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 - 潮健康

嘔吐

過年遊東南亞要注意! 「1寄生蟲」吃下肚恐盤踞人體7年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碰

赴東南亞旅遊要注意! 「1寄生蟲」吃下肚恐盤踞人體7年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碰

據報導,一名現年28歲的澳洲女子,8年前前往泰國旅遊時自覺胃痛而返國,原以為僅是輕微胃病,但症狀持續嚴重化,當地的主治醫師也查不出問題,直至去年(2022年)才確定罹患「顎口線蟲病」,此時的她消化系統早已被寄生蟲侵蝕殆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醫師於社群表明,生食「淡水魚」可能讓寄生蟲在全身到處跑,尤其「顎口線蟲」可能導致顎口線蟲病,導致肺部、肝臟、眼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

閱讀更多 »
「6種體味改變」暗示身體出狀況!  研究示警:聞「漂白水味」當心肝、腎過勞

「6種體味改變」暗示身體出狀況! 研究示警:聞「漂白水味」當心肝、腎過勞

身體體味的改變,其實是暗示各器官開始出現健康問題?若此前並無罹患狐臭、多汗症等問題,但身體卻突然飄散出難聞的氣味,須特別留意肝、腎;腸等器官正在「無聲抗議」。《潮健康》特地整理以下數項研究資訊,提供民眾參考,但以下內容並不能取代醫師診斷,若遇到極度不適仍建議立即就醫。

閱讀更多 »
一周一針體重降15%?  為何打瘦瘦筆仍會復胖?  醫師揭「減重大魔王」

一周一針體重降15%? 為何打瘦瘦筆仍會復胖? 醫師揭「減重大魔王」

近年風行的「瘦瘦筆」或「減重筆」傳出嚴重缺貨,甚至排擠到部份糖尿病人的用藥需求。瘦瘦筆如今被視為體重管理與維持體態的利器,其發明與糖尿病治療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馬文雅醫師表示,對於無法控制食慾或嚴重病態的糖尿病人,以往只能透過減重手術來達到體重控制,而「瘦瘦筆」類的針劑藥物,無需手術就能達到抑制食慾、降低體重的效果,確實是這類病人的福音。

閱讀更多 »
控糖新藥暗藏「多種副作用」!  食藥署:糖尿病患者慎防「急性胰臟炎」

控糖新藥暗藏「多種副作用」! 食藥署:糖尿病患者慎防「急性胰臟炎」

近年糖尿病藥品發展快速,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如「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和「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除了不易出現低血糖的副作用,還額外提供心血管保護及減重的效果。不過,衛福部食藥署表示,雖然新一代降血糖藥品副作用相較低,近年仍有接獲疑似因GLP-1受體促效劑,導致急性胰臟炎之藥害救濟申請案,提醒民眾切勿輕忽用藥風險。

閱讀更多 »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黃麴毒素是肝癌元兇! 白飯吃錯也危險? 5徵兆判別食物安全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閱讀更多 »
夏天中暑嚴重恐「器官衰竭」?  5物品隨身帶不怕熱傷害

夏天中暑嚴重恐「器官衰竭」? 5物品隨身帶不怕熱傷害

近日各地大多為高溫炎熱的天氣,若民眾在戶外環境活動時間長,或運動後大量流汗,若無適當補充水分可能會造成脫水,增加熱傷害風險。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熱傷害是指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而產生的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的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又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閱讀更多 »
「甲狀腺亢進」不治療  致死率恐逾9成!  營養師籲患者遵守「5大飲食原則」

「甲狀腺亢進」不治療 致死率恐逾9成! 營養師籲患者遵守「5大飲食原則」

「甲狀腺亢進」為體內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疾病之一。甲狀腺亢進的常見症狀表現可能為心跳變快、身體代謝變快、比較怕熱等,與一般的生理狀況容易搞混,進而使患者輕忽風險。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若甲狀腺亢進無妥善治療,可能進一步引發「甲狀腺風暴」(thyroidstorm),死亡率高達90%。

閱讀更多 »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  醫示警:2徵兆出現快就醫

成人MIS-A致死率是兒童3倍? 醫示警:2徵兆出現快就醫

本土確診人數突破300萬,外界關心不只要擔心兒童染疫後發生「多重系統發炎症」(MIS-C),成人多重器官發炎(MIS-A)的病患也將陸續出現?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李建璋發文指出 ,雖然國內確診人數逐日下降,但確診後2至12周可能產生「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的個案,國內應將出現相關案例。

閱讀更多 »
新冠病毒可在腸胃「活7個月」!  與罹患「長新冠」有關?  研究:提防3大症狀

新冠病毒可在腸胃「活7個月」! 與罹患「長新冠」有關? 研究:提防3大症狀

確診新冠肺炎不僅會形成呼吸道症狀,「腸胃道」亦可能引起不適感?近期刊載於《Med》期刊的研究指出,確診者糞便中的病毒RNA,證明新冠病毒可能引起程度不一的腸胃道症狀。科學家也提出看法,認為腸胃道遭受病毒長期感染,或許與新冠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有密切關聯。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