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癌症決策:新世代癌症診療利器「循環腫瘤細胞擴增技術」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目前不論在癌症的診斷、分期或是治療上的新顯學。腫瘤液態切片與細胞擴增技術可以補助做最精準治療決策的優點;前者透過微流道和免疫螢光精準蒐集循環腫瘤細胞,獲取具有活性的癌細胞;後者利用3D循環腫瘤細胞擴增。癌症的治療,決策比刀法更重要,透過細胞擴增技術關鍵,提供給腫瘤患者不論在診斷、分期或是治療最大的支援。
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目前不論在癌症的診斷、分期或是治療上的新顯學。腫瘤液態切片與細胞擴增技術可以補助做最精準治療決策的優點;前者透過微流道和免疫螢光精準蒐集循環腫瘤細胞,獲取具有活性的癌細胞;後者利用3D循環腫瘤細胞擴增。癌症的治療,決策比刀法更重要,透過細胞擴增技術關鍵,提供給腫瘤患者不論在診斷、分期或是治療最大的支援。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3年,不少民眾減少出入醫院頻率,即便身體發生異常,也不願意檢查原因,不自覺讓疾病逐漸惡化。事實上,以長居全台十大癌症的「大腸直腸癌」而言,即使確診晚期癌症,以手術治療皆能有很高的治癒率;使用化療與多線標靶藥物「接力治療」,整體存活期也可達約3年以上。
世界盃足球賽落幕,阿根廷當家超級巨星梅西(Lionel Messi)率國家隊奪下冠軍寶座,如願以償獲得「大力金盃」。事實上,根據美國知名運動媒體《Bleacher Report》報導,梅西幼年時曾罹患「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GHD),自幼得面對骨質脆弱、運動能力不佳等等風險,而這無疑也使梅西的職業生涯增添傳奇色彩。
肺癌近年躍升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有「新國病」之稱。然而早期肺癌較難察覺,久咳、咳血更非肺癌唯一徵兆,甚至頭痛、骨頭疼痛都暗藏警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指出,肺部、腦部、肝臟、骨頭、腎上腺是肺癌最常見的五大轉移位置,其中,肺癌腦轉移及肝轉移的治療預後較不理想,而骨轉移的病人可能因疼痛至骨科求診,才被意外發現是肺癌引起。
指甲周邊皮膚「長倒刺」,是因為身體缺乏營養所造成?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醫師受訪表示,指甲長倒刺的主因是皮膚經外力撞擊、摩擦,或修剪指甲時剪到表皮等行為導致;網路盛傳的「營養不足論」,實際上與指甲組織變薄、指甲生長不全有關,例如接受化療導致指甲變色、缺鐵導致湯匙甲,不見得是長倒刺的主要原因。
摸到肚子「硬硬的」勿輕忽,當心是「慢性骨髓白血病」(血癌)徵兆?慢性骨髓白血病初期症狀包括: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脾臟腫大,半數病人可能無症狀,常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白血球飆高、脾臟異常腫大才確診。然近十年病例數成長43%,更在5年內升為男性第9大癌症,值得國人提高警覺。
對所有家長而言,孩子但凡受點小傷、生了小病往往都會讓父母自責不已,更何況是「罹癌」這樣的噩耗出現。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林東燦董事長指出,所有兒童癌症之中以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佔比最高,發生率達25%、平均每4名癌童就有1人罹病。
又稱作「皮蛇」的帶狀疱疹,雖然致命風險不高,但疱疹後神經痛後遺症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是醫師眼中「最可怕」的感染疾病之一。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成人一生中至少三分之一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50歲後發生率更是陡然上升,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帶狀疱疹需要更多預防重視。
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許多國家,更是我國中壯年男性的健康殺手。據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頭頸癌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為男性第四名,且近5年來,新發生人數不斷上升,每年有近萬人確診。朱本元理事長指出,相較於其他癌症,在免疫療法出現前,頭頸癌已有十年未有新藥、治療受限;直到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將免疫療法列入晚期頭頸癌優先建議治療,然因我國健保尚未接軌國際,使許多患者可能負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
頭頸癌泛指原發於頭頸部的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因多數患者確診時為晚期,並且伴隨著高機率的復發與轉移,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四。據研究,局部復發或轉移是造成頭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患者約有20%復發率,而晚期患者復發率甚至高達50%。
子宮內膜是子宮腔的內層組織,也是女性懷孕時受精卵胚胎著床之處。當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變厚,發生癌細胞病變而產生腫瘤、硬塊即是子宮內膜癌。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限於子宮腔內,隨著腫瘤進展可能侵犯至肌肉層、子宮頸、卵巢、輸卵管及周圍的淋巴腺,蔓延到子宮以外甚至遠處轉移。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據了解,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是B肝帶原者、20%為C肝感染者。B肝帶原者的肝炎若持續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幅增加肝癌發生率。國健署更指出 ,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內有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復發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與B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其術後復發率與血液中的B肝病毒數量呈正相關,病毒數量愈高、術後肝癌復發機會愈大。因此,如何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