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

運動、久坐都會導致肌肉痠痛? 除了貼痠痛貼布,還可以做8件事緩解

運動後肌肉痠痛該如何緩解?衛福部食藥署提供幾個有效方法:冷敷可以減緩發炎,熱敷則能促進血液循環,按摩能幫助肌肉放鬆,簡單的伸展運動可減輕僵硬。運動後多喝水能促進代謝,補充營養與蛋白質有助於加速肌肉恢復,充分休息也是關鍵。此外,當肌肉痠痛嚴重時,可以使用非處方止痛藥如乙醯胺酚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閱讀更多 »
上班族久坐容易引起「下交叉症候群」?  醫揭5招秒緩解腰痠背痛

上班族腰痠背痛好不了 一檢查竟是「下交叉症候群」! 醫教「5動作」緩解症狀

上班族辦公免不了「久坐」,如果已經坐到腰酸背痛,要注意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的徵兆!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此前一名男性患者表示工作久坐後,腰部總是痠痛難耐;至診間看診並接受X光檢查後才發現骨盆附近的「髂腰肌」緊繃,懷疑可能是下交叉症候群所引起。

閱讀更多 »
穿「高筒」籃球鞋能防扭傷嗎?  醫駁:做好「5大準備」比選鞋更重要

穿「高筒」籃球鞋能防扭傷嗎? 醫駁:做好「5大準備」比選鞋更重要

穿「高筒」配置的籃球鞋,是否可以預防扭傷?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此前曾收治一名高中男生,因打籃球導致腳踝扭傷;家長認為低筒籃球鞋缺乏保護,是導致扭傷事件的主要原因。不過,根據研究實證,球鞋高低筒的配置與足踝扭傷不一定有直接相關。

閱讀更多 »
老是小腿抽筋被痛醒?  不運動、喝水不足更易發作?  醫揭睡前1動作放鬆自救

老是小腿抽筋被痛醒? 不運動、喝水不足更易發作? 醫揭睡前1動作放鬆自救

抽筋是肌肉的「強直收縮」造成痙攣及疼痛,尤其半夜「小腿抽筋」劇痛驚醒,更是許多民眾的常見困擾,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小腿抽筋主要原因可分為三種,最常見的是肌肉過度緊繃,如久坐久站或長時間登山、逛街之後,由於筋膜處於緊繃狀態,又未在睡前適當伸展,就很容易引發抽筋。

閱讀更多 »
膝蓋退化該穿「護膝」嗎?  醫曝挑選眉角:用「基本款」反而好更快?

膝蓋退化該穿「護膝」嗎? 醫曝挑選眉角:用「基本款」反而好更快?

長者的膝蓋關節開始出現退化,甚至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該如何挑選適當的護具,才能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分享,曾有一名老年患者膝蓋反覆疼痛2年,即使採取注射也無法完全康復。經評估後該患者除了關節軟骨退化,還合併滑液膜發炎的狀況。

閱讀更多 »
沒熱身就運動,關節恐提早「芭比Q」!健身前後如何保養關節才正確?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關節囊會有滑囊液,足夠的關節活動可幫助滑囊液分泌,增加關節潤滑度。合適的重量及衝擊能刺激關節軟骨以提高骨密度,但如果負重過大或角度太過偏差,就容易擠壓關節甚至造成關節受傷。不熟悉訓練動作時,建議尋求健身教練指導以避免關節磨損。

沒熱身就運動,關節恐提早「芭比Q」!健身前後如何保養關節才正確?

降低肌肉、關節在運動時受傷的機率,首要就是運動前進行動態熱身,讓身體肌肉「變熱」。另外,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關節囊會有滑囊液,足夠的關節活動可幫助滑囊液分泌,增加關節潤滑度。平時可以熱敷關節周圍,幫助肌肉與血液代謝循環,或是擦的葡萄糖胺凝膠使用溫感類型;運動後則適合用冰敷幫助消炎、鎮痛,這時涼感擦的葡萄糖胺就比較合適。

閱讀更多 »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糖尿病風險 哈佛教一秒學會放鬆10招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糖尿病風險 哈佛教一秒學會放鬆10招

身上背負數種壓力,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早已司空見慣。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壓力源可能持續傷害身體與心靈健康。哈佛大學直屬健康機構《哈佛健康出版社》即指出,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皆可能與長期壓力有關。美國麻州總醫院心理諮商中心專家Shalu Ramchandani指出,個人面對壓力並感到威脅或危險時,會透過釋放壓力荷爾蒙、收緊肌肉、血壓上升以進入「備戰狀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