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史

秋冬溫差大恐使心絞痛找上門! 醫:出現「2徵兆」要當心,緊急時做1動作保命

秋冬季節溫差大,血管快速收縮易誘發心絞痛,三高患者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為高風險族群。優源診所心臟科內科院長鍾承志醫師表示,心絞痛的典型症狀為出力時胸悶、冒冷汗,非典型症狀則可能為肩膀痛或頭暈。若症狀發生時應含舌下錠急救,5分鐘後無緩解應立即就醫。鍾醫師強調,控制血壓、血脂及健康飲食,避免高鹽高油食物,是降低心絞痛風險的關鍵。

閱讀更多 »

天冷心血管猝死多,一半以上心肌梗塞無徵兆?醫:5種人風險最高!

寒冷天氣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表示,低溫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一步提高心肌梗塞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包括三高患者、心血管病史者、家族病史者及肥胖者。陳冠任醫師建議,冬季應注重保暖,特別是頭部和四肢末端,運動前需充分暖身並避免過於激烈,泡溫泉時應控制水溫在40℃以下並避免溫差過大。

閱讀更多 »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90%慢性腎臟病人不知有病! 出現手腳麻木恐已末期? 6大族群務必及早篩檢腎功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CKD)在全球盛行率高達10%以上,影響超過8億人的腎臟健康與併發症死亡率 。同時,慢性腎臟病更是造成洗腎的重要原因,但因慢性腎臟病早期絕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導致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難度增加,更造成社會醫療的沉重負擔。

閱讀更多 »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猝逝!  醫點名「6種年輕人」是急性心肌梗塞高風險群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猝逝! 醫點名「6種年輕人」是急性心肌梗塞高風險群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於1月1日於中國過世,享年43歲;據傳其死因為心肌梗塞,張誌家之母也於今日(2日)證實此消息。青壯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是否上升?專家表示,急性心肌梗塞雖仍以老年人居多,但3、40歲左右的患者的確有增加趨勢,尤其是本身有三高、肥胖、抽菸者更要注意。

閱讀更多 »
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

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

糖尿病是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發生障礙,引起高血糖症狀,除了影響醣類的代謝,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也可能出問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阻抗有關,一般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與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另外尚有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

閱讀更多 »
她不菸不下廚仍罹癌! 台灣肺癌人口「不抽菸比抽菸多」?  醫曝8大高風險群

她不菸不下廚仍罹癌! 台灣肺癌人口「不抽菸比抽菸多」? 醫曝8大高風險群

平時無抽菸習慣、甚至也不常下廚接觸油煙,仍可能有罹患肺癌的可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此前曾收治一名39歲女性患者,平時不抽菸也鮮少下廚煮飯,且外出都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連接觸到汽機車廢氣的機會都很少,豈料在員工健檢時發現,肺部竟有0.5公分毛玻璃狀結節。

閱讀更多 »
近視、高眼壓易青光眼恐失明!  青光眼手術年輕化警訊?  自行停藥更危險

近視、高眼壓易青光眼恐失明! 青光眼手術年輕化警訊? 自行停藥更危險

視力偶爾模糊不清、視野周遭出現「缺角」現象?當心「視力小偷」青光眼悄然上身!青光眼是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40年時,全球青光眼人數將突破1億人。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缺損通常由鼻側開始,由周圍向中央慢慢縮小成「隧道狀」,最後導致全然失明。

閱讀更多 »
胰臟癌為何被稱為癌王?  哪些人是高風險群?  症狀、檢查、治療一次看懂

【專家問答集】胰臟癌為何被稱為癌王? 哪些人是高風險群? 症狀、檢查、治療一次看懂

根據110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胰臟癌位居第7名,相較於十年前,胰臟癌死亡人數增加62.7% ,其平均5年存活率僅1%-4%,被視為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胰臟癌因為難以早期診斷,發現腫瘤時的期數多已晚期,採取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的反應皆不理想。醫學上關於胰臟癌的診斷與治療尚無明顯進展,故在坊間有「癌王」之稱。

閱讀更多 »