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公分就是極限了!  傳統檢查難以監測癌細胞? 「1技術」有望讓腫瘤無所遁形

0.7公分就是極限了! 傳統檢查難以監測癌細胞? 「1技術」有望讓腫瘤無所遁形

你能想像在你體內悄悄成長,卻又無聲無息的癌症嗎?當癌症還未成長到足以被現代醫學偵測的程度時,它就像是一個隱形的敵人,悄悄地、無聲地在我們體內發展,這就是所謂的亞臨床癌症。

寒流來襲卻頻盜汗、熱潮紅?  合併10大症狀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警訊

寒流來襲卻頻盜汗、熱潮紅? 合併10大症狀恐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警訊

寒流來襲,但熱潮紅、盜汗狀況不減反增,合併腹瀉、咳嗽、不斷有飢餓感等症狀持續數月,竟可能是「癌症」發生的警訊?姜乃榕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肇因為「神經內分泌細胞」過量分泌荷爾蒙導致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台灣約有1,219個新發案例,有研究顯示近20年確診人數快速成長約13倍。

連老醫師都難分辨? 他頻跑廁所以為「攝護腺肥大」 一檢查驚曝:攝護腺癌第一期了

連老醫師都難分辨? 他頻跑廁所以為「攝護腺肥大」 一檢查驚曝:攝護腺癌第一期了

「攝護腺肥大」和「攝護腺癌」症狀,就連醫學知識豐富的醫師,都很難從症狀分辨差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梁家郡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位68歲、從事醫師工作的患者,近幾年看診時經常頻尿,自覺是攝護腺肥大而求醫,經檢查竟發現攝護腺中約有0.5公分大的腫瘤。經光子刀放射線治療後,該患者的攝護腺癌完全消失。

年輕人也會得「大腸癌」? 家族出現「2疾病」風險高!  醫:30-40歲要多做「這檢查」

年輕人也會得「大腸癌」? 家族出現「2疾病」風險高! 醫:30-40歲要多做「這檢查」

余天之女余苑綺日前傳出罹患大腸直腸癌去世,消息一出引發各界不捨。光田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佘冠旻醫師接受專訪指出,大腸癌遺傳比例約占整體致病原因2成左右,大抵上仍與飲食或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不過,若家族成員有相關突變基因,確實可能造成腸癌發生時間提前。

肝癌治不好恐如「爆米花」不斷復發?  七旬翁勇敢抗癌20年還抱孫

肝癌治不好恐如「爆米花」不斷復發? 七旬翁勇敢抗癌20年還抱孫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據了解,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是B肝帶原者、20%為C肝感染者。B肝帶原者的肝炎若持續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幅增加肝癌發生率。國健署更指出 ,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內有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復發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與B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其術後復發率與血液中的B肝病毒數量呈正相關,病毒數量愈高、術後肝癌復發機會愈大。因此,如何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議題。

「癌王」胰臟癌為何難篩檢?  血糖突升高是警訊?  醫師:胃痛吃藥沒緩解快就醫

「癌王」胰臟癌為何難篩檢? 血糖突升高是警訊? 醫師:胃痛吃藥沒緩解快就醫

前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傳出因胰臟癌辭職並接受治療。胰臟癌無明顯症狀,發現時多已是晚期。義大醫院消化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國內約8成5到9成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3-4期。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的原因是缺乏理想檢查工具。臨床最常使用的超音波檢查,易受胃部空氣阻隔,不易觀察胰臟構造的整體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