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真凶藏在「5種最毒細菌」之中?  重症醫示警:在「這場域」用餐中毒風險最高

寶林茶室案真凶藏在「5種最毒細菌」之中? 重症醫示警:在「這場域」用餐中毒風險最高

位於台北市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近日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截至今(27日)下午2點已累計10起中毒案例,其中更有2人死亡、2人ICU急救中。因中毒者以食用河粉、粿條等澱粉食物為主,目前各界推測致毒的根本原因與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細菌或毒素有關。

後新冠時代「超級細菌」將稱霸?  專家:每年恐將奪走3.3萬條人命

後新冠時代「超級細菌」將稱霸? 專家:每年恐將奪走3.3萬條人命

新冠疫情延燒超過3年,最近在我國又拉出第四波大流行。新冠病毒威脅尚未遠離,醞釀中的隱形風暴:「抗生素抗藥性疫情細菌」盛行率,同樣不可輕忽,一旦染疫同時合併感染某些抗藥菌,住院時間可能延長2至3倍。

益生菌何時吃才有用?  7類菌株差很大!  藥師揭益生菌作用與成份真相

益生菌何時吃才有用? 7類菌株差很大! 藥師揭益生菌作用與成份真相

健康人腸道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細菌共生體,超過100萬億個細菌細胞,涵蓋1000個不同種屬的菌株。很多人會把「排便順暢」和「促進消化」兩個混為一談,益生菌在一般情況下,主要被探討的是「減少腸道壞菌」與「整腸」的功能。「促進消化」則是指把營養素分解讓人體可以吸收攝取,適合補充的是消化酵素、鳳梨酵素、木瓜和奇異果酵素才能有促進消化作用,兩者有所區別,消費者很容易混淆。

常生病更難被異性喜歡?  研究:免疫功能較差恐導致擇偶困難

常生病更難被異性喜歡? 研究:免疫功能較差恐導致擇偶困難

免疫力較差的族群,不僅容易生病,在擇偶市場上被挑選的機率也較低?刊載於《Adaptive Human Behavior and Physiology》的研究指稱,個人免疫系統的強弱,與作為伴侶的自我感知價值高低有關;自我感知價值越低落者,越認為自己難以擇偶、或在擇偶市場中無法佔得優勢。

新冠+流感+RSV  「三重流行」恐翻轉疫情?  次世代奈米口罩雙重防護可擋99%

新冠+流感+RSV 「三重流行」恐翻轉疫情? 次世代奈米口罩雙重防護可擋99%

各國防疫規範雖然逐漸開放,但是新冠病毒仍持續不斷變異,歐美各國的流感疫情也攀升至十多年來的新高峰,加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蠢蠢欲動,三大傳染病正在蘊釀一場新的「完美風暴」,被稱為不可忽視的「三重流行」(Triple Epidemic) 。

異位性皮膚炎亂用偏方更糟糕!  吃藥、打針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膚炎亂用偏方更糟糕! 吃藥、打針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彰化金針菇驗出李斯特菌感染,吃下肚恐敗血症、腦膜炎?醫曝3招自保

彰化金針菇驗出李斯特菌感染,吃下肚恐敗血症、腦膜炎?醫曝3招自保

國內遭受病菌污染而引發食物中毒的個案,大多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為主,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相對較少。較易遭受李斯特菌感染的食物為生菜、哈密瓜、未殺菌完全的乳製品以及未徹底殺菌的香腸、火腿等加工食品。以往感染事件大多發生在國外。由於李斯特菌對免疫力低下的高風險族群可能造成致命風險,各國對李斯特菌的檢驗也更為嚴格謹慎。

人帥真好? 美研究曝:「顏值」高低影響身體免疫力

人帥真好? 美研究曝:「顏值」高低影響身體免疫力

活在社群年代,「顏值高低」也和身體健康狀況有關嗎?過去曾有科學家認為,相貌愈出眾的人,可能擁有更為健康的身體,但沒有明確研究能佐證兩者間的關聯。近期美國德州基督教大學研究則宣稱,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族群,不僅有張漂亮的臉蛋,身體的免疫功能也比常人更健全。

年菜別放久!  細菌滋生危險溫度7-60度,醫教4招防食物中毒

年菜別放久! 細菌滋生危險溫度7-60度,醫教4招防食物中毒

過年將至,家家戶戶習慣多準備食材,取其「年年有餘」的吉祥涵意。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年夜菜不建議烹煮過多份量,也不建議隔餐重覆食用,除了避免營養流失、也可以降低食物中毒、引起腸胃炎等風險。顏宗海醫師表示,當食物置於7°C -60°C的環境中,易受微生物所汙染,醫學上稱為「危險溫度」。熟食類建議烹後1-2小時內完成食用。若無法在一餐吃完,應將剩菜存放在低於7°C的環境中(如冰箱冷藏庫)。飯菜擺放的時間,冬季建議一小時存放,夏季建議在2小時內放入低溫保存。

蓋鍋蓋、電鍋保溫能減少細菌?  飯菜不能放超過「1小時」?  專家揭「隔夜菜」食安原則

蓋鍋蓋、電鍋保溫能減少細菌? 飯菜不能放超過「1小時」? 專家揭「隔夜菜」食安原則

時近尾牙及春節,大多數家庭會準備豐盛的料理與年菜。食物烹煮後如果先蓋上鍋蓋,是否能夠保持「真空」減少細菌與毒素滋生?毒理專家、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招名威教授表示,環境及食物本身都含有細菌存在,而細菌又有「好氧」與「厭氧」之別,只以鍋蓋隔絕空氣,未必能完全達到抑制細菌滋生的作用。招名威教授解釋,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菌等屬於好氧細菌,透過鍋蓋減少食物與空氣的交流接觸,的確較不容易讓細菌滋生。不過,厭氧細菌如肉毒桿菌,在缺乏氧氣的環境中反而更容易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