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累、記憶差是「男性荷爾蒙」不足警訊?  專家曝:咖啡喝太多也是風險因子!

易累、記憶差是「男性荷爾蒙」不足警訊? 專家曝:咖啡喝太多也是風險因子!

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明明事情都沒有做,卻總是提不起精神、記憶力變差,且注意力無法集中?其實,這有可能是男性荷爾蒙低落的緣故。想要知道男性荷爾蒙失調後,會有哪些症狀嗎?又該如何維持男性荷爾蒙平衡?這次,就讓醫師運用專業的角度教你簡單4大招,幫助男性荷爾蒙健康不失調!

選前倒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出現8大症狀當心中「選舉症候群」

選前倒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 出現8大症狀當心中「選舉症候群」

今年1月13日(六)適逢正副總統、立委與政黨「三合一」選舉,若過度擔憂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可能要注意壓力與焦慮感「爆棚」的前兆?楊聰才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曾受訪表示,此前診間確實有一名「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患者,因選舉之故而使其病情惡化。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常「愛愛」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每週「至少做一次」有助提升認知功能

不少研究認為,適度的性行為有助於人體分泌催產素、腦內啡與血清素等荷爾蒙,達到更好的心理健康。如今《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載文獻更表明,進行性活動與體驗性快感,可能會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產生重大影響;而解決「性健康」問題,可能是促進晚年認知健康的關鍵因素。

每天走滿8千步就有效果!  研究證實:步行助降低死亡風險16.5%

每天走滿8千步就有效果! 研究證實:步行助降低死亡風險16.5%

只要養成每週「步行」的習慣,就有機會抵消久坐不運動所帶來的健康問題?權威期刊《JAMA Network》近期刊登一則研究證實,在1週內若有3天以上,能夠保持步行8000步的習慣,有助於降低全因死亡風險與心血管死亡風險。

拒當痛痛人! 研究證實運動可增加「疼痛耐受性」:與大腦分泌1物質有關

拒當痛痛人! 研究證實運動可增加「疼痛耐受性」:與大腦分泌1物質有關

運動的好處人盡皆知,如體重管理、更好的心理健康以及免疫系統的增強,都是過往研究實證的正面效益。如今刊載於《PLOS ONE》的研究指稱,積極參與運動鍛鍊者,相較於長時間久坐者擁有更高的「疼痛耐受力」。另外,研究也發現積極參與運動者,在慢性疼痛方面的問題相對較少。

跑步腳會痛該穿護膝嗎? 專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穿完受傷還更難治療

跑步腳會痛該穿護膝嗎? 專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穿完受傷還更難治療

很多人在準備運動前,都會物色相關裝備,而跑步大家會想到的裝備大概就是護膝了。透過戴上護膝來保護膝關節,甚至讓微微痠痛的膝蓋比較不疼痛,使我們在運動的過程更順暢。其實這個想法是大大的錯誤。很多人都會覺得護膝是一種保護的工具,因此運動的時候就要戴起來,但其實這樣會無法讓我們知道自己在運動時的膝蓋狀況。舉例來說,假如我們走路時膝蓋不痛,但一跑起來卻疼痛無比,這時我們就可以知道是因為跑步的動作,讓膝蓋不舒服,這時趕緊停止去求助醫生,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對症下藥。

運動是緩解憂鬱症最佳解?  研究聲稱:效果比藥物、認知療法高1.5倍

運動是緩解憂鬱症最佳解? 研究聲稱:效果比藥物、認知療法高1.5倍

心理疾病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歷經3年新冠疫情,居家隔離時期形成的壓力與孤獨感,對特定族群而言或許難以抹滅。不過,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研究認為,日常採取具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或許有機會逆轉高壓力與心理疾病帶來的危害。

暴食變胖又嗜睡  竟是「季節性憂鬱」上身?  醫揭3招助身心恢復穩定

暴食變胖又嗜睡 竟是「季節性憂鬱」上身? 醫揭3招助身心恢復穩定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開始出現嗜睡、暴飲暴食,當心是「季節性情感疾患」徵兆?捷思身心醫學診所李旻珊醫師指出,一名30多歲女性OL原本就有季節性憂鬱傾向,近期因面臨父親過世的壓力事件,情緒狀況每況愈下,開始發生長時間嗜睡無法起身工作、暴飲暴食及體重增加等問題,連帶影響工作表現與人際關係,甚至假日也不願意與男友、朋友出門。經過增加日照、規律每周(3次)運動150分鐘,以及就醫調整藥物,2-3個月後才回歸穩定。

瘋政治當心「選舉症候群」上身!  精神科名醫教「4招」緩解選前焦慮

瘋政治當心「選舉症候群」上身! 精神科名醫教「4招」緩解選前焦慮

距離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僅不到1週,若過度擔憂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落選,是否該注意是「選舉症候群」的前兆?楊聰財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受訪表示,選舉症候群非一正式疾病名稱,不過臨床上確實觀察到,選舉前選民或候選人容易因關注選情,出現焦慮、失眠、情緒不穩等狀況。

少吃、有運動照樣胖! 是「壓力肥」在作祟? 營養師:「5大營養素」要吃對

少吃、有運動照樣胖! 是「壓力肥」在作祟? 營養師:「5大營養素」要吃對

除了生活習慣不佳、缺乏運動,累積過多「壓力」也可能導致肥胖?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在營養門診的諮詢中,常遇到「就算努力少吃、開始運動,但減肥效果還是有限」的民眾;其實有時候並非吃太多、沒運動才導致變胖,壓力也可能讓體重不斷上升,該現象被稱為「壓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