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買菜「只穿拖鞋」危害超大!  醫勸全職媽媽:快做1檢測遠離「足底筋膜炎」

做家事、買菜「只穿拖鞋」危害超大! 醫勸全職媽媽:快做1檢測遠離「足底筋膜炎」

「很多人來診間求助時表示,醫師,我下床第一步腳底最痛,但活動一段時間又好多了,為什麼會這樣?」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黃鈺涵醫師指出,國人腳痛問題中,以「足底筋膜炎」較為常見。

新冠後遺症好不了怎麼辦? 《刺絡針》:攝取「益生菌」半年  症狀有望緩解6成以上

新冠後遺症好不了怎麼辦? 《刺絡針》:攝取「益生菌」半年 症狀有望緩解6成以上

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對全球影響逐漸式微,但各地仍有不少確診者受到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所苦。為此,權威期刊《刺絡針傳染病》(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刊載研究指出,新冠確診者長期服用益生菌,或許有助於更快從長新冠症狀中恢復。

冬季天天下雨不只影響心情?  重症醫曝4大危害:雨越大風險越高

冬季天天下雨不只影響心情? 重症醫曝4大危害:雨越大風險越高

台灣北半部地區冬季時往往多雨,而「冬雨」不只影響心情,也可能減損實質上的健康狀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如2019年的研究表明,雨水會增加在寒冷環境中運動時的熱量損失,並可能影響運動的表現和運動安全;原因可能為冬雨除了導致身體熱量損失增加,也使血漿乳酸(lactate)堆積,才降低了運動表現。

3大關節疾病都可能釀成「慢性疼痛」?  疼痛科醫驚曝:不動刀也有機會痊癒

3大關節疾病都可能釀成「慢性疼痛」? 疼痛科醫驚曝:不動刀也有機會痊癒

「退化性關節炎」是長者族群最為普遍的關節疾病之一。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一定要開刀嗎?有哪些嶄新的治療可供選擇?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黃鈺涵醫師受訪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分為四期,若病程進展至第三、四期,可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因此及早接受治療,對提升患者行動力至關重要。

乾癬症狀不只影響皮膚?   延誤就醫恐失明、關節發炎!  醫曝「3步驟」快速釐清病情

乾癬症狀不只影響皮膚? 延誤就醫恐失明、關節發炎! 醫曝「3步驟」快速釐清病情

皮膚若出現紅斑、發癢或鱗狀脫屑等狀況,別急著自己買藥亂擦,有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乾癬」的警訊?林口長庚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昀臻醫師在《生醫時代》專訪中指出,乾癬又稱「銀屑病」,也因病灶部位的皮膚粗糙如牛皮又稱為「牛皮癬」。

一變天血壓就狂飆?  研究證實:每天「多走3千步」   效果堪比服用血壓藥

一變天血壓就狂飆? 研究證實:每天「多走3千步」 效果堪比服用血壓藥

根據衛福部資料,45歲以上中老年族群之高血壓盛行率為28%;20-39歲青年也有將近7%有高血壓問題。雖然學界普遍認同「運動」是降低血壓良好措施之一,但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養成運動鍛鍊的習慣往往相當困難。

最傷膝蓋動作不是「下樓梯」!  運動期刊稱:1動作恐讓關節承受「18倍體重」

最傷膝蓋動作不是「下樓梯」! 運動期刊稱:1動作恐讓關節承受「18倍體重」

隨著運動風氣興盛,民眾也逐漸關注運動對膝蓋關節的影響。究竟哪些運動對膝蓋會有較顯著的傷害?2022年刊載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BJSM)的研究表明,髕骨疼痛與骨關節炎為臨床上常見的關節問題,而作用於膝蓋「髕股」處的反作用力大小,是評估膝蓋健康的重要指標。

一低頭、仰頭肩頸就痛得要命?  醫曝難治原因:「1關節組織」已經開始退化

一低頭、仰頭肩頸就痛得要命? 醫曝難治原因:「1關節組織」已經開始退化

頸部持續疼痛影響生活,進行多次治療卻不見起色,究竟是什麼原因所造成?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指出,此前一名患者頸部疼痛未癒,多次採取牽引、徒手治療卻不見起色,且痛楚反覆不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  風險因子、併發症與藥物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 風險因子、併發症與藥物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關節疼痛和腫脹。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全台盛行率約1-2%,患者人數粗估達10-20萬人,好發於30-50歲,男女比率約為1:3,近年因診斷工具與健康意識進步,患者人數持續增加,是風濕免疫疾病大宗。

工作太累手腕痛?  他22歲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2徵兆出現快就醫

工作太累手腕痛? 他22歲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2徵兆出現快就醫

工作完手指、手腕疼痛,但休息、治療甚至復健也不見好轉,要注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表示,過去曾經收治一名20多歲男性寵物美容師,因手腕疼痛至復健科求診,治療一段時間未見改善,才檢查出是類風濕關節炎,且關節已有侵蝕及融合,手腕幾乎無法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