.的血液會流向腿部,因此偶爾出現暈厥、身體不平衡的狀況實屬正常。

假日出門喝酒前必看!  營養師曝「5大解酒神器」緩解醉後不適感

假日出門喝酒前必看! 營養師曝「5大解酒神器」緩解醉後不適感

假日與親朋好友相聚,「小酌怡情」可謂在所難免;但「把酒當水喝」的牛飲行為,可能會引起強烈的不適症狀。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表示,「宿醉」指的是隱酒後出現的各種生理、心理不適,例如頭痛、嘔吐、口渴等等。至於宿醉的成因有哪些?高敏敏營養師歸納以下3點:脫水、電解質失衡;乙醛堆積過多;血糖降低。

夏季發生心肌梗塞更危險?  醫示警:每上升1度死亡風險增3%

夏季發生心肌梗塞更危險? 醫示警:每上升1度死亡風險增3%

常於冬季或寒流時爆發的「心肌梗塞」,事實上亦可能於炎熱的夏天發作?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表示,此前曾收治一位70歲的男性老年患者,因在正午時分於公園運動昏倒而被送至急診室。當時的心電圖顯示為「急性心肌梗塞」,若不治療有高達3成以上的死亡率,情況十分危險。所幸醫療團隊緊急實施心導管手術,並成功打通患者的心臟血管並放置血管內支架,經由2個星期的密集治療後才順利地出院。

國內「腸病毒」大爆發!  典型症狀竟不是腹瀉? 中醫師曝「4方劑」緩解症狀

國內「腸病毒」大爆發! 典型症狀竟不是腹瀉? 中醫師曝「4方劑」緩解症狀

透過中醫介入治療,也能緩解小朋友的腸病毒症狀?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總醫師莊照宇醫師指出,此前一名5歲女童患者因過敏性鼻炎,而長期於中醫門診調理身體。本次回診時卻發現該患者輕微發燒、咽喉痛、口破、腹痛、舌紅苔白膩,且合併四肢起水泡、紅疹等疑似腸病毒症狀。

皮膚疾病好不了是「吃錯食物」害的?  營養師揭「10大類飲食」讓濕疹症狀惡化

皮膚疾病好不了是「吃錯食物」害的? 營養師揭「10大類飲食」讓濕疹症狀惡化

近期天氣乍暖還寒,季節交替之時更容易讓皮膚疾病「大爆發」?不少濕疹、乾癬患者的症狀反覆發作,皮膚癢到影響生活作息,殊不知攝取特定的「地雷食物」,正可能是造成敏感體質的毒藥。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如果皮膚症狀總是反覆發作且治不好,就要多注意避開以下10大類食物一段時間。

熱中暑死亡率最高8成!  重症醫呼籲:遇緊急狀況「搶救10步驟」要會

熱中暑死亡率最高8成! 重症醫呼籲:遇緊急狀況「搶救10步驟」要會

進入4月後的連日高溫,讓不少民眾大喊吃不消;4月中旬更是出現30度以上高溫,做好防曬、避免中暑顯得更為重要。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大多數人都知道在高溫下須避免「熱中暑」,但在未中暑前的「熱傷害」症狀變化,也需要格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