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縱死猶聞俠骨香,心臟外科「俠醫」的現實與浪漫/楊智鈞醫師專訪

縱死猶聞俠骨香,心臟外科「俠醫」的現實與浪漫/楊智鈞醫師專訪

楊智鈞醫師是現任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曾任心臟外科主任苗栗大千醫療體系心臟血管外科主任、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台中榮民總醫院 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台中榮總嘉義分院 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綽號「俠醫」,常對台灣健保體制下的醫療亂象直言不諱。在醫學領域裡,作者具備十餘年心臟血管外科急重症臨床經驗,擅長全動脈不停跳心臟繞道、瓣膜修補、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微創、靜脈曲張微創、洗腎瘻管等各式心臟血管手術,總計逾5000例。現任中部知名教學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楊智鈞醫師說,未來的心血管醫學不能只做「治療」,疾病前的預防與養護,仍有許多節點是心臟科醫師可著力處。比如腿部血管疾病最常見的「靜脈曲張」,許多人因為沒有接受心血管專科醫師處理,一旦復發又需要重新治療,白花錢又多受罪。

從眼睛就能看出腎病變? 高醫「AI算命」2系統發功:提前得知洗腎者低血壓問題

從眼睛就能看出腎病變? 高醫「AI算命」2系統發功:提前得知洗腎者低血壓問題

從眼睛怎麼看到腎?如何打造洗腎患者安全又優質的醫療品質?「高雄聯合學習智慧醫療聯盟」在高雄亞洲新灣區建立全球第一座生成式AI醫療產業聚落,生成式AI在提高醫療效率和醫病關係方面具有優勢,並擁有自動病歷摘要和論文閱讀綜整等功能。

糖尿病不能只有控糖?  醫:「2件事」沒做到恐殃及心、腎功能

糖尿病不能只有控糖? 醫:「2件事」沒做到恐殃及心、腎功能

國人糖尿病人口逐漸增加、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疾病的管控與預防可謂刻不容緩。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不僅需定期追蹤血糖,「ABC」的達標率:糖化血色素(A1C)低於7%、血壓(Blood Pressure)低於130/80mmHg,以及膽固醇(Cholesterol,LDL)低於100mg,3項數值同等重要。

「糖」「腎」有問題骨折機率暴增4倍?醫:慢性病人應及早檢測骨密度

「糖」「腎」有問題骨折機率暴增4倍?醫:慢性病人應及早檢測骨密度

糖尿病引起的「糖腎病變」更是國人洗腎最常見的原因。由此可見,「糖」、「腎」兩大慢性病在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有如共伴效應,對國人健康影響不言可喻。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神經病變及循環系統異常,都是導致病人骨鬆風險更高的原因!統計顯示,50歲以上男、女性的骨鬆盛行率為23.9%及38.3% ,但是50歲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人,高達38%同時具有骨質疏鬆症,女性比例更高達45%,如果本身有慢性腎臟病,且FRAX問卷顯示骨鬆性骨折的風險百分比、髖關節骨折風險百分比已達中度風險乃至「極高風險」區間,或是病人出現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情況、因疾病長期需要使用類固醇等,都建議由醫師評估進行骨密度檢測。

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變多?  專家曝:「心腎共病」人口暴增  恐成糖友最大威脅

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變多? 專家曝:「心腎共病」人口暴增 恐成糖友最大威脅

就算平時的飲食總量較少,仍可能面臨「體脂過高」的窘境?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診間近期有一50歲中年女性患者,平時總量偏少,體脂肪卻高達40%。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雖然該患者一天僅吃兩餐、進食量也很少,但喜歡每天吃點餅乾、搭配含糖手搖飲的飲食內容,應是造成其體脂居高不下的主因。

益生菌何時吃才有用?  7類菌株差很大!  藥師揭益生菌作用與成份真相

益生菌何時吃才有用? 7類菌株差很大! 藥師揭益生菌作用與成份真相

健康人腸道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細菌共生體,超過100萬億個細菌細胞,涵蓋1000個不同種屬的菌株。很多人會把「排便順暢」和「促進消化」兩個混為一談,益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主要被探討的是「減少腸道壞菌」與「整腸」的功能。「促進消化」則是指把營養素分解讓人體可以吸收攝取,適合補充的是消化酵素、鳳梨酵素、木瓜和奇異果酵素才能有促進消化作用,兩者有所區別,消費者很容易混淆。

洗腎原因與傷腎元兇!醫師點名「十大傷腎習慣」  手搖飲、泡麵上榜

洗腎原因與傷腎元兇!醫師點名「十大傷腎習慣」 手搖飲、泡麵上榜

台灣一年洗腎(透析治療)約9萬人,新發生透析人數也達到1萬2千人以上,發生率與盛行率皆高居世界第一。腎臟擔負人體各項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調節血壓、調節水份、製造與分泌荷爾蒙、排出代謝廢物與毒素、維持電解質與酸鹼平衡。腎臟也負責產生維生素D以調節鈣、磷代謝,幫助人體維持骨密度。

糖尿病全醫師問答(2):糖尿病是肥胖造成?糖尿病可以斷食減肥嗎?如何維持血糖穩定

糖尿病全醫師問答(2):糖尿病是肥胖造成?糖尿病可以斷食減肥嗎?如何維持血糖穩定

第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兩大原因,一是胰島素分泌不足,一是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但造成糖尿病盛行更重要的風險因子,是肥胖大流行及活動量減少的生活型態。不良生活習慣是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之主因,諸如少動多吃、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等,都會讓體重增加,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另外,多基因遺傳也與糖尿病有關,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糖尿病風險則會大大升高。

【專家問答集】糖尿病發生原因與診斷標準?  如何避免血糖控制不佳?  只改善飲食有效嗎?

【專家問答集】糖尿病發生原因與診斷標準? 如何避免血糖控制不佳? 只改善飲食有效嗎?

糖尿病是影響國人健康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屬於環境因素與基因交互作用所產生的高血糖疾病 ,血中葡萄糖濃度偏高為主要特徵。人體的「胰島素」負責控制血糖進入組織細胞,當胰島素量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降血糖反應不佳,就可能發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